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猫读后感500字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3 22:26

猫读后感500字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猫读后感的5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要写的猫读后感的主题。是关于猫的某个特定行为、性格特点,还是关于猫与人类的关系?确定主题有助于使文章更有深度和针对性。
2. 突出重点:在500字的篇幅内,要突出文章的重点。可以选择猫的一个特点或事件,深入挖掘,让读者对猫有更深刻的认识。
3. 生动形象: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描述猫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
4. 结合自身感受:在写猫读后感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你对猫的喜爱、对猫的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
5.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猫的相关背景;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对猫的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6. 避免空洞议论:在描述猫的过程中,避免空洞的议论。要用具体的事例、场景来支撑你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7. 控制篇幅:确保文章在500字左右,不要过于冗长。可以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使文章更加紧凑。
8. 注意语言表达

大学生书评大赛㉘|愿做一只清醒冷静、笑对百态的猫——读《我是猫》有感

新重庆-重庆日报 杨思雨

作品简介: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取得巨大轰动后结集出版。该书以一只偶然间在穷教授家中安家的,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的猫的视角出发,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和社会活动。小说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刻画和犀利的笔锋,通过强烈的暗讽和批判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社会风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家和上层官僚的丑恶嘴脸,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浮躁习气。

说起夏目漱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句被万千少男少女奉为圭臬的告白金句:“今晚月色真美。”但是,与柔情似水的告白金句相反,夏目漱石其人却是一位以现实主义见长,被誉为日本近现代文坛上最杰出国民讽喻大师的作家。很多文学家都认为,要想理解“漱石式”的荒诞幽默,《我是猫》是最好的入门选择。

出身于新旧交织的时代,同时兼具东西方文学的熏陶,从事过多年新闻社论写作的夏目漱石对人的心理以及社会的运作有着深厚的造诣。借创办《杜鹃》杂志的友人邀稿之机,他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笔走龙蛇,把他的所见所感由漫画式的镜头——一只教师家庭的猫展示出来,便有了这本表面忍俊不禁、实则饱含辛酸的社会风情画——《我是猫》。

从语言的运用来说,整本书“不正经”得宛如一本文字绘制的搞笑漫画。题好一半文,作家的开篇起笔就令人大跌眼镜:“我呢,是只猫。名字嘛,呃,目前还没有。”很难让人怀疑这本书到底是出自行家还是草台。对于主人苦沙弥喜欢在茅厕里唱谣曲的行为,作家毫不避讳地冠了个“茅厕居士”的雅号。书中的猫评价主人对女儿们放任自流的态度:“大概她们全部变身为褐色部或者灰色部,明天就跟哪个男子私会了,主人也不会眨一下眼皮吧。”

如此诙谐,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也是以猫为作家的化身对社会嘲讽态度的映射。作家之所以多次在文中“曲解”传统文学典故,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明治维新后,社会自上而下刮起了一阵崇洋媚外,以西方化为潮流的风气。日本民俗文化和长期受到尊崇的中国唐学文化地位被严重贬低,而漱石本人是十分喜爱中国文化的,从他取名于“枕流漱石”就可见一斑。因此作家借歪曲典故嘲笑当时的文人模仿西方沐猴而冠,舍本逐末,抗议传统文化遭受的遗弃。

因为曲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在新闻刊物工作的经验,漱石在现实主义方面尤其见长。借助工笔画般的细节描写,作家表达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下,对社会普通百姓困顿生活的同情和对资产阶级剥削本质的厌恶。书中大资本家的典型代表金田一家便是如此,“他们家里人的鼻子,一个赛似一个的奇特……金田的老婆,我都忘了她叫什么,只知道她那鼻子,大得出奇,好像是硬把别人的鼻子抢来安置在自己的面孔正中似的,干脆就叫她鼻子。”

