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2 06: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救火日记的作文,要写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真实性与合理性 (Authenticity and Reasonableness):" "场景设定:" 如果是写亲身经历,要基于真实感受和观察,细节力求准确。如果是虚构或想象,要符合火灾现场的基本逻辑和科学常识(比如火势蔓延、烟雾特点、救援方式等)。 "人物行为:" 写出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及你观察到的其他人的反应(如消防员、被困者、旁观者等),这些行为应符合人物身份和当时紧张的环境。
2. "清晰的叙事结构 (Clear Narrative Structure):" "时间顺序:" 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经过,从发现火情、报警、赶到现场、参与救援(或目睹救援)、火被扑灭、后续处理等环节,让读者能轻松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起承转合:" 开头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起火原因(或发现情况);中间详细描述救火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的;结尾可以写火灾被扑灭后的景象、自己的感受或反思。
3. "生动的细节描写 (Vivid Detailed Descriptions):" "感官描写:" 大量运用视觉(火光、烟雾、焦黑、水柱)、听觉(火苗燃烧
来源: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孙孝柱
2019年3月26日13点10分,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发生森林大火。当日21点30分,正在涞水县武装部轮训、整理文件的我,接到紧急救援任务。
迅速集结 整装待发
龙门乡龙门村距离涞水县武装部有80公里,到县武装部需要1小时10分钟左右。
22点40分,龙门乡民兵救援小分队到达涞水县武装部集结。此时,两辆大客车正在县武装部门口等候,各乡镇民兵救援小分队也陆续到达,涞水县武装部共集结基干民兵80名,大家把救援工具装上车,带好水壶、手电筒,准备出发。
22点45分,涞水县80名救援民兵坐上大客车,向涞源县王安镇银山口村进发。
安排部署 准备战斗
3月27日0点29分,涞水县民兵应急连提前到达涞源县王安镇银山口村,等待指挥部命令,准备救援。
0点38分,涞水县武装部王部长对15个乡镇、社区武装部长召开民兵救援安排部署会。会上,王部长说:“因涞源县森林火势较大,共分两个‘战区’(“南部”战区和“北部”战区),其中,我们涞水县民兵应急连负责‘北边’战区灭火。”
1点30分,救援安排部署会议结束。接下来是等待指挥部命令……
3点10分,带队的涞水县武装部李科长,要求乡镇武装部长对各自救援小分队分发面包、火腿肠、榨菜、矿泉水等生活用品。
4点0分,涞水县民兵应急连整队集合,李科长要求大家把水桶装满水后,带上二号扑火工具,准备“战斗”。
全力以赴 各自为战
4点30分,涞水县救援民兵到达涞源县王安镇银山口森林着火点。涞水县武装部王部长对我们进行了分工,我们主要是对山林中的着火点进行扑灭。进入山沟,我们就看到山沟两侧有森林大火在蔓延,我负责龙门乡民兵救援小分队,我们的任务是对山沟右侧及山顶右侧着火点进行扑灭,其他救援小分队是对山沟左侧及山顶左侧着火点进行扑灭,大家完成任务后在山顶“会师”。
6点20分,民兵救援小分队陆续完成任务,6点30分,涞水县民兵应急连在王安镇银山口山顶胜利“会师”。
接下来,我们对山沟两侧及山顶四周进行观察,看还有没有暗火出现,发现暗火冒烟就及时用水浇灭……
12点30分,涞水民兵应急连负责的“北部”战区支援任务圆满完成。12点35分,接到指挥部命令,要求涞水县民兵应急连前去支援“南部”战区。
12点40分,集合队伍,分发食物,紧接着我们又向“南部”战区进发……
“南部”战区路线长,从“北部”战区到“南部”战区着火点足有15里地,山路崎岖不平,一不小心就摔上一跤。
扑灭火种 凯旋归来
13点30分,我们到达森林火场支援目的地。这里的天气时不时刮起风来,火势越来越大。
这时,有一位邯郸消防队员对我们说:“你们是过来支援我们的吧?”
