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3 03: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学英语现状及对策”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明确写作目的和核心观点:"
1. "目的:" 你的文章是为了分析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2. "核心观点:" 在文章开头或结尾要清晰地表明你对小学英语现状的基本判断(例如:发展迅速但问题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等),以及你认为最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和最有效的对策方向。
"二、 内容结构要清晰:"
一篇好的议论文通常需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 (Introduction):" "背景引入:" 简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层面推广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背景。 "点明现状:" 概括性地描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情况(如普及率提高、学生兴趣差异等)。 "提出论点:" 明确提出文章的核心论点,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写作本文的目的(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
2. "现状分析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问题导向:"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要具体、深入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学生层面:" 兴趣不足、两极分化严重、基础不扎实、口语表达能力弱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袁堂凤
摘要: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优势的基础上,从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浓厚氛围及优化英语课后作业形式四个方面,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笔者认为,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英语课堂,为英语教学带来活力,同时在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学习氛围、优化作业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成为当下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陈旧,缺乏丰富的语言学习情境,不利于英语语言应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排斥英语。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英语课堂、课后教学资源和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优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模式。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指依靠电脑以及各种信息化设备为学生营造现代化教学氛围的一种方式。与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相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借助电脑、多媒体设备等资源,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声影光的学习空间,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应用,能打破传统线下教学的单一模式,取得线上、线下教学的双重效果,尤其是在英语文化拓展及课后作业内容设计和联系环节,能呈现出更丰富的教学形式,顺应当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全方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课标修订后,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需要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如语言交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他们的语言交际互动,提高其语言沟通能力(宾帅 2018)。同时,在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降低阅读难度,帮助学生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另外,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带来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数据,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就要真正洞察和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现状和兴趣爱好,从而对症下药,合理安排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根本无暇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后,借助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教师可以从日常线上学习互动、作业完成效果等方面了解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王淑艳 2018)。
各种现代信息设备的运用,为教师分析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后期查阅班级录像,从学生的面部表情、课堂动作等判断他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如果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比较开心,课堂互动积极、主动,说明教学形式比较符合学生的喜好。教师可以在事后分析这堂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并继续使用。反之,如果学生的课堂表现一般,教师就可以综合分析教学模式,围绕他们的喜好优化、调整,为后期英语教学作好准备。
另外,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和课后作业中的有效应用,是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从完成时间、作业质量、正确率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得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制订后期的学习提升计划。以线上英语词汇的拼读、拼写作业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拼读准确性、拼写时间、字母组合等方面的信息。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词汇的拼写上容易犯错误,教师就可以布置加强作业,有针对性地安排巩固练习,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词汇记忆效果。
(二)借助信息媒体,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如果英语课堂的引导方式比较独特,或者教学形式比较新颖,就会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唤醒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可以呈现一些学生喜欢的场景、元素,让他们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郑丽君 2013)。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每一个章节都出现了一部分英语字母。在讲授完所有英语字母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喜欢的英语歌曲I like the ABC song,带领他们复习学过的英语字母。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教师将字母歌中出现的所有英语字母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可以一边观看英语字母,一边跟着欢快的歌曲吟唱,激活兴奋点,开心地跟着音乐互动,同时在边唱边说中掌握和巩固英语字母的读音,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形式,将学生从书本阅读的模式中解救出来,仿佛置身在类似的意境中,从而集中学习注意力。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介绍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身体特征。为了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将课本内容设计成动画形式,让每一种被介绍的动物不再是课本中静态的样子,而是可以随着介绍进行动态演示。以“My animal friend is white. It has red eyes and long ears. It has four legs and a short tail. It can run.”这一段介绍兔子的内容为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这几句话拆分开,每介绍一个部分就在大屏幕上呈现这个动物的一个局部,并搭配动态的效果。以“It has red eyes and long ears.”的介绍为例,教师可以出示红色的眼睛、长长的耳朵。这些元素不一定要用兔子的器官,可以选择各种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动物,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困扰,让猜谜的过程变得更加神秘,充分激发其参与热情。
