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3 07:11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工程舆情工作总结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全面、客观、有深度,并能有效指导未来的工作: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受众 (Define Purpose and Audience)"
1. "目的性:" 首先要清楚这份总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分析问题、争取资源,还是为了内部经验分享、问题整改?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侧重点和详略程度。 2. "受众:" 考虑总结是写给谁看的?是领导、同事、还是整个项目团队?不同的受众关注点不同,语言风格和侧重点也应有所调整。例如,给领导的总结可能更侧重宏观成果和关键问题,给团队的总结可能更侧重具体做法和经验教训。
"二、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Clear Structure, Rigorous Logic)"
1. "标准结构:" 通常包括: "标题:" 简洁明了,如“XX工程XX时段舆情工作总结”。 "引言/概述:" 简要说明总结的时间范围、工作背景、总体目标和意义。 "主要工作内容与过程:" 详细描述开展了哪些具体的舆情监测、分析、应对工作,使用了哪些方法、工具和渠道。 "舆情态势分析:" 这是核心部分。要客观呈现工程
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市局部署工作要点,不断加强信息报送力度,全面完成信息报送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目前,向市局鹤城普法微信群、依法治市微信群、司法行政舆论宣传微信群、平安龙江微信群、省司法行政新闻宣传微信群及区级有关媒体共发送法治信息258条,法制日报采用1篇,东北网采用1篇,黑龙江普法微信群采用8篇,市级采用25篇.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信息工作,我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科室明确信息报送,各“谁执法谁普法”单位明确一名信息员,专门负责信息报送。年初制订了信息计划,并将信息任务分解到各科室、把谁执法谁普法单位报送信息情况列入年终目标考核,推动了信息工作开展。二、突出宣传重点,提升宣传品味 信息报送严格落实市局部署和围绕全区法治中心工作,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防控新冠病毒涉及法律法规。在突出重点同时,积极报道司法行政业务信息,注重正面宣传为主,慎重负面宣传的指导方针,争取省市媒体对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关注。 三、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 为切实推进我局信息工作,我局克服资金困难,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向社会宣传司法行政工作新成就、新形象。针对“谁执法谁普法”单位信息员,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新闻培训和学习,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信息采集、编写队伍。 目前,我区的信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新时期信息工作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报送信息数量多,但质量不高;上报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工作动态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改进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及市、区局重点、难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为信息报送工作谱写新的篇章。
近年来,公安机关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水平、信息发布水平日趋成熟稳定,表现可圈可点,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 及时动态发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公安机关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动态发布,有效避免恐慌情绪和不实信息蔓延扩散。近期浙江温岭油罐车爆炸事故中,台州高速交警支队官方微博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小时左右即发布绕行通知,同时也是这起事故中首个官方通报;2018年4月的广东英德KTV纵火案中,清远市公安局不足一日即抓获凶手、查明作案动机,一天的时间里动态发布了4份警情通报,充分满足了关切,展现了应对处置突发舆情的高效率。
◆ 纵横联动合力应对,加快调查处置进展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积极响应,与地方政府及应急、安监、医疗、检察等部门协同应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公安部等中央机关也会派专员赶赴当地介入指导,联合各级党委政府加快事故救援和调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如在2018年湖南衡东故意驾车撞人案、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2019年江苏无锡长深高速重大交通事故、近期的浙江温岭油罐车爆炸事故中,公安部等中央部门均及时介入、开展指导调查工作,安抚公众情绪。
◆ 可视化发布,增强通报说服力
近年来,公安机关也逐渐将视频和图片应用到舆情回应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可视化警情通报。2018年2月,上海南京西路发生面包车起火撞人事件,黄浦警方配发“司机在行驶中吸烟”“冲进人行道前刹车灯亮起”的两张现场图片,有力佐证“肇事司机吸烟不慎引燃车辆”的结论,同时也化解了此事系“恐怖袭击”“报复社会”的恐慌猜测;同年10月,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公交车失控原因,最终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发布1700余字的长篇通报,并配发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充分证实了“司乘冲突致车辆失控”的结论,引发一场有关公共文明的大反思。
◆ 借助第三方力量,给公众解疑释惑
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公安机关主动组织媒体和专家理性发声,对一些专业问题和网民误解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以第三方的权威客观立场赢得公众高度认同。2018年6月,上海浦北路世外小学发生持刀砍人事件,凶手黄一川系生活无着、报复社会。为遏制“合理化暴力行为”的杂音蔓延,上海警方在持续通报案情之余,还协调组织上观新闻、观察者网等媒体刊发专家文章,强调案件的偶发性质,并提醒公众理性对待,“勿让体制为极端暴力埋单”,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对冲与理性引导作用。2019年深圳南山大道撞人案中,深圳交警通报公开肇事司机排除毒驾酒驾可能,系疾病突发致车辆失控,同步借助《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详细说明“肇事司机若患有癫痫,为何持有驾照”“司机家庭背景”等舆论核心关切,有力破除了公众的特权想象,维护了执法公信力。
◆ 举一反三补齐短板,从源头避免重蹈覆辙
公安机关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同时,也会跳出个案寻找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完善制度规范,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比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教训惨痛,妨害安全驾驶的不文明行为令舆论深恶痛绝。对此,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联合“两高”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回应民意,彰显法治与舆论的良性互动。2018年11月甘肃兰海高速交通事故共造成15死44伤,暴露出长下坡路段的安全问题,为此,公安部在全国开展长下坡危险路段排查整治行动,从根本上筑牢了防范类似事故重演的安全线。
◆ 普及安全防范知识,防患于未然
公安机关给予日常安全知识普及高度重视,经常通过新媒体,以图解、动漫的融媒体形式进行科普增强传播效果。比如,2018年4月陕西米脂故意杀人案发生后,@中国警方在线发布了《一图解读:如何防范和应对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袭击?》;在湖南衡东故意驾车撞人案发生后,微信公众号“中国反邪教”也发布了《应对车辆冲撞碾压防范图解》。两件作品内容周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在新媒体平台获得了广泛转发。
(人民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