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国旗下讲话毕业季》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14 09:44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国旗下讲话毕业季》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国旗下讲话、毕业季,以及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的作文:
"扬帆起航,铭记责任——国旗下毕业季的思考"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映照着一张张青春洋溢又略带感伤的脸庞。伴随着雄壮的国歌,我们即将迎来一个特殊的毕业季。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时刻,站上国旗下发表毕业感言,无疑是一种荣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何让这份讲话既真挚动人,又符合国旗下发言的规范与要求?以下是在准备此类演讲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一、 主题鲜明,紧扣“国旗下”与“毕业季”双重背景"
国旗下讲话,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爱国色彩和积极的价值观导向。你的演讲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情感的抒发或同学情谊的回顾上,更要巧妙地将个人、班级、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可以思考:我的成长是否受益于国家的政策?我的学习环境是否得益于国家的发展?作为即将走出校园的青年,我该如何将所学所感回馈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毕业季,则意味着告别、感恩、展望。你的主题应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表达对母校的感谢、对老师同学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并强调在即将开始的新征程中,将秉持怎样的信念和行动。
将这两者有机结合

毕业季·校长寄语㊺|宿迁学院校长刘志远:珍惜青春韶华,牢记使命责任,用奋斗书写无悔人生

编者按:又到一年毕业季,学子们即将惜别校园,带着梦想和憧憬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每年这个时候,校长们都会在毕业典礼上为学子们上“最后一课”,就像送走即将远行的孩子,谆谆话语,切切期盼,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再送学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响,毕业典礼注定与众不同,校长们也为学子们送上了独具2020年印记的“最后一课”。6月21日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手推出“毕业季·校长寄语”,为大家呈现特别的毕业季,特别的校长寄语。(投稿联系方式:手机13913990137;邮箱:12755061@qq.com)

宿迁学院校长刘志远:珍惜青春韶华,牢记使命责任,用奋斗书写无悔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离别时。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为我校人才培养付出辛勤劳动的联建高校和宿迁学院广大教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20届毕业生表示诚挚的祝贺!

同学们,今年的毕业典礼注定是特别的、特殊的,也是令人难忘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秩序,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挑战,无疑成为我们人生的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中,全体宿院人守望相助、砥砺前行,同心同德、共克时艰。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同学们克服困难,通过在线学习、云课堂、云实习、云答辩等一系列线上教学环节,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同时还以不同的方式投入疫情防控,2018级机电1班席宇杰同学在居家抗击疫情期间向当地镇政府捐款3000元,2017级机电1班陆镜先同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班缪童同学等主动请缨,积极参与支援社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还有在复学返校工作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志愿者,体现了新一代青年的大爱和责任担当,正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视频《后浪》中所说: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今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宿迁学院成功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6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马欣副省长等省市领导来到学校,宣布了省属公办宿迁学院第一任党政领导班子,开启了宿迁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同学们也有幸成为宿迁学院转制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学校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既是省委省政府、宿迁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等关心支持与大力推进的结果,也是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级领导及全校师生表示衷心感谢!

同学们,四年前,你们经过高考洗礼,满怀远大理想、承载亲人嘱托来到宿迁学院,开始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四年来,你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刻苦学习,求索奋进,立德修身,成长成才。你们当中,有11189人次获校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奖项,其中校三好学生2670人次,校优秀学生干部1407人次,专业奖学金7112人次,省先进班集体3个,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9人次;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优秀典型,39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比赛的奖励;有533名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45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你们用优异的成绩展示了宿院学子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全体教职员工辛勤耕耘、精心培育的结果,更是同学们自强不息、勤奋努力完成的一份优秀答卷。

同学们,四年大学生活即将成为过去。因为疫情,你们前几天才匆匆返校,这几天,由于你们的到来,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活力,一条条欢送横幅、一句句母校寄语以及各种毕业活动,注定让今年这个毕业季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爱和感动。因为时间关系,你们还没有来得及和老师、同学好好话别,在英才大道上闲情信步,在校门口、喷泉前、图书馆、教学楼、人工湖畔多拍几张照片,却马上又要挥手道别,满载着学校、老师和亲人的期望,从这里扬帆起航,开启更加精彩的人生旅程。今天,是我来到宿迁学院工作的第19天,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见证同学们这难忘的时刻,作为你们的师长和朋友,在大家即将踏入社会之际,提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是希望同学们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大学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学习都应当成为我们的习惯和终身追求。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我们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目不暇接的知识更新,才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才能不掉队落伍,不被时代淘汰。“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希望大家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进取心,勤奋努力、不懈奋斗的精气神,珍惜青春韶华,不断探求新知,勇于追求真理,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二是希望同学们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希望每一位同学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志存高远,把个人理想和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奋斗照亮青春路,以实干托起中国梦,让自己的人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从最基层做起,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难;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一步一个脚印,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努力干出一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三是希望同学们做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今年的疫情防控,正是由于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奋斗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使命责任,坚守家国情怀,当祖国、人民和社会需要你们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在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在奉献中坚定信念、成就理想,书写无悔人生。

