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14 23: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教师科组工作总结的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全面、深入、有价值和可读性: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
"目的:" 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成果?是为了科组内部反思与交流?还是为了规划未来工作?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侧重点和语气。 "对象:" 是写给谁看的?领导?同事?还是包括自己在内?了解读者有助于调整语言风格和内容的详略程度。
"二、 确定总结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
1. "基本情况概述:" 简述本阶段(如一学期、一学年)科组的基本情况,如人员变动、主要职责范围等。 概括本阶段科组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2. "主要工作内容与过程:" "教学常规工作:" 如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环节的落实情况。是否有创新或改进? "教研活动:" 如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公开课/研究课、教学研讨沙龙、课题研究等。具体开展了哪些活动?频率如何?参与度怎样? "专业发展:" 如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学历提升、职称评定、参加竞赛指导等。科组如何
每周总结是教师教学反思的镜子,更是专业成长的阶梯。在繁忙的教学日常中,通过梳理课堂管理的点滴实践,既能捕捉学生成长的细节,也能沉淀教育智慧。这份指南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可落地的总结方法,让每周复盘成为轻量级的专业提升工具,真正实现"以总结促改进,以改进促成长"的教学闭环。
1. 课堂互动设计:如“小组积分制”在四年级语文课的应用,通过“抢答+互评”环节,学生发言次数从日均8次提升至15次,课后问卷显示82%学生认为“课堂更有趣”。
2. 规则执行效果:低年级“课前准备铃响后静坐”规则落实率达90%,较上周提升25%,得益于“值日班长提醒+教师示范”双轨监督。
3. 突发事件处理:周三五年级课堂设备故障时,启用“备用任务卡”(提前打印的拓展阅读材料),学生自主学习专注度维持在85%以上。
1. 时间分配偏差:数学课时常因例题讲解超时,导致练习时间不足(日均少10分钟),需优化PPT排版,将复杂例题拆分为“基础+拓展”两部分。
2. 差异化管理不足:学困生课堂参与度仅为优等生的50%,未充分利用“分层任务单”(如将应用题分为A/B/C三级难度)。
3. 课后反馈滞后:周五发现的“小组讨论噪音问题”未及时记录,导致周总结时细节模糊,需强化“24小时复盘表”使用。
• 紧急优化项(下周实施):① 调整中年级小组座位,将“活跃生+安静生”交叉排列;② 设计“课堂时间沙漏”,每环节设置可视化计时工具。
• 长期提升项(1个月周期):① 建立“学生行为成长档案”,每周记录3个典型学生的进步数据;② 开发“家校协同反馈表”,家长每周反馈学生对课堂规则的在家执行情况。
使用说明:左轴为“问题频率”(高/低),下轴为“影响程度”(高/低)。例如:
• 高频高影响(左上):低年级课前打闹 → 需制定专项奖惩制度;
• 低频高影响(右上):设备故障 → 完善应急预案。
日期 | 关键事件(50字内) | 处理效果(★1-5星) | 明日改进点 |
9月3日 | 小组讨论时3组争执选题 | ★3 | 提前明确选题范围 |
9月5日 | 学困生主动问题 | ★5 | 增加同类问题设计 |
核心指标:① 课前准备完成率 ② 主动发言次数 ③ 小组任务贡献度 ④ 课堂专注时长 ⑤ 规则遵守情况 ⑥ 合作冲突次数 ⑦ 作业提交及时性 ⑧ 拓展任务参与度 ⑨ 师生互动积极性 ⑩ 课后反思质量
改进前:课堂吵闹时反复说教,效果持续不足5分钟。
改进后:实施“代币奖励制”——每集满5颗星星兑换“优先选座位权”,本周课堂安静时长从15分钟延长至25分钟,违纪次数减少60%。
改进前:小组讨论常出现“少数人包办”现象,30%学生全程未发言。
改进后:设置“角色分工卡”(记录员/发言人/质疑员),每周轮换角色,发言参与率提升至92%,其中学困生发言次数增加3倍。
改进前:议题发散导致讨论超时,未达成共识。
改进后:采用“议题树”引导法——提前将“环保措施”拆解为“减少塑料/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子议题,讨论效率提升40%,当堂形成可执行方案3项。
教育工作进行总结
