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2 09: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南丁格尔的读后感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了解南丁格尔的生平": - 研究南丁格尔的生平背景,包括她的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 - 了解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贡献,以及她在护理领域的创新。
2.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分享个人感悟,还是为了分析南丁格尔的护理理念。
3.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南丁格尔的生平,以及你读这本书的动机。 - "主体":分析南丁格尔的精神、理念及其对现代护理的影响。 - "结尾":总结你的感悟,并指出南丁格尔精神对你个人或社会的意义。
4. "内容要点": - "南丁格尔的精神":如奉献、耐心、关爱等。 - "南丁格尔的贡献":在护理领域的创新,如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护理质量等。 - "南丁格尔的理念":如“护理是一种艺术”,强调护理不仅仅是技术操作,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5. "语言表达":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枯燥乏味的描述。 -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 "
“生命决定于一些细小的事情,南丁格尔将那些细节放大,使人性和人道的光芒照耀到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里。”11月18日,在2023年中国护理学发展大会上,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护理质量与改进中心主任李春燕分享了《护理札记》的读后感。南丁格尔是护理事业的起点,她所撰写的《护理札记》是护理事业的奠基之作。在近200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就开始用数据来影响卫生系统,即使当数据显示她所在的机构没有达到当时标准。作为一名护理行业从业者,李春燕坦言,不少管理者、社会其他行业人员,甚至是护士本身,会忽略掉护士的专业价值,“大家可能对护理的认知就是打打针发发药,其实远远不止这些”。
“在临床中,‘小护士’的概念还是很普遍的。”已经从业30多年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主任高凤莉介绍了她了解到的当前人们对护理行业的认知现状。
2019年,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社论,呼吁各国政府和全球卫生系统向护士和助产士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充分发挥护理的专业价值,释放其巨大潜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维护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把健康知识分享给群众。而护理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方面具备特有的优势与职业属性。在高凤莉看来,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护理的重要性,把护理放到了大舞台上。
老龄化社会凸显护理的重要性
虽然“小护士”的认知误区还未完全消除,但是社会对高品质护理的需求量已经在快速增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在会上表示,现代医学已由应对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照护健康为中心。当前,护理事业愈显其重要性,特别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护理学科的责任、使命重大。
如何让“小护士”满足社会的大需求?李春燕说,需要建立年轻护士们的专业发展自豪感,然后用科学的思维、循证的理念去获取资源,正如当年的南丁格尔一样。
在李春燕迷茫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专家给她指点迷津。这位专家曾经做过神经外科的护士长。护士长每天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摸一下昏迷患者的脚丫子。当时的李春燕很困惑,为什么要摸昏迷患者的脚丫子?
这位前辈说,首先要确认下值班护士有没有给患者抹上润肤油,让即使是昏迷的患者也能保证生活品质;其次,要确认脚是否放在正确的位置,以防患者清醒后不能下地走路;再次,还要看患者两个脚的动脉波动是否一致、两个脚的温度是否一致、两个小腿的张力是否一致,排查是否有血栓的问题……护士长的这个动作让当时年轻的李春燕见识到了护理的专业性。
关于护理的价值,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认为:“吸引患者,靠的是医院影响力与医疗口碑;留住患者,则在于优质护理照护带来的患者体验。”
护理学科的建设有待提高
提升护理行业的专业性离不开护理学科的发展。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护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兰姝解释说,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体系,而且这个知识体系必须具有独特性,也就是说,护理学的学科建设必须有别于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其他学科。
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了新阶段。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吴欣娟介绍,近年来,我国护理队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2011年以来,中专学历的护士在整个护理队伍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44.1%下降到2021年的20.8%。相同的10年间,大专学历的护士从44.1%上升到48.7%,本科学历的护士大幅增长,从9.6%上升到了30.1%。
然而,护士队伍中研究生学历人才依然是少数,从2011年的0.1%上升到了2021年的0.3%。国际护士协会建议,拥有深厚的专科知识、复杂问题的决策能力及扩展临床实践才能的注册护士,至少应获得硕士学位。
周兰姝说,作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有待丰富和完善。“目前,护理人员在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但作为一级学科,还有不足。”护理学科,乃至护理行业的发展该如何破题?周兰姝表示,全面融入健康中国战略,是护理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作为第四十三届南丁格尔奖章的获得者,吴欣娟勉励后辈,未来,护士的角色定位不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还应该成为思考者、开拓者、践行者、引领者和推广者,像曾经的南丁格尔那样。(记者 刘昶荣)
来源: 中青报·中青网
9月初,在甘肃庆阳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长脱亚莉在病区内逐一轻声询问患者的情况。 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2日电 (徐雪 高展)在北京领取第48届南丁格尔奖返回的第二天,47岁的甘肃庆阳市人民医院ICU(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脱亚莉就在岗上、病区内逐一轻声询问患者的情况,在她看来,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同样需要照顾,“带着微笑去关心,对于缓解病人焦虑的情绪很有帮助。”
脱亚莉个子不高,说话轻声细语,但工作起来却雷厉风行。在中国红十字会于9月初公布的中国三名南丁格尔奖获奖人员中就有脱亚莉。面对被誉为护理界的“诺贝尔奖”,脱亚莉很坦然,她说,“内心没有骄傲和自豪,只有感恩和感谢。”
脱亚莉个子不高,说话轻声细语,但工作起来却雷厉风行。 高展 摄
踏实工作,练就过硬技术
1995年2月,脱亚莉在庆阳市人民医院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了儿科。作为护士在儿科上班最大的挑战就是为患儿扎头皮针。她说,当时用的是钢针,小孩一动就容易漏针,有时候一天要扎好几次。
为了练就过硬的扎针技术,脱亚莉虚心向该医院前辈杨金玲学习。回家后用父亲修理自行车的“气门芯”练习,她记不清扎坏了多少根“气门芯”,勤学苦练下,她扎针的技术至今都保持着高水平。
图为脱亚莉在为病人做护理。 高展 摄
1996年,脱亚莉被调到神经外科和泌尿科时,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危重急诊患者,工作强度大,几乎没有按时下过班。在这里,脱亚莉遇到对她影响很大的一位医生——王振运。
有一天凌晨,救护车送来一位满身是血情况紧急的病人。脱亚莉见到这么严重的情形,吓得不敢上前。一旁正在抢救的王振运说,“小脱,你赶紧准备几个缝合包、纱布、消毒液……要多,马上和我一起缝合止血,快!”