培桃育李、涵育英才,是大学之根本。宿迁学院办学十八年来,由于省市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八所联建高校的鼎力相助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实现了高起点本科教育,如今,全校上下正以转制为契机,以二次创业的精神全力推进学校向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母校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续写新的辉煌,更会因为有你们这样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带给母校无限荣光,母校期待着你们回家的脚步,也期待着你们成功的喜讯!不管走多远,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不管飞多高,你们是母校永远的牵挂!

祝同学们一路顺风,事业有成,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精彩!这些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刷屏了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不少海外高校的毕业典礼上,中国留学生的表现获得了大量网友点赞。

近日,一位就读于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发声,引发不少国内外网友纷纷给他称赞:让人肃然起敬!

另一位感动了网友的留学生是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的白玖洋(Jiuyang Bai)。

经过六年苦读,他拿下了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当地时间5月29日的毕业典礼上,他作为博士生代表登台发言,这是布朗大学成立250多年来,首次有中国留学生发表毕业演讲。

白同学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和大家一路走来的不容易:繁重的学业、快30岁带来的年龄焦虑、甚至有些同学已经为人父母,“我们还在向家庭索取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为家庭付出。”

演讲的主题是“脆弱”。白同学先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内心“脆弱”,逐渐适应异国求学生活、战胜自己的故事,继而提到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对亚裔歧视的思考。

“疫情让人们感到脆弱,然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急剧增加,也许有人无法接受,在21世纪的今天自己的生命仍会受到病毒的威胁,所以他们用仇恨来编造一种叙事,那就是这全是别人的错。如果他们明白,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仍然是脆弱的,他们感受到的就不是仇恨,而是同情和怜悯。”

在演讲快结束的时候,他特别感谢了母亲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因为来自河南郑州的他,从小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长大。

“我无法形容他为我付出了多少牺牲……她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学位对我的意义。”然后,他换成中文,对“可能正在中国远程观看”的母亲说,“谢谢你,妈妈!”

他在演讲中数度哽咽,真挚的共情引发了所有听众的强烈共鸣,演讲结束后,所有人纷纷起立为他鼓掌。

其实,在此前的世界名校的毕业典礼上,中国留学生们就已尽情地展现风采。

2016年,来自湖南农村的何江,成为首位登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大陆学生。

作为生物学博士,他用7分半钟,以自己幼年时在中国农村被蜘蛛咬伤,母亲用传统土法治疗的故事为引,解释了自己的科研意义和理想,真切动人的讲述感动全场。而他从小村一路奋斗到世界顶级学府的历程,也成为许多人的励志典范。

2017年,南京姑娘蔡语婧获得波士顿大学数学金融硕士。她在毕业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对“多元文化”的思考。

她说,刚开始,看着商学院大厅挂着的不同国家的国旗,被这种多元化所震撼。然而,新鲜劲儿过后,她意识到相互理解并不容易,她因此更愿意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交流,逐渐陷入“舒适圈”。

“学校的课业和找工作的过程已经让人疲惫不堪,跨出我自己的圈子去和其他人交往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必要甚至可怕。”

直到有一天,她看着许多国旗,突然意识到,不主动去了解这种“多元”,实在是一种浪费。于是她勇敢地迈了出去,尽管过程很不容易,但是她收获了全新的体验

2018年从美国电影学院(AFI)毕业的孔乐琪,在“星光熠熠”的毕业典礼上毫不怯场,妙语连珠。

“在第一学年有段时间,我患上了社交焦虑症。我不知道怎么交朋友。想家想得要命,孤独得要命。但是在我们完成第一次摄制作业后,我的焦虑症就好了大半。到底是什么打破了语言和文化壁垒?饥饿和缺觉。”

“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团结一帮雄心勃勃、骄傲、年轻的艺术家呢?”“我非常感谢班上的同学,痛苦的合作与磨合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

演讲结束,她的幽默和自信也让“在场所有的人起立鼓掌”。

中国留学生正用自己的方式,

以更加自信优雅的姿态,

向世界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

为他们加油!

来源:中国侨网综合观察者网、留学杂志、环球网、中青网、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官方微信、中国日报等

编辑:何颖

责编:李明阳

这四个赴华航班,熔断!

中转回国一条龙?中使馆提醒来了

国防部正告澳方!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