(三)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英语学习浓厚氛围
导入环节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导入可以让整体教学事半功倍,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让他们在自由、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叶海燕 2012)。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4 My family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中文歌曲《吉祥三宝》,通过美妙的旋律将学生带入与“家庭亲情”有关的话题。这首歌非常欢快,是学生喜欢的歌曲类型,可以瞬间让整堂课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然后,教师拿出提前让家长准备的全家福照片,并借助信息技术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当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物画面时变得非常兴奋。有了生活化的导入设计环节,教师在接下来的句型“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的兴奋感,引导他们使用本单元中的重要句型介绍家庭成员。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班级所有学生的全家福录入平台,然后开展“猜猜看”的游戏互动:大屏幕滚动起来,所有的全家福在不停闪烁翻动,当教师喊出“停”时,按下暂停键,画面上出现哪位学生的家人,就由他 / 她站起来介绍。如此一来,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非常乐意主动接受教师的,成为全家福的小小讲解员,同时在介绍中巩固本单元的句型。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学习比较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营造多元化的语言交流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英语知识转化为具体化、形象化的情境,实现声、画的完美组合,形成对学生语言信息的强烈刺激,激发他们的主动表达欲望。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7 How much?的主题是“购物”,讲解购物的英语语言技巧。关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不同主题的购物场景,如bookstores、supermarkets、fruit stores、shoe stores、stationery stores等,并在班级中开展模拟角色扮演的互动游戏:鼓励班级学生两两一组,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某一个购物场景的人物,一个扮演顾客(customer),另一个扮演营业员(assistant),围绕自己想买的东西展开对话练习,以书店场景为例:
A:Good afternoon,can I help you?
B:I like this book Cinderella. How much is it,please?
A:Twenty-five yuan.
B:Here you are.
除了日常交际用语的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文化拓展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将课本中出现的文本情境或者与之有关的情境转化为具体可视的画面和解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谈论与春节习俗有关的内容,如firecrackers、fireworks、a lion dance、red envelopes等。但是,这些元素在文章中一笔带过,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和热闹场面,教师一方面将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春节习俗转化为生活中可见的过年场面,让学生将英语词汇理解与形象的画面对应起来,提高新词汇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英语词汇firecrackers的教学中,可以播放春节燃放鞭炮的画面。
另一方面,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春节习俗,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资源的融合教学,如春节发红包的习俗,可以从红包的起源、各地的风俗特点、寓意等进行文化解读:
“Sending red envelopes is a custom in the New Year,and Chinese people love red because it symbolizes vitality,happiness,and good luck. Sending red envelopes to underage children is a gesture of wishing them good luck. The money in the red envelope is just to make children happy,and its main significance is on the red paper because it symbolizes good luck.”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语言互动、情境体验、文化拓展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由交流。
(四)借助信息平台,优化英语课后作业形式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要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只有通过高质量的作业练习,才能提高英语水平。在传统的英语课后作业安排中,作业主要通过书面练习、口头阅读等方式展开。融入信息技术后,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可以得到课外资源支持,在作业完成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吕俊 200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5 Our new home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介绍自己的房间,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录制自己房间的视频,然后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句型进行介绍,并将自己的介绍作品上传到班级群。有的学生为自己录制的视频搭配了这样的解说:“This is my bedroom. There is a bed with my favorite toys on it,a picture on the wall,and several pots of flowers on the ground. I like my bedroom.”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并在平台中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内容,彼此之间可以互动交流。同时,在完成录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本单元学到的句型、语法等存在疑惑,就可以通过线上互动方式寻求教师帮助。教师也可以在线直播平台讲解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
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统一使用的教育平台,布置丰富有趣的课后练习作业,如趣味配音等,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线上动画视频或知名影片片段等,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还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片段,让其给人物配音,同时线上点评系统可以在线为配音打分,让他们一目了然,发现自己在发音、语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英语阅读练习中,教师可以围绕课本主题推荐一些线上短文阅读素材,并安排对应的阅读作业,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练习中提升阅读能力。
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整合,不仅是当下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将信息技术多元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设计,让英语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英语学习和实践体验,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布置的局限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出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助力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引用文献
宾帅. 2018. 信息技术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9):59.
吕俊. 2002.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 课程·教材·教法,(12):36-40.
王淑艳. 2018.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探讨 . 教育现代化,(28):347-348.
叶海燕. 2012.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3):136-137.
