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4 02:4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语文画图读书笔记”的作文,确实需要关注一些特定的方面,它既结合了阅读理解,又融入了视觉表达和文字总结。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 理解核心要求,明确“画图”的作用"
1. "目的性:" 首先要明白,画图不是随意的涂鸦,而是为了帮助理解、记忆、分析或表达书中内容的一种辅助手段。你的作文要能体现画图是如何服务于阅读理解和笔记整理的。 2. "选择性:" 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画图。要选择那些通过图像更能清晰表达、更生动形象、或能揭示深层含义的部分来绘制。例如,人物形象、场景氛围、事物关系图、情节发展流程图等。 3. "关联性:" 画图的内容必须与阅读内容紧密相关,是你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发现或重点记录。画图和文字笔记应该相互印证,共同构成完整的阅读理解。
"二、 画图本身的注意事项"
1. "简洁明了:" 画图的目的在于辅助理解,不宜过于复杂、花哨,以免喧宾夺主。线条、符号、色彩应清晰,易于自己回忆和他人理解。 2. "重点突出:" 图中应突出关键信息,如核心人物、关键情节节点、重要主题词句、象征物等。 3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拿到《语文》课本的好奇与欣喜吗?是否曾盯着插图入迷走神,是否曾“费尽心思”为课本上的画作“改头换面”。这些语文课本中的插画,几乎承包了我们上课时所有的开小差时间。你知道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插画和配图都是出自哪些大师吗?
比如这幅被人恶搞了无数次的《杜甫像》,作者为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蒋兆和是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周总理的睡衣》作者是军旅画家华克雄。华克雄1947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解放军战士》社美术编辑。
这幅工笔重彩的武松打虎图,是连环画《武松打虎》中的一张,作者是著名连环画大师刘继卣。刘继卣,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
这位用插图承包了我们语文课的人叫王惟震,他是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人民体育出版社美术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顺便提及一下,英语课本里的李雷和韩梅梅同学,同样出自王惟震之手。
2019年秋季新学期的教材变了,其中部编版语文教材插图设计得更具童趣,色彩更丰富。一幅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又究竟出自哪些画家之手?
新版语文教材更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部分更是加大篇幅。值得一提的是,为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插画的,是温州“70后”画家黄国想。他为2016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古诗配图,总量超过了100首。
根据教材编排的程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首先甄选出一批画家,从中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合作。黄国想因为在中国画方面获奖比较多,出版社比较认可他的风格,大概在2015年就开始与其接触,在试画了《咏鹅》《悯农》等三首古诗的配图后,出版社与其签了约。
黄国想的《江南》原图(上图)与排版后的教材插画(下图)。
黄国想告诉记者,他参与了小学语文十二册的古诗配图,从三年级开始,古诗量会增大。国画跟其他绘画作品不一样,是用毛笔加水墨画在宣纸上,然后扫描或者拍照发给编辑。编辑根据编委办和评审老师的反馈,再给出修改意见。黄国想认为,给小学语文课本配图,最大的难度是传统中国画着墨很浓,比较粗犷,可能会让孩子们难以接受,所以他选择了小写意的手法。
黄国想
为了配图,黄国想把儿子以前用的小学语文课本拿来对比研究。“以前的配图多是钢笔加水彩,而且侧重用人物做配图”,黄国想觉得还是水墨画韵更能表达意境,于是更多地选择用景传意。画每一首诗的时候,他会先去了解诗人的风格、造像和传纪,以达到准确配图。