同时,对于人际关系的异化,横向对比,当时很多作家都有着重描写,并且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一种荒诞的文风。例如卡夫卡的人变成甲壳虫的《变形记》,小职员莫名其妙被逮捕和处刑的《审判》。但相比于卡夫卡沉重阴森的荒诞,受到中国文化深厚影响的漱石用明清话本的文风,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个沉重的话题转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变成了一种轻松的荒诞。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名言,“现实生活往往远比小说更为荒诞。”

虽然现在的社会没有强权所苦,剥削压迫之难也不复存在,但是书中作家隐忧的享乐之风对品德的侵蚀,拜金和资本对人际的异化,却在当下有着隐约的抬头之势。例如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饭圈文化造成的暴力和伤害,都不禁引人深思过度的享乐主义造成猫咪口中所说的“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

该小说出版后作家自己评价道:“比起嘲笑他们,我更嘲笑我自己,像我这样嬉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艾的余韵的。”的确,在这个短视频,网络小说和一切都赛博格化的时代,喜欢阅读传统纸质书籍,尤其是文史哲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很多时候都苦于身边没有可以畅谈书籍的同龄人,只能和几个长者喝茶攀谈,总有落伍寂寥之感。但我也不认同愤世嫉俗、不切实际的苦沙弥们,我更愿做自己心中那只清醒冷静,幽默,笑对荒诞百态的猫。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学生)

原稿点击>>大学生书评大赛㉘|愿做一只清醒冷静、笑对百态的猫——读《我是猫》有感-重庆日报

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有感 陈敏/文

最近参与担当者行动组织的共读活动,本次共读的书目是《绘本有什么了不起?》,对于一个平时几乎没有读过绘本的人来说,每天的阅读打卡实在是煎熬,哪怕是一边对照着作者的方法,一边翻开一本绘本开始解读,仍旧是有很大难度。阅读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的思维能力。

今天共读的主题是“在阅读中学会做自己”,看到这个标题,突然就想到前几天跟孩子们一起读过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或许当时自己在讲解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那么深远的含义,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已。今天看完林美琴老师以绘本《小不点》为例进行的解读,内心忽然很想再看看那只虎斑猫。

再次翻开《活了100万次的猫》,没曾想会看得泪流满面。那只虎斑猫是很多人眼里的猫,它做过国王的猫、小女孩的猫、老太太的猫……他们都很爱它,当它死去时都哭得撕心裂肺,可是它自己却完全不在意,尽管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

起初阅读的时候自己并不明白,甚至没有读懂绘本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再次回味,却看到了一只迷失自我的猫。它是所有人眼中的宝,独独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多么可悲!这样一只猫,又如何会在意自己死过多少次,又活过多少次?它成为野猫后,总是对围着它的那些母猫炫耀:“我可是死过100万次的。”即使如此,仍旧看不到它眼里真正的骄傲和幸福。

直到遇见了白猫,它才真正找到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样的生活。还好,它终究是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所以,当孩子们离开后,它选择和白猫相依为命;当白猫离开后,它痛哭了100万次之后,选择静静地陪在爱人身边,再也不愿意醒来。如此认真地活过,如此幸福的活过,它的人生再也没有遗憾。所以这一次,才是虎斑猫真正活着的一次。当它真正尝尽了人生幸福之后,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之后,它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丈夫的幸福,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它的人生终于圆满了,又何必再活过来呢?

很多时候,我们浑浑噩噩,不曾真正思量过: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究竟想活成什么样子?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奔走,就这样无所谓地前行。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或许是抱怨生活的劳碌和艰辛,从不曾仔细考虑过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重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感觉灵魂受到了一场洗礼。不愿不明白地前行,更不愿毫无目的地活着。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努力成为有价值的人,活出精彩的人生。

作为一名老师,我或许没有宏伟的目标,我只愿用尽全力,在教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爱,在他们的心里植下一颗爱的种子,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指引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努力朝着那个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一直奔跑。像那只虎斑猫一样,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想,我也找到了:在三尺讲台上,看桃李芬芳!

通讯员:陈敏

编辑:罗丽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