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4 12:5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地税内勤工作的总结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清晰、全面、专业且有价值: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
"目的:" 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还是为了自我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规划未来工作?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侧重点和语气。 "对象:" 总结是写给谁看的?是直属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是更高级别的管理者?了解读者对象有助于调整语言风格、内容的详略程度和侧重点。
"二、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标准结构:" 1. "标题:" 简洁明了,如“XX年度地税内勤工作总结”。 2. "引言/概述:" 简要说明总结的时间范围、个人岗位(地税内勤)、主要工作内容概述,以及总结的目的。可以简要提及本阶段工作的总体评价。 3.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与业绩:" "内容具体化:" 这是总结的核心。详细列出你负责的具体内勤工作内容,例如:票证管理、发票发售与核销、数据录入与核对、报表编制、税收政策文件处理与传达、系统维护、协助外勤工作、档案整理、会务安排等。
□吴国祥
“每一个发现,都出乎意料;每一步足迹,都令人骄傲”,解晓东的一首《渴望》插曲,勾起我回首地税发展的思绪。20年心路历程,地税正一步步坚实地走向未来。
1996年省财校税务专业毕业后,我分配到休宁地税工作。当时距地税机构分设才第3个年头,休宁地税从当初的工作条件拮据,年组织收入只有784万元,发展到办公设施完善,年组织收入6.45亿元,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也毫不为过;而我,亦从一个毛头小伙转眼间进入了不惑之年。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97年我分到溪口地税所说起。从家到地税所,自行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无论刮风下雨,从不迟到早退。记得在江潭收税,跋山涉水,步行走遍了每一个村落,曾为了收一户猪肉摊的屠宰税,软磨硬泡了整整3天;也曾为陈霞乡的个体税收,来回走了50多里路。如今想来并不觉苦,反倒怀念当年与分局10位税干相处其乐融融、苦中作乐的时光。
那时的地税,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摸着石头过河。随着税源的发展壮大和管理的逐步深入,全面推行税源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地税组织收入连年攀升,在政府和纳税人眼中的形象也不断提升。
如果说在地税18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信息化发展了。
1997年我到溪口所时,就一台386型微机,大家待“他”像宝贝一样,专房安置、专人保管,听说要1万多元,这对于当时工资才300多元的我们来说实属昂贵。记得当时还是用dos命令输入,windos桌面系统还没有普及,而且日常税款征收及台账资料都是纸质的,所以也就没有去刻意接触。
2002年我从外勤转为内勤,当时的安徽地税征管信息系统ahtax2000征管软件已开发出来,要掌握并运用好软件,对我来说是个天大的难题。正值我女儿出生,还要兼顾学习征管软件,29岁的我双休日加班加点成了常事。好在天道酬勤,通过努力我不仅掌握了软件使用方法,还于次年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2004年我被调到了齐云山分局,内勤兼外勤,我的内勤职责是发售发票、会计记账。那时的操作系统已经是windowsxp了,因为界面易于操作,电脑运用也逐渐熟练起来。2005年ahtax2005征管软件投入使用,我不仅把自己联系片的税户数据输入征管软件,还帮助流口片税管员输入征管数据,对05软件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以前非常困惑的文章编辑、电子表格的制作软件也逐步掌握。
2006年我参加由黄山市国税局、地税局、《黄山日报》共同举办的“地税杯”征文,以一篇《我与地税十年情》获得“一等奖”,这样我就调入了县局办公室从事文秘和信息宣传工作。由实施者、参与者变为见证者、记录者,成为税收信息宣传工作的策划者与从事者,这一角色的转变至今也有8年了。
国地税刚分家的那几年,个体税收很难收。1997年我和同事到联系片江潭乡的长丰村收税,有一个体户对着我们大吼:什么地税,莫不就是“地皮税”?他们脑海里只有“皇粮国税”的概念,而且税费不分,凡是交给政府的钱,都是“税”,特别是在农村,要求交“地税”,无论解释多少遍,纳税人都无法理解。后来,随着年复一年的宣传深入,人们才渐渐接受了“地税”。