在这位画家的印象中,最难画的是为《清明》的配图。新版的教材会用一幅场景比较大的画展现多首诗的意境。比如要体现《清明》的意境,也要体现同一个单元《元日》和《十五夜望月》的内涵。这幅画前后画了三四个星期,反复修改了很多遍。
小学《语文》《咏鹅》插图 2016年
同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受日韩漫画影响比较大,他在创作的时候还会考虑怎么用中国传统绘画文化去影响孩子,作画时会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幅画,画好后给跟他学画的孩子们先看看,问他们喜欢不。别小看小学语文课本的这一百多首诗歌,为它们作画等于重新认识了这些诗歌一次。黄国想认为,“这令我受益匪浅。比如我挚爱的《枫桥夜泊》,以前只是会背诵,也没想具体的深意,给它配画之后有另外一番感悟,觉得这首诗的意境特别唯美。”
连环画被称为美术界的“百科全书”。在当今的中国连环画界,安徽的连环画家何保全和于泉滢夫妇总是联袂出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却逐渐在全国漫画圈打开知名度,成为《连环画报》《读者》等多家刊物的签约连环画家,并在三年前得到为语文教材绘制连环画的机会。
何保全、于泉滢夫妇
何保全自幼喜欢美术,尤其酷爱连环画,工作后被调到县文化馆。因为学习绘画,于泉滢结识了何保全,出于共同的爱好与追求,两人喜结连理。两人合作绘画中,多是何保全勾画草图,于泉滢负责墨线稿。逐渐的,两人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人物形象丰满、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他们的作品涉及历史、现当代、乡村、城市等各种题材,既有婉约细腻的《红楼梦》,又有粗犷厚重的《猴拳王》、《水浒传》等。
在诸多作品中,为鲁迅妻子朱安创作的连环画令夫妇俩印象深刻。2003年,他们接到《连环画报》编辑部寄来的文字手稿——《人世间最寂寞的妻子》,要求配图。这篇稿件讲的是鲁迅妻子朱安的故事,为此他们连续两次到鲁迅的故乡绍兴采风。在了解朱安的简介后,夫妇俩不约而同推翻了自己之前的草稿。何保全想改变这部作品的风格,“我觉得用润染的方式更能丰富朱安的形象,表达出她的凄苦。”而于泉滢更是从女性角度出发,体会着朱安作为女人悲情的一生。为了一幅插图,她连续毁了三次。互帮互助以及认真的态度,使得这套连环画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引得读者好评如潮,那一期的《连环画报》在刊出几天后就脱销了。
“大概是在2016年的时候,北京人教社的主编给我们打电话,希望我们能给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章绘图。”说起给语文课本绘图的机缘,于泉滢很清楚地记得三年前的那通电话。
于泉滢介绍,在今秋正式使用的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两人合作绘制了《金色的鱼钩》《梅兰芳蓄须》《桥》《丁香结》等课文插图。其中,《金色的鱼钩》三幅组图反映的是艰难行军路、老班长饿倒;《梅兰芳蓄须》有两幅组图。“同时,配套的教辅配套读本《小英雄雨来》,其中的26幅连环画插图也都是我们俩共同完成的。”
“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金色的鱼钩》,因为我们在这组连环画中倾注了很多心血,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改了好几次。”谈及创作过程,于泉滢表示,“构思起来倒不难,难的是怎么去描绘出每个小红军的神态。”
从构思到下笔,两人大概花了半个月去沟通,绘制成图后,何保全则认为其中一个小红军的面部“呈现红润”而推翻全部手稿,重头再画。“我们考虑到那种状态下,小红军可能因为过度劳累、饥饿,应该是面部消瘦、满脸菜色的。”于是,为了一个人物的“饥饿感”,两人连改三遍才满意。
仔细抠每一幅插图的每一个人物的表情、细节,成了三年来两人绘制书本插图的共同追求。
“绘制连环画这么多年,每一幅作品我们都像是对待一个孩子在创作,但这次给书本绘制插图我们感觉特别不一样。”于泉滢表示,因为这是能够为国家教育、儿童教育出一点力的,所以我们感觉特别荣幸的同时,也是抱着十二分的认真和负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徐静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极目新闻记者肖杨
通讯员陈俊平
“我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可以翱翔于九天之上;我是一只坚持的小鸟,永远乐于追逐曦阳;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可以坦然面对一切险境……”情意盎然的文字,再配上花草枝叶创作的精美插图,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作业,你见过吗?