郑丽君. 2013.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 现代阅读(教育版),(9):252.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大先生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b/2021/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4年第2期)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杨 曼 戴 平 陈 静
摘要:聚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深入探析在“互联网 +”时代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潜在问题。本文提出制作精美课件,优化阅读教学流程;创设生动情境,提供探索语言环境;补充拓展资源,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微课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自学意识;听读结合教学,锻炼学生语用能力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 ”时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英语是小学时期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对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郭珍妮 2023)。在“互联网 + 教育”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思想,明确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学情对阅读教学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始终坚定“以生为本”的核心原则,在实现教学创新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设计多元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张艺文 2022)。
一、小学英语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创新不足
阅读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重要内容之一,在英语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李俊英、陈雪 202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单词、句型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兴趣、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在单元第一课时会设计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一旦进入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均呈现直线下滑状态。在第二课时的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然后把全文翻译一遍,让他们把语篇读一遍。这样,整个阅读教学就完成了。最终,学生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对比中,认定阅读是一件无趣且困难的事情,失去英语阅读的兴趣,难以提升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单一,资源匮乏
从2001年开始,全国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对于偏远山区小学来说,英语阅读开展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英语阅读途径单一。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文化匮乏和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庭,加之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无法辅导子女的英语学习,与此同时,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缺少英语交流与阅读的线上途径。因此,英语课堂几乎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英语阅读材料单一。偏远山区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几乎只有教材。由于英语学习途径和内容单一,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单一匮乏。
二、“互联网 +”时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学情分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学生个体差异、英语教材内容加深、教学要求提高、学习方法改变、环境因素干扰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为探索“互联网 +”时代小学英语阅读的创新教学策略,除了要明确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外,还要进一步明确学情,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动力,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上课往往味同嚼蜡,很难集中精力听课(李蔚、孙嘉欣、刘凌 2022)。
第二,缺乏英语学习信心。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往往作业完成不及时、上课问题不积极、学习不主动,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
第三,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小学三四年级英语内容简单,课程设计的活动较多,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很乐意完成英语作业。但是到了五六年级,英语单词既难又多,句子难度较大,语法知识多,很多学生不愿意投入精力学习,缺乏刻苦学习精神。
三、“互联网 +”时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制作精美课件,优化阅读教学流程
课件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集中将词汇、句子、语法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不能真正降低教学难度,反而使他们在看到满屏幕的重难点知识时产生恐惧、抵触心理,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失去对文本内涵的探索欲望。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思维导图、绘本展示、音乐展示等形式制作精美课件,为学生呈现逻辑清晰、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他们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产生对文本故事的探究欲望,并能针对部分问题提出质疑,通过合作互助方式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阅读能力(马小英 2020)。精美课件的展示能够优化阅读教学流程,启发学生的思维,保证各教学环节的有效展开,增大教学容量,深化其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湘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第12单元D部分时,教师先以Miss Yang’s Trip导入,介绍了杨女士(Miss Yang)的旅行地点(the West Lake)和所做的事情(took pictures,went boating),然后设计了9个任务,层层递进拓展文本内容,具体如下:
Task 1:Look and Say
Tips:读图预测,大胆说出你所能想到的。
Who are they?
Where did they go?
What did they do?
When did they go?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Task 2:Read and Choose
Tips: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主旨。
Choose a title for the article:
A. A bad day
B. An interesting trip(旅行)
Task 3:Read and Think
Tips:细读第一段,找出文章五要素(Weather、When、Who、Where、What)。
Task 4:Read and Circle
Tips:读第二段,圈出以下动词的过去式,并猜测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Word bank:begin、can、wait、enjoy、think
Task 5:Read and Answer
Tips:细读文章第二段,下列问题。
(1)Where did they go after boating?
(2)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afternoon?
(3)What did they do in the little brown house?
(4)Did they like the trip?
Task 6:Number the pictures
Tips:整体回顾课文,完成文中表格信息,并将图片(见下图)排序。
Task 7:Read and Repeat
Tips: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Task 8:Look and Retell
Task 9:Let’s have a competition
Tips:分两组竞赛,简单说说你的旅行经历。你有3分钟练说时间,然后开始比赛,在规定2分钟时间内说出更多的组获胜。你可以参照以下文本:
For example:
Last week,I went to Yang Ming mountain,I climbed the mountains ...
