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1 05: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红日》读后感的300字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突出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对《红日》这本书的感悟和体会。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
2. 结构清晰:作文要有一个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红日》的背景和作者,正文部分重点阐述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3. 语言简练:300字的篇幅有限,因此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尽量用词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
4. 体现个性化:在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时,要尽量体现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使文章更具个性化。
5. 注意层次感:在阐述观点时,要注意层次感,将不同的观点和感悟有机地串联起来。可以采用总分总、分总等结构,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6. 引用原著内容:在阐述观点时,可以适当引用原著中的经典语句或情节,以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不要过多引用,以免影响文章的篇幅。
7.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为了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当我放下《红日》,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共产党那种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国民政府有美国人支持,有顶尖的装备,有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产党只有普通的枪支弹药,而且还要经常忍饥挨饿地投身战斗,但他们有最勇猛的战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
《红日》犹如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又像一首气势磅礴的歌。吴强老先生把人物写得正直,把一幅幅画作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仿佛身临其境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段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而光荣牺牲,他们总是赴汤蹈火地与凶恶的敌人搏斗,用他们宝贵的生命,誓死捍卫人民的利益。烈士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一代一代的传颂下去。我们现如今幸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为他们感到骄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回想起近代发展中祖国的艰辛历程,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大业而出生入死,正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之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带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信念坚定地向前迈进,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最终使用“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设备打倒了一切反动势力,让伟大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光辉的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随风飘扬,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模样。
现在,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虽然我们没有经历那段历史,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那段战争时代。以史为鉴,才能知晓兴替,才能使我们走的更加长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经典总像是陈年的酒,越品越有味道,尤其是那细节中散发的清香,更让人欲罢不能。初读《红日》,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优秀中华儿女们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的优秀品质。读着那些激昂的文字,仿佛自己也在那个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听着震耳欲聋的炮火声,热血沸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也沉淀了下来,再读经典,总会去扣字里行间的那些细节,似乎它的每一章每一段都有一片天地,透过水幕便是水帘洞洞天。
第二遍读《红日》的时候,总有那么几段,一直在我的脑中盘旋,例如沈振新所说的:“…我们不能再去自找苦吃!就拿过桥作比方吧!有平坦宽阔的桥,也有独木桥,骄傲自满的人,常常把自己逼到独木桥上。俗话说:‘双木桥好走,独木桥难行。’走独木桥是危险的,走不好,要跌到水里淹死的!”可见不管是战争还是生活,没有一个人会愿走独木桥的道理。
从小学的看图写字到中学的议论文,团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团结始终活跃在各种文章里。它在这本书中更是重要,团结不仅仅是形的团结,更要是心的团结,是互相敞开心扉的团结。秦守本刚刚做班长的时候,便有很大的思想错误。他看不上新兵,觉得新兵难搞,会说怪话,会开小差(做逃兵)。所以他一直看着新兵。新兵们虽组成了队伍,但是心是散的。张华峰与秦守本谈心,他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向秦守本剖析了新兵的想法。他说:“我告诉你,我初来的时候,班长,就是现在的三排副训了几句,当时心里很难受,为了不愿意挨地主的打骂才来革命的,到这里反而又挨骂,脑子一转,我就想开小差。后来,因为当时的副班长杨军对我好,帮助我,同我谈心,我才没有走,要不是杨军,说不定我就不会跟你坐在这里了…”张华峰这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秦守本的心,他开始反省自己去和新兵谈心。他们把话说开,只有把心紧紧的绑在一起,才能一起上战场,才敢把后背留给对方。而他们仅仅是二百多万共产党的一小部分,两百多万位敢将后背留个战友的英雄,他们又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呢?如文中,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不可否认是领导者的有勇有谋,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团结一致的无名英雄,是他们一起消灭了国民党七十四师。
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不仅仅是它可以团结自身,更是它可以团结百姓。无数的老百姓愿意为了革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愿意为了保护共产党员而奋不顾身。文中罗光向沈振新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一个姓黄的排长负了伤,留在吴家峪一户人家休养。群众把黄排长藏在一个山洞里,每天夜里给他送饭,鬼子到村里搜了九次没有搜到。因为汉奸告密,鬼子硬到村子里索要排长,即使全村的房子烧光,群众也没有把排长交出。后来鬼子把全村男女老少集合起来,声称交不出排长,全村的人都要被斩尽杀绝。后来一个青年小伙子挺起胸脯从人丛里走出来声称自己就是黄排长。结果,鬼子立刻当场把他打死了。黄排长的性命被这个青年小伙子换了下来。一个能把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的队伍,有什么是不能胜利的呢?正如徐特立先生所说的那样:“在中国革命中,谁团结了群众,取得了群众的信任,谁就将统一中国”。所以作品的最后,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大败国民党的王牌军七十四师。
团结是经典,越品越有味道。小的时候看团结,是老师告诉我们要团结;长大后看团结,是无数的英雄人物、伟大事迹告诉我们要团结;现在,经历过事情之后,团结便是人生的必需品,是一种信仰,总有一些事情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大部分事情也是一个人无法很好完成的。同样,我相信,在未来,我内心的团结一定会被赋予更多的色彩。每个人也都会为团结包裹上独一无二的外衣。
也许是巧合吧,敲下最后一行字的时候,教学楼外军训的学弟学妹们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个音符飘向天空,仿佛与远古的声音相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绵延了五千多年的民族精神,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会熠熠生辉。(汉教1901刘新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