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仓央嘉措 读后感》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21:11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仓央嘉措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仓央嘉措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你对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的感悟和体会。可以从诗歌的意境、情感、哲理等方面入手。
2. 了解背景: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在写作前,要对仓央嘉措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概括诗歌内容:在作文中,要对仓央嘉措的诗歌进行简要概括,包括诗歌的题材、情感、意境等。这有助于读者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 分析诗歌情感:仓央嘉措的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爱情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在作文中,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阐述这些情感对你产生的共鸣。
5. 阐述诗歌哲理:仓央嘉措的诗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对生命、命运、信仰的思考。在作文中,要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并谈谈这些哲理对你的启示。
6. 结合自身经历:在作文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悟,谈谈仓央嘉措的诗歌对你产生的影响,以及你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7.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需要有清晰

在最深的红尘中邂逅最美的情郎——读《仓央嘉措诗传》有感

文/素颜浅语

这段时间,心里颇不宁静。不过还是断断续续把雪域最美情郎仓央嘉措的诗传看完了。对仓央嘉措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


他是个至真至性之人,也是达赖的转世灵童。他在宁玛派红教的熏陶下长大,红教信徒男女可以结为夫妻繁衍后代,享受爱的欢愉。他成为格鲁派黄教的至尊,格鲁派严守清规戒律,不得与凡俗世人相恋,不能享受情爱之美。


仓央嘉措住在布达拉宫,是雪域最大的王。事实上他从来不曾拥有过真正的权力,他不过是个傀儡,拥有的也只是一个虚衔罢了。


既然是这样,做这个虚头巴脑的僧王,又有什么意思呢?想到被迫许配他人的初恋,不仅心如刀割,泪如雨下。想到真正掌权者对他的种种刁难和迫害,他心灰至极。


既然实现不了造福百姓的志向,和无法和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他索性自暴自弃,白天假装学佛法,晚上则夜夜流连在拉萨街头的酒肆巷陌饮酒作乐,在缱绻缠绵的温柔乡极尽奢华风流,不能自拔……


作为雪域神圣的王,他的所做所为,终究不能为人所容,沦为了血雨腥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无奈介于他的活佛身份,怕掀起轩然大波,没人敢杀他。


布达拉宫回不去了。爱恨情仇也已经在尘嚣中远去。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只是感到疲惫,感到厌倦。在一个月色朗朗的晚上,他带着心爱的老黄犬,走向了一片青色的海。


那夜,波光潋滟。在海水深处,一袭人间美好,一身致命温柔,如阳光般灿烂了天宇!



读仓央嘉措诗有感


南乡子• 秋雨又忆卿

秋日妆初成,兰帐佳人起未惊。又到凌波相思处,盈盈,悔让倾城误此行。

最是不相轻,秋雨新来忆月明。陌上行人空堕泪,伤情,不负流年不负卿。


序言:夜雨新来,予读仓央嘉措的诗颇感深情,其中有语:“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细细思来,感情至深,遂此词《南乡子• 秋雨又忆卿》以记之。

注:1、仓央嘉措,(683.3.01-1706.11.15)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2、《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