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2 09: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逃亡的读后感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主题,如逃亡的原因、逃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逃亡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等。
2. 阅读理解:仔细阅读原著,深入理解逃亡情节的背景、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等,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3. 概括情节:在作文中简要概括逃亡情节,包括逃亡的原因、逃亡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逃亡的结果等。
4. 分析人物:分析逃亡过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动机等,以及逃亡对他们命运的影响。
5. 表达观点:在作文中明确表达你对逃亡这一主题的看法,如逃亡的合理性、逃亡的代价、逃亡的启示等。
6. 引用原著:在作文中适当引用原著中的经典语句、描写、对话等,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7. 情感表达:在描述逃亡情节时,注意把握情感基调,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8.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逃亡情节,主体部分分析人物、表达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9. 语言表达: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使作文语言生动、形象。注意避免重复和啰
英国作家毛姆对婚姻的态度,毫无疑问是厌倦的。这里的原因有很多,但并非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在短篇小说《逃脱》中,他用欣赏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名叫罗杰的男子如何成功逃婚的经历,即便作为他的忠粉,也难免 摇摇头。
毛姆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加故事的真实感,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小说中的“我”,所思所想,就是作家本人。
这篇《逃脱》,先给天下女人贴上了恨嫁、难以摆脱的标签,一旦哪个男人求婚成功,无论怎样做,哪怕不辞而别、逃走整整一年,也逃不脱这场婚姻。
在这样的普遍命运中,唯有一个名叫罗杰·查林的人成功逃脱。随后,毛姆开始详细地讲述罗杰如何落入女人的“陷阱”,以及如何逃脱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名叫露丝,在“我”的眼中,她是个愚蠢的、冷漠的女人,擅长以哀婉感人,一双眼睛总是盈盈欲泪,勾起有钱男士的保护欲,愿以婚姻来拯救她于悲苦的命运中。
罗杰就是这样陷入了露丝的陷阱,向她求婚成功。
“我”对露丝的不佳印象,源于跟她搭档打桥牌,露丝打压自己的搭子,害他们输了一大笔钱,但她输掉的钱也是“我”付的,她承诺会寄送的支票也没寄来。
打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品。露丝的愚蠢和不守信用、冷漠,在这场牌局上确有体现。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露丝的“哀婉感人”,不过是一种手段,装可怜,示弱,从他人的同情中渔利。
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无论谁,这辈子都难免会遇上几个,也难免会在同情心、虚荣心中着了他们的道,结果自然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提高警惕。
想必在《逃脱》这个故事中,罗杰也是在跟露丝的相处中,渐渐认清未婚妻的真面目,所以他产生了解除婚约的念头。但是,怎么摆脱这个人,却成了罗杰的难题。
如果请求她放弃他,她将(用恳求的方式)以她的情感受到伤害为由,索要高额的报酬。此外,男人还会因抛弃女人永远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人们往往会质疑他的品行。
从小说中的这段话可以知道,罗杰之后要做的事,给他带来的损害,在经济上和声誉上受到的损失,必须要比他主动解约要小。否则的话,他就用不着费上那么大的劲儿了。
罗杰想逃婚,想逼着露丝主动提出解除婚约,所用的办法,其实特别简单。
他告诉露丝,他们必须买一套令人满意的房子来结婚,他不忍心让他心爱的露丝住进不完美的房子里。在这个前提下,他们俩看了一套又一套房子。在罗杰眼里,那些房子全都有点瑕疵,全都达不到他的标准。
罗杰表现出了绝对的耐心,带着露丝看了成百上千的房子。他沉迷于此,却令露丝精疲力竭,肝火旺盛,最终崩溃,开始质疑罗杰结婚的诚意。
罗杰当然不会承认他的真实想法,但是愚蠢的露丝受了整整两年的耍弄,才明白罗杰的真实想法。她另寻目标,在结婚当天给罗杰寄去了分手信。
这就是罗杰逃脱结婚的经过。他花了两年时间逃离露丝身边,保全了自己的财产,也保全了他所谓的声誉。
——事实上,这样费尽心机地处理一段男女关系,很不地道,同样有损他的声誉。
这种做法实在让人诟病。好比公司老板与下属签了合同,中途想解雇下属却不肯付违约金,于是想尽办法整治下属,逼得人家先是配合、忍耐,随后不得不另找东家,最后主动解约。老板一分钱违约金都不付,还落得个清清爽爽的名声。
当然,每件事背后,都有各人的不得已,每个人选择的做法,都有他必须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从守信这个角度来讲,罗杰的行为,完全不值得让毛姆津津乐道,专门写篇小说来为他贴金。
作为毛姆的忠粉,读者只能认为,露丝一定是个愚蠢与狡诈兼具的女人,并且毫无真情可言。男人很容易被她装可怜的样子给迷惑住,等到醒悟过来时,感情荡然无存,只有采用这种下三滥的方法,才能抵消掉他求婚时的愚蠢。
不管怎么说,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求婚和结婚应付出真情。万一反悔了,也要说清楚,否则的话,像《逃脱》这篇小说里写的,只会让人不齿。
此外,露丝确实太蠢了。她用了两年时间才弄明白未婚夫的真实意图,接受罗杰并不爱她的事实。
普通女人,不,也包括男人,如果你的恋人告诉你,结婚的前提是必须完成一件事,比如必须买一套你要中上200次百万巨奖才能买下的房子,比如必须在婚礼前变成某女团成员的模样,那么,你可以赶紧去看看毛姆的这篇《逃脱》。
结婚需要诚意,两个人在一起的原因成百上千,不在一起的理由,一个就够了。至于是什么理由,不用我写明吧!
