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11: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方向》读后感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和感受。这可以是关于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或对你个人的启示等。
2.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你想要强调的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故事情节:概括书中的主要情节,阐述对你产生影响的情节或事件。 -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等,以及他们对你的启示。 - 思想内涵:挖掘书中的思想内涵,如人生哲理、价值观等,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 个人感悟:分享你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以及这些感悟对你的影响。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出你的读后感。 - 主体: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包括重点内容、分析、感悟等。 -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你的观点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期望。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语言生动、流畅。 - 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 适当运用
作者:龚金平
什么是“人生第二次”?不同的人重要的人生转折、跌落、起飞都大相径庭,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定义。由央视网、上海广播电视台、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将镜头投向那些经历过重大变故的普通人的第二次人生,以“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为主题,展开了一幅幅不同的人生图景,多维度展现了中国人面对困境的坚韧。如评论者所言,“这部纪录片以工笔画般细致真实的镜头和冷峻又不失温情的视角,描绘了一幅中国平凡百姓的现实主义的生活图谱,呈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硬气、韧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纪录片虽没有豪华制作、没有明星加盟,看起来平平淡淡,却引发了观众热议。
《人生第二次》中的主人公们都遭受着命运的拨弄:被拐卖的孩子认亲之后,反而陷入更为深重的纠结与痛苦之中;因车祸而瘫痪的年轻小伙,如何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因疾病而变得丑陋的女孩,能否做一个自信、不胆怯的人;误入歧途并得到惩罚之后,人生还能不能重新开始;因学历太低而遭遇的求职不顺和人生潦倒,有没有翻身的可能……主人公们遭逢了人生诸多的不平、不安、不顺,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命运轨迹,重置他们的生命态度,从而呼应了片名“人生第二次”之义。在这些主人公身上,观众看到了人生千疮百孔的模样,却不会产生隔岸观火的庆幸心理,而是会心有戚戚。
面对生活的重大挑战与磨难,纪录片主人公苦挨、苦熬的坚韧,无疑是令人感动的,但这并不是创作者想向观众传达的核心要义。毕竟,人要做到“坚韧”似乎并不难,它也可以是一种被动或麻木的咬牙吃苦,真正难得的,是知道自己坚持的意义和方向,是在苦难中保持心中的希望,坚定无畏地描绘美好的人生画卷。例如,纪录片所拍摄的“梦想之家”里的那些孩子,每天凌晨四点半起来跑步,他们的人生没有退路,只能憧憬着通过体育特长,考上大学,考入警校,或者参军入伍。正是在这种希冀的鼓舞和鞭策下,这些孩子才无惧人生的坎坷。
《人生第二次》也在反复讲述个体的成长,这是关于个体如何变得更成熟、更独立、更坚强的内心历练。何华杰瘫痪之后,在持C5驾照体验自驾川藏线的过程中有一个场景,天上下着冰雹,他想靠自己的力量坐上轮椅。他一次次挣扎,一次次失败,他绝望,他崩溃。队友只是陪伴着他,母亲则在车里默默地流泪。所有人都知道,他必须学会独立,才能迎接人生更猛烈的风雨。这种“独立”,在那些离婚女性身上尤为重要。周东晓在离婚后仍然活出了一份达观平和,确实令人敬佩;沈梦则在争夺女儿抚养权并申请重新分割财产时,多少变得有些偏执,失却了一份淡然和优雅。这也是《破》中通过旁白反复讲述的,离婚过程中最困难的不是推翻过去努力经营的一切,而是找回自己;在离婚大战中,维持往日的温情和体面固然不现实,但保持内心的节奏和尺度尤为不易。
