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10-21 0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叶澜老师的教育思想或课堂实录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观感对象,聚焦核心内容:" "是课堂实录?" 那要具体描述课堂的哪些环节、教学行为、师生互动让你印象深刻,并由此引发思考。 "是文字著作或访谈?" 那要提炼叶澜老师教育思想中的核心观点,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即研究”、“生成性”等,并围绕这些观点展开。 "避免泛泛而谈:" 不要试图涵盖叶澜老师所有思想,选择一两个最触动你、最符合你理解或对你启发最大的点作为重点。
2. "深入理解叶澜老师的教育理念:" "背景知识:" 了解叶澜老师的教育背景、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她所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这有助于你更准确地理解她观点的内涵。 "关键术语:" 注意理解她常用的教育术语,如“生命・实践”教育哲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注学生的“状态”等,并在文中恰当使用和解释。
3. "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这是观后感的关键) "课堂实录:" 描述具体的教学场景、师生对话、学生的反应、教师的教学机智等
重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有感
十多年前,我还在读研,偶尔听到了叶澜教授关于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细读了她在1997年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对于一个没有教学经验的研究生来说,对“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印象深刻,但作为一篇文献也只是一晃而过。
毕业几年之后,我到南方的一所高职学校任职,生、师素质都不尽如人意,旁观课堂,部分教师的教学甚至让人怀疑人生。我把叶教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拿出来与老师们分享,大家共读,字字珠玑,直击青年教师的心灵,唤起大家选择走上讲台的初心。
今年,我开始专门从事高校教师发展培训工作,再次与老师们近距离接触,发现我们今天大部分的高校课堂教学与20年前我上的大学课堂,变化不大。在此刻我又想起了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篇文章面世已24载,但今天我们读来仍有极大的力量。与大家共读,共勉。
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我们面临的任务不只是改变实践,同时还需要对已有理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这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
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是在过程中展现,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
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要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在处理每节课的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挑战:
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牛卫玲,一级教师,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数学教师,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咸阳市优秀教师,经常承担咸阳市名师送教送培任务,并主持、参与多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
教育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师的爱与智慧,就融进了教师的影响力之中。
2020年春,新冠病毒肆虐,武汉封城,全国人民宅家共同抗疫。工作之余,充电学习,读完了张士锋编写的《做有影响力的教师》一书,感触颇深。全书共有六个专题13个主题,分别是什么是教师的影响力;身正为范,打造职业精神影响力;学高为师,打造课堂教学影响力;法无定法,打造班级管理影响力;深入钻研,打造教育科研影响力;凝聚合力,打造家校沟通影响力。其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深入钻研,打造教育科研影响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做教师,就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已经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在学习上不肯钻研的人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在事业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会有所创新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做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中获得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和乐趣,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一、勤于动笔,从记录开始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说:“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颗颗‘珍珠’穿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但他不是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书斋式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就是坚持不懈地记载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时又在时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想想自己平时,总是找各种借口懒于动笔,所以害怕写文章,总觉得无话可写,究其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记录教育的点点滴滴,没有思考,才无话可写。因此,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勤于动笔,勤于思考,勤于记录的教师。
二、学会反思,不断成长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足以说明反思对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当下的教师不是不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而是不会反思,不知道反思什么?怎么反思?
1. 关注教学效果,在评价中反思
我们每上一节课,都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什么学生的作业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其次,多听听家长和学生的评价,经常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讲课还存在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改进?想想家长和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呢?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优化自己的教学。最后,多分析分析同年级组、同课头老师的评价,别人为什么会这样评价我呢?不管哪一种评价,重点是找出问题,形成改进计划和措施。
2. 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在观察中反思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在自己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应,善于记录下学生的精彩发言及困惑,在观察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进行有效调整。同时,平时要善于写课堂观察记录,收集案例,为今后的研究积累资料。
3. 关注同行的课堂教学,在借鉴中反思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学校、各级教研部门会经常组织一些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一定要参与其中,认真交流研讨,对照别人,反思自己。思考如果是我来上这节课,这个环节我会怎么处理呢?别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我这样处理又有什么优缺点呢?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 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反思
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善于学习。而我们一线的教师,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一些,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一些,我们只知道平时应该这样教,可不一定知道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照理论,不断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书籍,值得我们教师用毕生的精力去阅读,去研究。把我们的爱与智慧融入影响力之中,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愿我们的老师勤思善学,一路芬芳,做一名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