“是,我们是涞水民兵救援队。”
“好,我带你们先去第一个火场,要求大家要认真扑灭火种,包括暗火,这里很重要,是涞源县和易县交接的地方,一定要把火种扑灭。”
因着火点多,我们6人各自分工,各自为战。山顶有一处大的着火点,我来到着火点,发现炭火很多,山顶地面温度有50度左右,我拿着二号救援工具鞭打着火点,右脚鞋不小心被炭火烧透。很快,我们将着火点一个个扑灭,发现暗火冒烟的,立即用水浇灭。
18点50分,我们又一次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支援任务,其他三处救援队伍,也陆续扑灭火种,完成救援任务。
夜间,我们涞水民兵应急连,轮流看守“阵地”,看是否还有着火点,一旦发现有暗火现象发生,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等待救援……
3月28日8点30分,指挥部要求涞水民兵应急连48小时待命。接下来,就是我们轮流看守“阵地”,看是否有暗火发生……
3月29日,中午12点,接到指挥部通知,涞源县王安镇森林火灾救援完毕,涞水县救援民兵可以撤离。随后,大家带好救援工具开始下山……
13点10分,太阳出来了,阳光明媚,照在涞水民兵凯旋而归的大客车上……
(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一场森林大火,让19个年轻的生命沉寂,也让凉山州木里县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人们通过各种报道获知火灾情况,而我校林学19级的胡七斤同学只需打开个人日记本,便能回忆起火灾现场的一点一滴。他是林学院林学19级定向班的一名新生,他用日记记录下了自己参与救火的每个时刻。
日记中的他意气风发,勇入火场不惧火情危急,牢记初心不忘护林使命,他将自己的安危排在救火之后,一次次在火场中穿梭,守护着森林,也诠释着林业人的责任与担当。
挺身而出,尽显青春本色
“许多乡亲们带着干粮向起火点赶去,人群中还有爸爸的背影。人群刚刚远去,大家就注意到远处山坡上原本很小的火势凭借大风,携着浓烟热浪向村子袭来。”3月28日,胡七斤清晰记录了参与救火前的情形。浓烟渐渐笼罩村子,他意识到,眼前的大火正吞噬着生养自己的家乡,看到父亲、邻居为救火远去的背影,他毫不犹豫也加入了灭火的队伍。
“炽热的火舌炙烤着我的皮肤,火辣辣地疼;浓重的烟雾熏烤着我的眼睛,干涩得要流下泪来;因为不小心吸入口鼻的烟尘,我渐渐根本喘不上气来……那种感觉真不好受。”救火体验是痛苦的,但他依然拼尽全力。
“历时三天,周边的大火才渐渐消退了。没有时间照镜子的我才发现自己的头发和衣服都有多处被烧焦了。”4月1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奋勇向前,满腔赤子之情
“去远处做更多的事!”山坡上的火熄灭了,但远处的原始森林山火还在燃烧,威胁着更多的森林和村子,他带着林业人的赤子之心继续往前走,去践行林业人的担当。
原始森林的着火点在山顶上,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这一次他却觉得异常艰难险远,但再难也要走过去!“带上水桶和干粮我就跟随民兵打火队出发了,目标是原始森林的余火。原始森林地势陡,我一边行走一边护着水桶,十分不便。路程真长啊!到达火场时衣服早就湿透了,但还是斗志满满。”
“眼前已经没有了苍翠的古树,只有被烧得焦黑的树干还冒着浓烟。我不敢停留休息,马上加入了灭火队伍。背来的水很快就用完了,最近的水源距离也很远,没办法,我们只能在火没烧到的地方砍出一条路线,切断火源。火线守不住的情况时有发生,打火的队员必须马上撤离。越靠近火源,烟雾越浓重,可见度越低,只能听到‘轰隆轰隆’的火声。”4月3日的这一天十分危险,占用了胡七斤日记的最多篇幅。胡七斤在日记本上还记录了这样一句话“林业人不能退缩,森林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底线。”
经过不懈努力,余火终于被扑灭了。此时的胡七斤“精疲力竭,但干粮早已在打火过程中掉落了。我才发现手上布满了被树枝刺破的伤口,来不及处理。现在想来,饥肠辘辘,手上的伤也隐隐作痛。”满心想着将眼前的火扑灭,对森林的一片赤子之心让他把饥饿与疼痛都抛到了脑后。
任重道远,不负拳拳初心
“站在山顶望去,曾经布满大山的绿树,如今大多数已经泛黄。山顶上刚刚长出的小灌木,如今也只能看见焦土一片。”虽然山火大部分被扑灭,但看着眼前的疮痍,作为木里人,他感到无力;作为林业人,他更感到心痛。
此前,正是因为热爱这片土地、这片森林,他选择了林学定向班,爱林是他的初心,护林是他的使命。他深知自己的道路还很长,要“守住那我们的绿水青山”并不简单,他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林业人的使命。
“在火灾面前我的的力量固然微薄,但我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保护一片绿色。我也将用我的一腔热血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森林的队伍中来,作为林院人、林业人,将会有更多的同学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守护住绿色青山!”在4月4日的日记里,胡七斤非常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誓言。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