宣传创新是重点也是难点。从2009年开始,我们明确提出了“一年一个拳头项目,年年延续经典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国税局联合推出“休宁县纳税新科状元排行榜(前十名)2008年榜”,以后我们又连续推出了三届,还把榜单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镶嵌在状元广场的墙上。2010年,我们开展“和谐地税、绿满休宁”活动,印制万只绿色环保税收宣传袋,内装地方税收、社保基金宣传材料,在超市、菜市场等人群聚集区发放。2011年,广大税干和纳税人代表开展“登齐云扬税法促发展”活动,我们印制发放了“休宁县地方税务局‘十一五’发展简介”的精美宣传单页。2012年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税杯”征文,征集一批优秀的文章汇编成书。2013年,我们与县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地税杯”《和谐家园》摄影大赛,征集反映休宁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家庭和美、纳税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和企业风采的精美照片,并将获奖作品在政府网进行了集中展出,各界举办摄影展。2014年我们与休宁县文联联合举办了“地税杯”休宁县书法大赛,借书法家们神来之笔,弘扬依法纳税的意识。
税收征管信息化提升的同时,宣传工具的变化也可圈可点。
2006年8月我开始从事宣传工作,从2007年开始使用的卡片机,到2009年购置的第一台单反机再到2012年添置的摄像机,这些都见证着休宁地税宣传工作的发展,也考验着我对这些工具的学习运用,特别是摄像机,当接到制作专题片的任务时,真是无从下手。2013年9月份ahtax2013正式上线前测试阶段,我常常肩扛摄像机,手拿照相机到办税服务厅、分局拍摄一线税干工作鲜活场面,确保新软件成功上线的精彩镜头,10月8日上线第一天,我拍摄的电视新闻片还在休宁电视台播出。2013年底,到了制作全年工作专题片的冲刺阶段,与税干一起进车间、上工地、入茶园,摄像机与我形影不离,常常工作到废寝忘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部工作专题片诞生了,县局领导、市局和县考核组的点赞,令我信心倍增。今年的专题片又要开始筹划了,这项工作对我来说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精力与精神的锤炼。
2013年以来,地税面临着税源不足、任务压力巨大和营改增、地税发展趋势不明朗等多重问题,地税又站在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我想,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全面铺开,退却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只有砥砺前行,切实拿出地税成立之初那种干事创业的勇气、开拓创新的魄力、求真务实的作风,把个人梦融入到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地税梦的征程中,我们就一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创造地税事业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拟设置组成部门26个。
其中,方案称,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李齐云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征管体制改革主要是出于统一税权、便于征管、精简机构等方面考虑而进行的改革,改革后,纳税人通过一个窗口纳税,会更加方便,办事效率也会提高,同时也节省了收税成本。
此外,李齐云认为,我国实行“营改增”之后,营业税作为地税部门征收的主体税交由国税部门征收,地税部门职能减少。同时,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两套机构反而会使一些事情的协调上出现不通畅等问题,一个机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
李齐云表示,虽然国地税机构会合并,但是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的这种分税制不会改变,属于地方的税收还是要划归地方,中央的税收还是归中央,不过划分方式可能有所调整。
即便如此,李齐云认为地方税收以后有可能会增加。他解释说,环保税、房地产税等资源税都是属于地方税收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税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4月1日,环保税将迎来首个征收期。
李齐云分析说,国地税合并后,有些问题也面临解决,比如干部任用管理、机构隶属关系、人员安置等。
国地税合并是近年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成都市委主委仰协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的建议中指出,建议在市、区(县)二级政府范围内将国税局、地税局合并重组,成立税务局。
仰协分析称,国税、地税税收体系复杂,税种繁多,两套机构重复配置相同的资源,包括办公场所、设备、后勤、以及职员的工资、福利等,而这些成本与费用支出都需要纳税人来承担,这正是征税成本较高的最主要原因,也是纳税人呼吁合并改革的主要因素。
同时,在目前“分税制”的框架下,企业经营者需应对两套征税体系感觉很麻烦,不但纳税成本增加,征缴成本也增加了。国税局、地税局有时候争抢税源,产生利益冲突,同时,也造成纳税人和税务部门之间的矛盾。
仰协认为,2016年以来,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地税部门的工作量相对萎缩,国税、地税的合并就更是迫在眉睫之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通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的提案》建议:国税、地税合并。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减少税务监管的投入,还可以降低企业因现行国、地税分立体系而产生的多头管理的成本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