参考书目:《逃脱》(英 毛姆)
这不是一篇书评,只是一点零碎的读后感。
坦率地说,我很少主动去买朋友的书。不是嫌他们写得不好,大概是因为担心读熟人的文字,少了异质感,难以得到阅读的快感。同为写作者,又因为是熟人,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不搞点“技术性挑剔”,钻进“阅读大忌”的套子里去,就很容易落得无趣。
绝望收藏室
我与蒋林在网上神交多年,读过他发在微博上的几个短篇,但一直没有机会谋面。2016年底,和几个朋友相约,终于得见。其间,蒋林说起他创作长篇小说《绝望收藏室》的初衷。我坐在他旁边,看到他一边说,一边举着双手比划,两眼放着光芒……我被他的状态击中了。这是我喜欢的创作者的状态:保持始终的热情和冲动。
然后,我去买了一本《绝望收藏室》。我想验证一下,这本连作者自己都“两眼放光”的小说,是不是真的很好看。
读到五十页的时候,我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到第二天,干脆花了一个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合上书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可以说,《绝望收藏室》是一本让我喜欢小说,而且也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和快感。不错。
小说的整体气场,与蒋林“手舞足蹈、两眼放光”的状态是一致的。他确实对这部小说倾注了相当的热情,但又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但又有温度的讲述状态。这两种状态交融一起,实际上是创作冲动与技术把控的完美结合,也因此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气场”。这是小说创作应有的状态。
抄一段故事梗概——
《绝望收藏室》的主人公萧木是一位不知名的作者,三年前她在微博上留下遗言后自杀。半年前,她的两部未出版的作品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大作家墨非的家门口。墨非被萧木的作品打动,写下《寻找萧木》的文章,并引起轰动。后来,墨非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告知萧木想见他。于是,墨非带着疑惑,鬼使神差地来到一个废弃的院子里,见到了三年前已经宣布死亡的萧木。在与萧木的交流中,墨非得知了萧木这些年在绝望中挣扎,并努力寻找希望的人生历程。
萧木童年孤独、生活不幸、理想幻灭。母亲去世、父亲消失后,她便辍学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在孤独、无助之中,萧木爱上写作了,并在写作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后来,她遇到了道貌岸然、居心不良的出版公司老总张古龙,并受骗创作了小说《夜天使》。张古龙用《夜天使》来污蔑竞争对手赵雅丽教授,并让萧木卷入一场纷争,不得不再次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逃亡的日子里,生活给萧木带来了一次次沉重的打击。这让萧木陷入绝望,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在绝望的深渊,萧木总是想到失散多年的初恋肖海波。她抱着寻找初恋的愿望,坚强地活了下来。萧木一边写作一边寻找初恋情人,一边在网络上开设“绝望收藏室”,倾听每一个在绝望谷底挣扎、在死亡边缘徘徊的人的故事,然后带给他们绝地求生的勇气和力量。通过“绝望收藏室”,萧木找到了肖海波。两个陷入绝望的人,两个都在寻找对方的人,终于在“绝望收藏室”相遇。萧木拯救了别人,也获得了自救。
《绝望收藏室》大概可以归悬疑推理一类吧?所以读起来,有着悬念和刺激的味道的,但总的来,它的主题,重点还是在于故事本身传达出来的深意——我们该如何去面对人生中的绝望,如何以希望而自救。所以也有人认为,它是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完美结合。我个人不大喜欢去这样分类。小说,无所谓纯与不纯,它终究是个大众化的俗物,不能得到大众读者的喜爱,小说创作本身就走在自绝于读者的死路上。
蒋林说,东野圭吾是他的偶像。所以,读到《绝望收藏室》,难免不让我想起《解忧杂货店》。听说《绝望收藏室》最早的书名叫《灯塔》。正如夜幕中的“灯塔”书店,些微而不灭的光芒,即是蒋林的“两眼放光”,亦是读者“两眼放光”的原因所在。
无论如何,希望和温暖,仍然是我们得以前行的坚定支撑。小说的意味深长,亦是如是。
情感原创微信公众号:情场(ID:nannvxingqingkuang),咨询及讲述请关注后发讯息;新浪微博:杨不易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