花草枝叶创作的特色作业
原来,这是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布置的一项假期创意作业。“双减”政策下,如何让学生减少机械性抄写的作业,在高效、有趣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多才多艺的能力?该校语文组的老师们布置了“诗情画意,诗歌配画”的特色作业,作业要求学生寻找5~10种植物,拼成一个或一组图案,并配上文字诗歌。
“花草作业”关注生活有才情
“她是藏在中国西边的女神,布达拉宫是她骄做的头颅;蜿蜒的河流湖泊是她迷人的秀发;巍峨高耸连绵的山川是她宽阔包容的胸膛。她,就是神秘、绚丽、令人神住的西藏!”学生尹甜然同学表示,相比传统的语文作业,这样的作业充满创意又有趣,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力,她提交的作品是一幅以西藏之旅为主题的作业,“暑期的西藏之旅让我印象深刻,神秘、绚丽、令人神往的西藏就像中国西方的女神。所以我创作了这个插图,插图所用的花草是我在西藏沿途采摘的,有一丈红、叶子花,非洲菊......”尹甜然表示,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出对神圣之地——西藏的赞颂,更想表达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尹甜然同学创作的特色作业
在作业中,同学们大胆尝试从公园里寻找各种花草枝叶果实进行创作,运用绘画功底为作品锦上添花。“美丽芬芳的花掉落瓶中短暂地绚丽可惜呀它无法争相斗艳成为失去自由的笼中花……”在这幅作品中,学生段佳欣用绘画配上花草枝叶藤蔓,将诗情画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样的语文作业,诗意栖居,创意书写”“让生活融入语文,更让语文融入生活”“孩子们真有才情”,这项作业在朋友圈引起热议,收获了不少点赞。
特色作业
据介绍,这项作业布置是在暑期,从夏天到秋天,正好是一年中植物颜色更丰富、景色变化更奇妙的时间,老师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创意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在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变迁里,去触摸、体味和书写世界的诗意,“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同学们完成得很用心,除了挑选植物多样化,拼图有创意、富有想象力之外,图文联系紧密和谐,文字自然有灵气,情感真挚动人,让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深切地领悟到汪曾祺先生的人生理念‘生活,是很好玩儿的’。”该校老师表示。
古诗配画语文作业有意境
“品诗中之意,绘画中之情”,一首首古诗配上一幅幅色彩明艳的精美画作,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该校807班里,记者发现了孩子们完成的语文作业别具特色。“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画一画古诗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的印象,还有助于孩子在悟诗情方面达到更高境界……”原来,在古诗单元的学习里,该班语文教师陈俊平布置了“诗配画”的作业,让全班孩子每人选取课内的两首喜欢的古诗,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用画笔表达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尽情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创作设计了许多精美的绘画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
学生胡煜祺通过对树、山、日、牧人、猎马的描绘,将《野望》一诗中诗人所望之景一一勾勒了出来。画中牧人驱犊而返,猎马带禽而归,只有诗人还在独自徘徊、无所可依。“理解古诗,抓意象最重要,所以我从诗人的视角,将诗句中的意象都画了出来,这也加深了我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根据诗的内容来作画还是不难,我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但要突出诗人的孤寂落寞,我还需要在诗人的形象上认真推敲。所以,我特意给诗人画了一个表情特写。”学生李榆生说,他从小喜欢唐诗,目前已经背了不少唐诗,对于这种学习唐诗的方法,他表示兴致很高,受益很大。
语文作业古诗配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首《黄鹤楼》,该班学生抓住诗歌里的重要意象“昔人乘鹤”“白云飘悠”“树荣草茂”“烟波袅袅”等画出了诗人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意境”,十分生动。
“做‘诗配画’作业,是为了让孩子们根据诗的意思,了解诗当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不同特点的景物在构成一幅画面时想表达什么主题,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陈老师表示,“诗配画”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孩子们在诗中赏尽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当他们铺纸勾勒出心中领悟到的意境与生命力,诗便不再是远方,而是日常,学习语文也会更有兴趣。
网课日记漫画涂鸦有意思
据悉,落实“双减”理念,该校作业布置灵活多样,除了特色假期作业,网课期间也布置了“网课日记”,学生们或用文字或用漫画记录网课期间的学习生活,妙趣横生,让人莞尔一笑。
该班方迪鸥用漫画兔记录了一天的生活,“尽管7点,但太阳已经晒屁股了,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旁边是一只好困不想起床的兔子,随即是日常做核酸的兔子、认真记笔记的兔子,最令人捧腹的是,当天他学习了课本《记承天寺夜游》,课堂要求学生们总结其中的情感,方迪鸥还随手创作了一幅“怀民亦未寝”的漫画,模拟苏东坡和张怀民人物对话,人物创作也惟妙惟肖。
网课日记
语文组负责人表示,这些特色作业,是孩子们眼眸里的星辰与大海,是孩子们手心里的纵横与乾坤。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语文作业设计以生活为源,以趣味为本,落实“双减”理念,探寻教育智慧。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