王振运保持着90度的弯腰姿势,坚持一整夜为病人做手术,到了白天交班的时候,王振运嘱咐脱亚莉去换班休息,他则继续坚持缝合。
这一幕,让脱亚莉备感震撼。“看到王老师如此敬业,我也跟着坚持下来。”她说,工作20多年遇到许多敬业的前辈和同事,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学习到了很多。
图为脱亚莉询问病人情况。 高展 摄
是尽职尽责的护士,也是会“自责”的母亲
2008年5月12日,脱亚莉正在新生儿科上班,突然楼房一阵晃动,意识到地震后,她和同事顾不上危险,开始帮助产妇和新生儿安全转移。等到一切安置妥当,已经到晚上7点多了,脱亚莉这才猛然想起自己不到9岁的女儿夏雨,匆忙跑到学校,才发现学校提前放学了。
夏雨告诉中新网记者,当时学校老师联系不上她的父母,委托同学的父亲把她顺路送回了家,由于当时年纪尚小,独自在家害怕时,她就紧紧抱着自己的大玩偶。
脱亚莉回想起这一幕很自责。尽管如此,这种“自责”的情况在女儿的成长中并不少见。
幼年时的夏雨曾在日记里写道,“妈妈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护士,是好多生了病的陌生人眼中的英雄。每当我晚上被呼噜声吵醒,发现身边不是妈妈而是爸爸时,我就知道妈妈又去加班了,去照顾医院里那些病人。起初我很伤心,我埋怨妈妈不爱我,在她心中只有‘病人’。爸爸告诉我这是她的职责,很多的护士阿姨都是这样的,慢慢的我就习惯了。”
图为脱亚莉询问病人情况。 高展 摄
自愿报名第一批医疗队,去武汉!
2020年1月26日上午,脱亚莉参与抢救病人后,得知院里征召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消息。“因为新冠肺炎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而且发展快,病情重,所以院里首先在ICU和呼吸科选人。”脱亚莉在ICU工作时间长,在处理危重病人和其他急难险重工作也积累了经验,于是第一个主动报了名。
第二天,脱亚莉被选为庆阳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开始了她的武汉抗疫之行。临行前,她曾经许诺过,一定会把队员们平安带回来。
为了兑现诺言,脱亚莉反复琢磨,还组织队员练习防护步骤,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医疗队到了距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她了解到,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且病情复杂,为了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脱亚莉尝试去沟通,无奈方言不通。
不多时,写有“病友们您好!您一定要坚持,一定要配合,您一定行,我们会尽力救治您的。”等鼓励话语的32张卡片被脱亚莉送到了病人的手中,一时间病房的人都知道甘肃的医疗队来了。
“当时和妈妈视频的时候,她并不像新闻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脸上有被护目镜压出的明显痕迹,后来一想,可能妈妈害怕我们担心,每次视频前都仔细整理过了。”夏雨说。
在武汉抗疫的53天时间里,她平均每天穿防护服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共参与护理新冠肺炎患者278人,治愈出院135人,两次化解重大感染事故,实现了全体队员零感染、零投诉、零事故。
图为脱亚莉与同事交谈。 高展 摄
别人眼中的“她”:朴实无华,负责认真
和脱亚莉共事20多年的王振运,现任庆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脱亚莉从工作之初就踏实工作,从没有挑三拣四,分配的工作都是任劳任怨地完成,她是个朴实无华无私的普通人,她将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甘肃的人文符号带到了武汉。”王振运说。
“她总是忙忙碌碌在病房间穿行,下班最迟,上班最早。”这是重症监护科主任医师白占勇留下的印象。
“脱老师平时是个风趣的人,但对待工作很严肃,我们面对的都是重症病人,决不能出现丝毫马虎。”重症监护科护师张莉娟说,重症科的护士都佩服脱亚莉过硬的技术。
受到母亲的影响,夏雨在学校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团队,她希望,“将来想做一名好老师,像妈妈一样踏踏实实、严谨认真地去工作。”
脱亚莉认为,荣誉只属于过去,救死扶伤是天职,她将恪守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信条。(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