(二)创设生动情境,提供探索语言环境
高效的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身心放松地探索语言知识内涵的基础上。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非母语的陌生语言,他们无法在初学阶段快速融入英语语境,这就给阅读教学的展开设置了障碍。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阅读文本内容完成情境创设。首先,在了解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情境创设材料,可以是主题动画、音乐、图片,还可以是相关的生活故事、社会新闻,以拉近学生与英语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度;其次,引导学生主动结合自己对已学知识的认知或实际生活经验,对文本主题进行深度思考。在此情境中,教师自然展开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优质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代入感,通过换位思考解读故事、解析文本,从根本上强化对英语语段、语篇的认知,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孙健 2021)。
例如,在讲授湘少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第9单元How much is it?时,教师围绕“购物”这一话题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在网络上搜寻相关资料,包括购物对话、新单词实物图片(如knife、toy、crayon、ball等),在课内有序地呈现资料,模拟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教材对话片段,并在情境中模仿对话。在讲授完A部分内容后,教师设计宠物店、服装店、水果店的购物情境,让学生用以下模板展开对话,从而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模板如下:
A:Can I help you?
B:I want a /an _____,please. How much is it?
A:It’s _____ yuan.
B:Here you are.
A:Thank you.
(三)补充拓展资源,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强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让他们在了解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升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展示文本的文化背景,包括西方国家的礼仪习惯、风俗传统、地理地貌、交际礼仪等,以图文或视频解析的方式呈现,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完成各项阅读任务,最终在师生默契合作下提高英语理解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湘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第12单元A部分时,教师在正式开展阅读教学前,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我国春节与西方国家新年之间的文化差异。首先,教师呈现日历,让学生区分我国春节和西方国家新年的时间。前者是农历月份,后者是阳历月份。其次,教师呈现能代表我国春节和西方国家新年习俗的图片,如贴春联和装饰圣诞树。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节日期间自己及家人做的事情。教师借助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生活探索单元主题,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知识理解与记忆能力,最终发展其综合素质。
(四)微课辅助教学,提高学生自学意识
微课是现代化教育形势下教师最常用的互联网教辅工具之一。微课指将碎片化学习内容及相关拓展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结构化整合,最终呈现给学生设计简洁、动效精致的数字资源。小学英语教师在制作阅读教学微课视频时一般将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集中整合重点词汇与核心语法。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要求他们自主学习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借助微课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析,最后作总结陈述。在翻转课堂上,学生能展示出对英语知识学习的热情,并逐渐强化自学意识,从而发展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授湘少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第10单元D部分的文本内容后,教师设计用第一人称改写D部分的小任务。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的主语(Mr White、he),然后让他们观看人称代词的讲解与运用的微课视频,最后让他们完成改写任务。
(五)听读结合教学,锻炼学生语用能力
英语教学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此形势下,社会将发展智能教学APP视为重点任务之一,旨在使用人工智能、共享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视听结合学习的空间(冯雯 2020)。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在解析知识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软件,在线布置阅读任务,如精选片段翻译、段落配音表演、主题辩论等,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自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综合语用能力,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新授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APP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或观看课文动画,然后完成相应的练习。在新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APP,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趣味练习,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后巩固与拓展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APP布置相应的练习题或者阅读(绘本)资料。
例如,在学校的英语沙龙活动中,教师选择与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配套的绘本。学生在英语沙龙课上,既开阔了阅读视野,又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结语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常用工具,各行各业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形势下,教师应及时转变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利用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拓展教学、微课教学、听读结合等策略构建现代化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成理想的教育目标。
引用文献
冯雯. 2020.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 英语广场,(14):122-124.
郭珍妮. 2023.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 教育界,(12):86-88.
李俊英,陈雪. 2021. 读写结合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 海外英语,(19):139-140,142.
李蔚,孙嘉欣,刘凌. 2022. 基于兴趣调查构建新型英语阅读平台的思考 . 英语广场,(14):64-67.
马小英. 2020.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探讨 .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203-204.
孙健. 202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 甘肃教育研究,(3):72-74,78.
张艺文. 2022.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海外英语,(19):188-190.
注:本文系湖南省信息技术研究2021年度一般课题“互联网条件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HNETR21155)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4年第2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