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21: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的中国梦》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读后感要围绕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比如对书中内容的认同、对作者观点的评价、对自身影响的认识等。
2.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我的中国梦》这本书,包括作者、出版信息等,并点明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分几个部分来阐述你的感受,例如: - 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 对作者观点的认同或批判 - 书中内容对你个人或社会的启示 - 书中提到的中国梦与你的梦想有何关联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
3. "内容充实": - 结合具体事例和细节来支撑你的观点,避免空洞的议论。 - 引用书中的原文或作者的言论,增强说服力。
4. "观点鲜明": - 在读后感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有理有据。 - 避免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达。
5. "语言表达":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句子的通顺和文采,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6. "情感真挚": -
1932年,《东方杂志》策划了一次征求“新年的梦想”活动: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叶圣陶写道:“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郑振铎眼中的未来中国,是“个人为了群众而生存,群众也为了个人而生存”……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然而,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国,在1949年以前有的只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的迟疑困惑、“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无可奈何。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启动,让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新时代启航之际,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梦人。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为个人梦想提供蓬勃生长的空间;每个人为了梦想进行的努力,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份力量。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走在希望的原野上”“这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土地”……这一片热土正成为孕育机会的“梦工厂”。大有可为的时代呼唤大有作为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在时代大舞台上书写精彩人生。在紧张忙碌的城市,在蓄势振兴的乡村,在热火朝天的车间工地,在挥洒汗水的田间地头……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傲然绽放,融入到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中,盛开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
今天的神州大地,近14亿人向着未来奋力前行,这正是前辈们梦想中的中国。无论身处国内还是海外,一个强大的中国是所有中国人信心和底气的依托。国家、民族与个人就这样成为命运共同体。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测: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当今的中国人,精神面貌之开放、从容,对未来之乐观、自信,可谓前所未有。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清明、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安宁、生态的改善,为实现梦想提供有力支撑。我们之所以坚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是因为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充满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大病医疗全覆盖到养老金连涨,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社会发展环境越来越公平,为奋斗者创造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有条件去实现人生梦想。
这是一个伟大的追梦时代,涓滴努力都在向着大海奔流。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奋斗则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美好的梦想,终究要靠奋斗才能实现;生命的辉煌,也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22次提到“奋斗”,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10次强调“奋斗”,勉励“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奋斗”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气质。
当代中国有无数出彩的机会,但每个机会都要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去把握。一位自称“放牛娃”的企业家坚信,“创造人类幸福全靠自己辛勤劳动,刻苦工作”,如今他的汽车梦已做到全世界。一位出身普通农家的女孩志在“赢下每一场比赛”,现在已是排球国手。从天当房、地当床的“铁人”到让一棵松变成百万亩林的“塞罕坝人”,从背着被褥行囊进城打工的农民到不分昼夜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创新人才,我们这个时代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人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就能用一个个鲜活的青春梦想支撑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叙事。
这个伟大的时代属于每一个追梦人,也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人。在逐梦路上,高扬奋斗之帆,紧握奋斗之桨,就能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近14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涓成海、聚沙成塔,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6日 08 版)
有这样一部电影,它没有炫目的光影视觉效果,却有实在、平凡的镜头记录;有这样一部电影,它没有影星、歌星的演员阵容,却有一群朴实、真实、踏实的工人和科技工作者;有这样一部电影,它没有天马行空的虚构情节,却有让亿万中国人都为之自豪、感动的一片赤诚之心。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国》全片90分钟。它让我觉得影片时间很长,长到在这90分钟里,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坐在荧幕前,三个时间概念仿佛在我脑海里不断地切换、穿越。尤其是看到港珠澳大桥最后沉管合龙成功的时候,看到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时候,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是中国人制造的时候。那种切换与穿越更加强烈。这些画面让我思考,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军事、经济、文化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我想,这要到中国的过去去寻根溯源。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优秀的文化早已积淀和沁润在国人的基因里,这些基因蕴含着中国人吃苦耐劳、辛勤拼搏、朴实无华的高尚精神,而这些基因随着中国的历史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保存下来,这也证明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伟大。时间到了今天,当代国人正是继承了这些高尚的精神,才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然,回顾过去,我们有自豪的悠久文化和历史,但我们也有落后挨打不堪回首的往事。我想,更是因为我们被欺凌、嘲笑、讥讽过,才更懂得强大的意义,才更懂得什么叫团结,才更能激发中国人骨子里的雄心壮志,去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看今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信心满满。这种自信从何而来?正是从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中国奇迹”中来。同时,这些成就还彰显了国家实力和国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
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两会闭幕会上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抚慰澎湃的心境,回到现实。我又觉得90分钟的电影很短,短到想记住它的每一分钟内容。短到这90分钟还不能把党的十八大后,砥砺奋进的五年成果全部放进去。短到还有很多像南仁东、林鸣这样为祖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没有出现在90分钟的镜头里,乃至还有更多默默无闻、工作在一线的人,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他们叫什么,但我们知道中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他们。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绝不让老实人吃亏。所以,你们的功绩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对于坐在荧幕前的我们,也应从这部影片中明白一个道理,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的国之所以厉害,其根源在于党的强大、人民的强大。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能实现!
本文链接:
http://www.71.cn/2018/0330/993113.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李天翼 宣讲家网)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