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3 19: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传记读后感的6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你的读后感主题,比如对传记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对传记内容的感悟等。
2. 突出重点:在600字的篇幅内,要突出重点,抓住传记中的关键事件、人物特点或观点,避免泛泛而谈。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传记作者和作品,正文部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4. 表达观点:在表达观点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用具体事例或例子来支撑你的观点。避免空泛的议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分析深入:在分析传记内容时,要深入挖掘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等。这样可以使你的读后感更具深度。
6. 语言生动:在写作过程中,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 适当引用:在阐述观点时,可以适当引用传记中的原文,以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的适度,避免过多引用而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
8. 注意篇幅:600字的作文篇幅有限,要合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郝文杰
山东省“百年征程传薪火,红色经典润乡土”主题活动之红色经典阅读活动向全省大中小学生推出100册(套)红色经典荐读书目之后,在山东省各高校学生和各地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读红色经典书籍的热潮。目前共收到各地市和高校推荐的读后感500余篇。
组委会从中选取部分优秀读后感通过齐鲁晚报网、齐鲁壹点等平台进行展示,旨在鼓励更多的大中小学生投入到红色经典阅读之中去,在学校内外形成诵读红色经典书籍的热潮。
本次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教育电视台、齐鲁晚报、黄三角早报承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浓厚氛围中,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语言文化资源,推进以中华经典诵读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红色经典作品、党史教育学习资源进乡村、进学校,积极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社会大众爱国主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为奋力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提供精神支撑。
齐鲁晚报网专题入口:
https://jryh.qlwb.com.cn/topicDetail/17325208.html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近日,阅读好友季良纲《大地之梁——梁希传》(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感悟作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对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希的生平进行了全面考证,为读者提供了一本讫今较为权威的梁希生平传记。该传记选取了梁希人生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非凡经历,集中展示他孜孜以求从事林业科学研究与教育,矢矢不渝地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不顾年迈不辞辛劳地谋划新中国林业事业的精彩人生。
作者季良纲,副研究员。曾任浙江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科学24小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浙江省科技馆馆长等职。在从事科协工作二十多年间,承担完成省级以上研究课题8个,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问道科普》、《科普年华——李象益传》,主编《科学会客厅》、《科学24小时》等10多种图书。
新著被列入“浙江科学家传记丛书”,该丛书是一项大型的浙江省文化建设工程项目,体现了浙江的地域特色,展示浙江的人文背景和本土风情,通过全方位地揭示传主对浙江、中国仍至世界的科技贡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曾在梁希百年诞辰纪念会上高度赞扬梁希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我国林业界的一代师表,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作者参与由浙江省科协、浙江省科普作协组织开展的“浙籍科学家丛书”研究团队,在广泛收集研究资料的前提下,创作完成了科学家梁希的传记,旨在讲好浙籍科学家的故事、展示浙籍科学家的风采。为此,作者查阅了大量与梁希有关的图书、资料、论文和他的友人、学生撰写的纪念文集;在网上或到省图书馆查阅核对文中涉及的信息,查阅各时期的报刊、图书,特别是湖州地方志等资料,以佐证事实,解答疑惑;专程赴双林镇寻找梁家老宅的银杏树,拜访梁希先生的孙女梁伟华等,聆听他们讲述的故事。
梁希的一生,从一介书生到政府高官,历经乡绅子弟、晚清秀才、武备军人、大学教授、林学专家、学会理事、民主人士、党派领袖、政府部长等多种身份,多种社会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在林学思想、林业教育、林业化工、学会管理、公众科普等诸多领域,推动了中国林业的巨大发展。200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了“梁希科学技术奖”。作者在梁希人生细节的描述上可读性強,娓娓道来,“一棵高大的银杏”、“东渡日本留学”、“风暴眼中的北农专”、“留学德国”、“首创林产制造化学”、“开创林化科学实验”、“永远敲‘林钟’的人”、“希望徒步去延安”、“毛泽东在桂园接见”、“参加开国大典”、“转道香港,一路向北”、“周总理提名当林业部部长”、“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林学传播的先行者”、“担任全国科普主席”、“林学家中的诗人”、“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林间的一座丰碑”等等。
阅读《梁希传》,脑海中总会浮现作者为著书或深夜执笔或奔赴湖州或寻访梁家后人或采访各方人士的匆匆脚步与背影,21万字的传记凝结了他的睿智和汗水。难忘的往事,深刻的怀念。时光飞逝,弹指一挥,梁希先生去世转瞬50多年过去了,但阅读该书,梁希先生的音容笑貌、博学才智和卓越成就,是人们不能忘记的。
新著岀版具有创新的是,全书十四章每一个辑封页都精心选取和设计了一首吟咏树木的诗歌,并简要解读林人树语,与该书传主林学大家的身份相契合,彰显林学先驱的森林般的情怀与高贵的品质。
“系统连绵一线长,友声莺语树中央。”读梁希的诗,读季良纲的《梁希传》,人世间的情愫,总是那么细腻而动人,而所表达的沉淀感情和深邃的思想,尽在不言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