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4 16: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40字的端午日记,应注意:
1. "明确时间":点明是端午节当天。 2. "核心事件":简述参与的主要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3. "个人感受":用1-2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开心、热闹、有节日气氛等。 4. "语言简洁":严格控制字数,用词精练,避免冗余。 5. "结构完整":包含起因(过节)、经过(活动)、结果/感受。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字有“初始”之意,“端五”即“初五”,按照历法五月即“午”月,因此“端五”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后裔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五月五,过端午,4篇端午节作文范文,收藏备用~
端午佳节,粽香四溢。在这个充满传统气息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浓郁的粽香。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前,我和妈妈围坐在桌前,准备一展身手,包出美味的端午粽。
妈妈手法娴熟,她先将粽叶洗净,折成漏斗状,犹如一只小巧的绿舟。接着,她舀起一勺晶莹剔透的糯米,轻轻倒入粽叶中,再加入一颗红枣,然后用手指巧妙地压实。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我兴致勃勃地跟着妈妈学起来。然而,我的手似乎不够灵巧,粽叶在我手中顽皮地扭动着,不肯乖乖成形。妈妈微笑着过来,耐心地指导我,我渐渐掌握了要领。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端午粽诞生了。它们有的小巧玲珑,宛如精致的艺术品;有的饱满圆润,透着憨态可掬的模样。那尖尖的三角形状,棱角分明,线条流畅。
包好的粽子被放入锅中,随着水温的升高,热气腾腾,粽香渐渐弥漫开来。那香气,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吟唱着端午节的传统与温情。
终于,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热气瞬间升腾,露出了里面晶莹的糯米和红红的枣子。咬上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开来,让人陶醉其中。
端午粽,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传统的传承,一份亲情的延续。它承载着我们对节日的期待,对家人的关爱。
在这个端午佳节,让我们一起品味那浓浓的粽香,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蒲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预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外形。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不匀称,不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成了六个角,就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失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利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由于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兴奋到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厚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一般的甜美。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家每年的今天都包粽子。以前,都是我看着大人包,这一次,我要自己动手。
早晨起床,我就很期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开始包粽子啊?我已经做好了大展身手的准备了!”妈妈道:“好!看你这么有干劲,我也精神起来啦!咱们这就准备材料吧。”我和妈妈就动起手来。我们洗了粽叶,摆好了白糖,把糯米和红枣泡到水里,煮了红豆,还准备了些咸肉和咸蛋黄。妈妈说今年要南北结合,多做几种口味的呢!好期待啊。
糯米泡了两个小时后,我们开始包啦。奶奶和妈妈还有我围坐在桌子旁边,边包边唠家常。我开始包第一个粽子的挑战了。我按照奶奶的教导,先把粽叶的硬角剪掉,再把两片粽叶平铺,然后对折再打开,放入两勺子糯米铺平,再放上几颗红枣和白糖,然后放糯米封顶,最后就是把粽叶包起来。呀,这真是个技术活呢,粽子在我的手里转来转去,好像一个活的小动物,不是这边漏了米,就是那边跑出来枣。好不容易用绳子把它捆住,结果包出来个“怪物”——一个不长不圆、怪模怪样的四不像。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也气红了脸!奶奶说:“慢慢来,我教你。”我仔细看着奶奶的手法,又包了一个咸肉粽。啊!我终于成功包成了一个标准的三角型粽子!看来真是应了妈妈的话“看花容易,绣花难啊”,不亲自参与,我还以为包粽子是一个很简单的小事情呢。
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今天包粽子吗?”我立刻来了精神说:“当然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了。我给你们讲讲屈原的故事吧!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忧国忧民,眼看国家危难,却无能为力,在悲痛中,投江自杀。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等动物去吃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扔饭团,由此才衍生了吃粽子的习俗。”故事讲完了,粽子也出锅了,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思考着屈原的爱国之心,一家人由衷地敬佩和感叹!
端午节,一个期盼安康的日子,因为伟大诗人屈原的传说又添了一抹不同凡响的色彩!
端午节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大街小巷喜气洋洋,时不时飘来一阵阵粽子的清香。
每年端午,老家的“龙舟”比赛可是一场不可错过的年度盛宴。一大早,小河两岸便聚集了大量的行人驻足观看。不远处停着几艘“龙舟”,船头上有一对金黄的犄角,一个毛绒绒的脑袋,里面镶嵌着两颗炯炯有神的“黑玛瑙”,两根胡子随风飘扬,组成了一条“龙舟”的头部。只听哨声一响,上面的舵手们便手拿着桨,齐心协力往前划去。“哗哗”的水波在龙舟下汹涌地泛滥着,时不时又从舟上传来“嘿呦”的声音。只见最前面的人拿着木棒奋力敲着锣、打着鼓,给划船的人加油鼓劲。前方的一条红带是队员们的目标。说时迟那时快,一条“龙舟”冲过红带,在场的观众和舟上的队员欢呼起来,一旁的锣鼓敲得震天响,队员们举着奖杯,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完赛龙舟,大家都饥肠辘辘,我们决定回家包粽子。粽子的形状像一座金字塔,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据说能将疾病、灾难铲除。没过一会儿,粽子煮熟了,一阵阵清香犹如顽皮的孩子从锅里蹦出来,在屋内游荡。旁边的碗里装满了糖,让人一看心里就甜蜜蜜的。粽子和糖端上饭桌的那一刻,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一个绿油油的大粽子,小心翼翼地剥开,一个白白胖胖的粽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接着,我们把粽子扔进碗里,“沙沙沙”,我们让粽子在糖里洗个澡,随后便拿起粽子开始了一场粽子盛宴,一阵阵粽香迎面扑来,嘴里也散发着甜甜的味道,真好吃!