1948年9月底, 县教育科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总结, 向行署汇报。其中说道: "自上半月接到行署通知, 马上通知各区中心校长及组长, 共七八个人,到各区统计一切数字 (知识分子调查表、 中心校长调查表、县学教育调查表、 县教育干部调查表等) 。 因为己经放学, 教员各返原籍, 对统计甚是困难。 又因时间很仓促, 不能很精细地总结出来, 只能把过去的、所了解的一切有关学校的情况,包括过去汇报过的总结,汇总如下:一、 领导问题。 在领导上是否建立了一些制度, 都是哪些? 从接到地区纠偏通知后, 即召开了全县教员座谈会, 说明过去是左倾, 今后对知识分子是团结的方针。 为了叫他们更有努力的目标及前进的方向, 规定了以下几项制度: 1.模范教员条件。 能按课程表上课, 并有显著成绩; 男女学龄儿童入学率须在80% 以上; 彻底实行民主管理,废除一切体罚及变相体罚; 能创造新的方法, 并能及时交流经验; 能执行请假制度, 坚守工作岗位。 2. 模范学生条件。 自 己学习好, 并能帮助别人学习; 劳动好, 在校能带头劳动, 在家能帮助做零活; 遵守公约, 坚持请假制度; 互相友爱, 不打架、 不吵闹。 3. 测验制度。 每个月在本校测验一次,并写出总结, 交中心校长、 助理,校长做出总结、交县。 4.评定分数也有了统一规定。 首先科目要统一, 然后再规定出分数标准。 其分数标准如下: 国常 (国语常识包括政治常识)为 50分,算术 (包括珠算) 为 40分, 文娱 (唱歌、 体育、 演剧) 10分, 总计100分。二、执行请假制度是如何领导的? 1. 每一个教员脱离工作岗位 3天以内的, 由组长批准; 4天至 5天由中心校长批准; 一周由区批准;两周经县批准。 如果不辞而别, 那就违犯了甲等教员条件, 在评议待遇时粮食要减少, 并要揭发他的错误。 2.开过什么会, 时间内容, 解决了什么问题? 首先, 在蔡庄村开过 7天座谈会, 内容主要是领导上承认过去清洗教员是不对的, 今后教员在待遇上要有保证, 教一年以上即为自 由职业者; 其次, 纠正了生产为主、 文化学习为副的偏向,同时教员也大都认识到了过去教学上的毛病, 如对儿童体罚及教学方法不当。 通过这次教师座谈会, 教员们都稳定了情绪, 认识到自己也是自 由职业者, 表示要消除雇佣观念, 好好教学, 为人民服务。三、 在纠偏和待遇问题上, 有何反映?接到行署纠偏指示后, 向各区做了传达, 主要解决了教员对政策的怀疑问题, 都有了正确的方向; 在公费问题上,规定了初小一个教员公费米32斤,两个教员 40斤,但都不满意, 认为一个教员的多, 两个教员的少。 他们提出, 可以按教室大小、 学生多少确定。四、对县区高小村检查没有, 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的, 作用如何? 1.检查的高级班学校, 普遍问题是学生喝水困难, 没法解决。后经财务会上研究, 经领导同意, 将学生每人 7斤米的补助费, 来做学生的烧柴费。 2. 各区没有教育助理,而是民教助理,负责民政、教育、司法, 因工作繁重, 没时间检查学校及领导学校, 现己将中心校长作为助理使用, 由他负责检查、 了解各校情况, 在发粮时也由他负责。五、 汇报制度执行情况, 中心校对区、 区对县、 县对行署, 做过什么书面或口头汇报? 县里规定: 中心校长每月一次向县里做书面报告一次, 内容主要是民主管理经验, 管理学生方式、 方法; 如何动员学生入学、 巩固学生的经验; 新的教学方法等作为汇报的主要提纲。向专署做过两次书面报告, 内容是统计数字及各校的好坏典型、 新的创造方法。 向行署做过一次口头报告, 内容是清洗教员方法、 教员和学生数字、 统计, 教员复职, 学生复学等问题。六、有无工作总结,有什么工作经验? 五区东北庄小学王清沂老师,根据农田发生大面积虫灾这一农忙情况,年龄大一点的学生需要灭虫、防旱、 锄苗等, 不能如数入学, 就组织了 "幼生班" , 因为这些孩子不是劳力, 能按时到校, 所以这些幼儿的学习没受影响。 五区教员还创造了在挑战中送匾, 即在挑战中输了的一方向胜利的一方送 "模范学校匾" 一块, 这种方法对推进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七、 目前干部、 教员的主要思想问题。 1. 纠偏前的思想负担有两种,一是被清洗的教员认为自己出身不好,一辈子算完了, 没有前途了,八路军的公事不好干; 二是没被清洗的教员也都很恐慌, 对政策持怀疑态度, 大都是撞钟思想, 认为出身不好的教员教学时间长, 教学办法多, 都被清洗了, 自己能力不大, 短程浅陋, 没有经验, 说不清啥时候也得被清洗。 2. 以前, 很多老师认为教不好学不怨 自己, 怨村干部不负责任、 怨大龄的学生有农活、 怨小龄的学生不想上、 怨女孩封建等等, 纠偏后这些思想问题都己解决。 尤其在蔡庄座谈会上, 说明今后对教员的政策是团结改造, 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 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召开座谈会, 先让教师检查自己是否放下了架子, 遇到困难采取什么办法解决的, 并让大家交流经验, 有效解决各个教师的推诿和依赖性。教员积极性提高后, 特别是在行署颁布加强文化学习正规化指示后, 得到了群众的赞扬与拥护, 大部分教员与群众都认为这样小孩上学不浪费时间, 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比过去好了很多。八、有关清洗教员 问题是如何划定、 纠正的?其范围是: 成分不好的, 伪人员、 有政治嫌疑的。 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即被清洗, 方式是有谈话的、 有去信的。 全县共清洗地主、 富农成分的51人, 当过伪军的 3人, 有政治嫌疑的 5人, 共 59人。接到行署要求纠偏的指示后, 及时通知这些被清洗的教员在蔡庄召开了座谈会, 领导向大家检查清洗这些教员的做法是错误的, 根据行署意见要让他们复职, 重新安排, 统一分配。 这些教员都很高兴, 工作更加积极, 东屯庄老师郑子坤想尽一切办法动员学生入学, 在全区考试中考了第三名。也有个别的没有复职,主要是他们认为经商更好、更赚钱; 还有一个因为对划阶级问题有不满情绪, 没再复职。(馆藏 171号文)
作者:陈剑
本文选自《肥乡那些事儿大事记》专集书籍
素材提供:肥乡区政协
转发请注明来源,不得修改和片段摘用,违规必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