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起点的读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04:11

如何写《起点的读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起点》的读后感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主题,例如:对故事情节的感受、对人物塑造的评价、对作者写作风格的看法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引入部分: - 简要介绍《起点》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 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期待和兴趣; - 阐述自己选择这篇读后感主题的原因。
4. 主体部分: - 分析故事情节:可以从情节发展、高潮、结局等方面进行评价; - 评价人物塑造: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等; - 探讨主题思想:挖掘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如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 分析写作风格:评价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 - 与现实生活联系: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对作品的感悟。
5. 结尾部分: - 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 表达对作者的敬意和感谢; - 展望未来,提出自己对类似作品的期待。
以下是一些具体事项:
1.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尽量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
2. 保持客观公正:

书香随笔 | 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红色的起点》是叶永烈老先生 “红色三部曲” 的第一部。书中讲述了在风雨如晦的年代,15 名平均年龄仅 27 岁的年轻人如何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翻开《红色的起点》,读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得以穿越百年时空,与革命先驱们 “对话”。先驱们的精神直至今日,依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0 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至暗时刻。内有军阀混战,让百姓流离失所;外有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神州大地。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一群怀揣着救亡图存理想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共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中有人放弃优渥的生活,有人冒着生命危险传播革命思想,有人甘愿清贫也要坚持真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光芒,穿越历史的迷雾,照亮整个时代。
陈独秀和李大钊作为早期共产党人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与实践为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则通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的努力不仅推动了党的成立,也为后来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



书中详实的历史细节,让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真实的一面。他们并非天生的英雄,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些人奋勇向前,也有人落荒而逃。
有钢必有渣,炼钢与除渣是同时进行的。前进者与退缩者、落荒者、颓唐者乃至叛变者并存。其中,既有沦为日伪政府汉奸的陈公博,也有精于投机、卖国求荣的周佛海;既有因信仰动摇脱党的刘仁静,也有投敌叛党、最终冻死他乡的张国焘。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 50 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用百年奋斗史证明了信念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合上《红色的起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是一部党史著作,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奋斗史。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建党初期的艰难探索,还是军队发展中的浴血奋战,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今天,我们要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作者翁贵阳


主 办:武警福建总队政治工作部

监 制:袁宏国

责任编辑:李信表

值班编辑:徐兴泽
投稿邮箱:fjwj81@163.com




福建武警

福建武警


我就知道你“在看”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这已是第二次读叶永烈所著的《红色的起点》,这是他著作“红色三部曲”之一。此书以纪实文学文体所写,让我理清了党的创建史的复杂的脉络,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系统的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的前奏,酝酿,响应,聚首,成立到锤炼的全过程,一个从“恒昌福面坊”走出并壮大的政党,从只有50多名党员经过90多年的风雨历程,现已有近8000万名,中国平均每20个人就有一位党员。

以前只是简单的知道一些党史知识,只知道党的“一大”会址在嘉兴南湖船上,现在具体的知道了会议的主要阶段是在上海望志路106号、108号(李汉俊公馆)。对“一大”召开的时间一直认为是1921年7月1日,读此书才知道会议是从1921年7月23日开始到31日结束,7月1日建党节是两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商定后所定。

“一大”使中国改变了方向,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是15个赤手空拳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现在中国人的命运,所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依然成为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有的人中途退伍,有的人落荒,有的人颓唐,有的人叛变,这只队伍经过磨练和洗礼,最终成为占世界总共产党员一半以上的队伍。

历史是由人写的,它的面目是真实而严肃的,容不得虚拟和假设,必须经得起拷问和解读。同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企业要持续良好的发展,也必须不断审视曾经走过的路程,对以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查找经验和不足,错的地方要及时加以整改。

现如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我们真的能做到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求的呢样吗?我们要想到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全中国,靠的的是什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腔热血,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得来的,在他们心中装着是人们群众的一切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利益永远放到第一位。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企业上下全体员工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向着美好的目标奋进。

知史明理,夏天过去,秋天就到来,让我们穿透岁月的迷雾,去探寻人生的起点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