端午节真是让人兴奋不已,不仅能看到热闹的赛龙舟场面,还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世间的美好莫过于此……
抄作业啦~5篇端午节作文范文分享给你,祝你端午安康!
炎炎夏日,端午佳节,我的内心充满了欢乐与期待。端午将至,又是一年粽子飘香的时节了!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朴素而又温馨,让我想起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和食品。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的经典,而屈原先生是其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爱国并坚持正义,为了保护祖国的领土主权,不顾个人安危而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的精神意志和高尚品质是永存不朽的,而粽子正是一种表达爱国情怀和思念老祖宗的美味佳品。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色香味俱佳,口感丝滑。粽子的馅料也非常丰富,有肉粽、豆沙粽、糯米粽和芝麻粽等多种口味和做法。每次到了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动手包粽子,人手一只美味可口的粽子,谁都禁不住咀嚼上几口,舌尖上感受着这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端午节的时节里,每一个夜晚,都有五彩纪念性的彩灯和赛龙舟的响声,响彻空谷。龙舟比赛是端午节里的另一大活动,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速度和力量,更让人们体验到了团结和协作的力量,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之一的活动。
终于端午节到了,我欢呼雀跃等待已久的心情油然而生。我拿起一只粽子,放到口中细嚼慢咽,尝到的是五月天里难得一见的丝丝滑滑,香气四溢,久久不能忘怀的美味滋味。
端午粽香飘,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道美好的印记。在今天新的时代,我们更要以感恩的心态,去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保护和传承它们,也借此让我们自己更加充满活力和能量,融入到一个更加完整和充实的人生体验中去,永不停歇!
范文二端午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报国无门,最终在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乐章。
今年端午节到了,妈妈特地从超市买了各种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着,阵阵的蒲苇叶清香扑入我鼻子里。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感染了我。我们是生活在祖国怀抱的少年儿童,要像先辈屈原那样,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专心读书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沾白糖,龙船水下喜洋洋。”呵呵,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准备包粽子啦!
早晨起床,只见奶奶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瞧!青翠欲滴的粽叶,珍珠般的糯米,玛瑙似的红枣,还有肥嘟嘟的五花肉。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啦!只见奶奶拿出三片粽叶叠在一起围成了圆锥形,一个温暖的“小窝”就搭好了,再用勺子盛起两勺糯米和两粒红枣放入“小窝”内,用手轻轻地按了几下,把余下的粽叶往上包,盖住“小窝”的出口,再绕上线绑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从奶奶的手中“诞生”了!
原来这么简单,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卷成圆锥型,再把一粒粒“小珍珠”放入粽叶里。可是刚放进去的糯米又调皮地溜了出来。这时,我气急败坏。连忙用绳子胡乱地在粽子上绕线,这哪是粽子呀,简直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兵”。一旁的奶奶看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没事,再包一个,你刚刚放的糯米太多。”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奶奶的指导,终于大功告成,包了个漂亮的粽子。
“角儿包的尖,粽儿圆又大……”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格外香,格外甜,虽然包粽子很不容易,但是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今年的端午节可真快乐!
端午节,一个富有传统色彩的节日,每年都会如期而至。每当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做准备。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会早早地起床,开始包粽子。翠绿的粽叶在妈妈手中翻飞,糯米、红枣、豆沙等各种馅料在粽叶的包裹下,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粽子。煮粽子的过程中,整个家里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赛龙舟。每年这个时候,江河湖畔都会聚集着许多观众,为参赛的龙舟队伍加油助威。龙舟上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划动着船桨,奋勇争先。水面上,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你追我赶,场面十分壮观。
端午节还有一个特别的活动——挂艾叶和菖蒲。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因此,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挂上这些植物,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端午节,一个充满传统和习俗的节日,不仅让我们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家人的温暖。
范文五端午节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在我们家,端午这天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节这天,爸爸都会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场精挑细选买回一束艾叶和菖蒲挂在门上。艾叶长得和菊花叶有点像,闻起来有淡淡中药味,菖蒲没什么味道,看起来像一把利剑,据说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可以避祸求福。挂好之后,我们就出发去奶奶家过节了。
在奶奶家,我们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准备了很多粽叶泡在水里,只等我们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选一张又大又长的粽叶,一端折成一个漏斗样,用一只手握住不让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两颗红枣,差不多把这个小漏斗装满就把粽叶的另一半折回来把糯米盖住,再裹严,最后用绳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动作很快,三下两下,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们的助攻,一个又一个,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就飘来阵阵香味。“上粽子啦!”爸爸端上一大盘粽子,我拿起一个,解开绳子,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馅儿就露出来了。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来吃到了甜甜的红枣,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节就好了。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