《人生第二次》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其实在各集的片名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创作者没有从单一的维度来讲述人生的得与失,而是以一种敏锐和睿智,带领观众去体悟人物身上的悲与喜,苦与乐。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圆”中有缺,“缺”中有爱;“纳”中有悲,“拒”中有得;“是”中有偏,“非”中有成;“破”中有立,“立”中有苦。在这些不同的生命形态、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生存模式中,创作者捕捉了世间百态,也诉说着人间诸多况味,甚至在主人公的命运轨迹中隐约折射着芸芸众生的人生倒影。这样,观众的观赏过程就不可能是冷漠疏离的,而是会深度共情,又恍然入定。
在一集纪录片中用一个共同的主题或人物相似的身份与命运,串联起多个人物,不仅可以提高拍摄效率,还可以因人物众多而形成更为斑驳和厚重的人生景致,并因多个人物的命运风景,交织、碰撞出不一样的人生感慨,进而深化作品的主题。但如果处理失当,也会导致主次不分,或人物未能得到充分的刻画、揭示,从而使作品缺少情绪感染力和思想冲击力。《人生第二次》就生动地印证了这种创作方式的艺术得失。
《缺》中有名有姓的孩子众多,但这些孩子大都面目模糊,观众甚至难以记住他们的名字,对他们的遭遇也一知半解。因为,创作者对于这些孩子的背景只有蜻蜓点水般的披露,其性格又展示得不够充分,他们之间难以形成那种参差映照的关系,也无法有效地拓宽作品的社会辐射面或强化人性表达的力度。《拒》《是》《破》这几集重点不突出,人物之间的复调关系不明显,人物命运的旋律难以演奏成大合唱,使得观众“入戏不深”。反之,像《圆》《纳》《非》《立》这几集中单个人物的素材比较丰富,对人物生活和心理的展示比较充分,观众更易得到内心的触动,甚至进行反躬自省。
尤其在《圆》中,创作者从生母、卫卓、刑警三个视角来讲述卫卓回归生母家庭的故事,虽然刑警那个视角略显单薄,但观众毕竟了解了一个事件背后更为芜杂或揪心的真相。《立》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40多岁的黄妹芳,一位是20出头的李婷,两人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时代,但她们的命运又有某种相似性,都因出身太差和学历太低,人生之路走得踉踉跄跄。两人之间还有一种互文关系,黄妹芳正在经历的苦痛,有很大可能是李婷在结婚之后也要遭遇的困境。但是,创作者又让观众看到了两人的希望之光:黄妹芳凭借积极求学的决心,可能会创造更好的未来;李婷的不断进取,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清醒,可能会使她的人生豁然开朗。这样,人物之间的缠绕、映照关系,就谱写成一支命运交响曲,给观众带来更为蕴藉的情绪感受。
从《人生第二次》所展现的命运图景中,观众看到了人生的不如意、偏执、残缺,但也看到了人们为了一份平淡的生活而经历的辗转、求索、奋斗。人生第二次也许艰难,而主人公们那份面对艰难的不放弃与坚韧,鼓励观众以更为豁达、坚韧、通透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龚金平)
来源: 解放日报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人民。在每个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声音响彻大地,激越长空:“我先上!” “跟我来!” “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共产党员再一次站排头、当先锋。
音乐MV《党旗飘扬的方向》,把笔触伸向前沿,把镜头对准一线,用歌声书写党领导下的抗疫斗争。歌曲由首都文艺工作者,著名词作家李劲作词、新锐作曲家李凯稠作曲,演唱者为清一色明星阵容:著名歌手乌兰图雅、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王凯、东方演艺集团独唱演员喻越越、北京歌舞剧院明星队演员周澎、军旅新锐歌手叶翠。
这部公益音乐MV由京陕两地联合创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支持,北京音乐家协会、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安演艺集团出品。
《党旗飘扬的方向》
作词:李 劲
作曲:李凯稠
演唱:乌兰图雅 王凯 喻越越 周澎 叶翠
按下的手印就像红色的心
逆行的背影带着温暖的光
也不计报酬 也无论生死
钢铁誓言 在天地间回荡
眼角的泪花只为大爱而流
内心的烈焰只为家国点亮
风雨中挺立 挑战中奋进
一往无前 每当号角吹响
你看党旗飘扬的方向
是我要去胜利的地方
千难万险也不能阻挡
冲锋在前 我用生命开创
你看党旗飘扬的方向
有我唯一铁打的信仰
全力以赴春天的梦想
大道直行 迎接新的曙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