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7 22: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美丽中国》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文章主题: - 首先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和情感,比如对《美丽中国》内容的喜爱、对作者笔触的赞赏、对书中描述的美丽中国的感慨等。
2. 结构安排: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美丽中国》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自己阅读的初衷和感受。 - 主体部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自己对《美丽中国》的感悟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书中对我国自然风光的描绘:描述自己对书中描绘的美丽中国的感受,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 - 书中对人文历史的阐述:分享自己对书中所述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等的认识和思考。 - 书中的哲理与启示:阐述书中蕴含的哲理和对自己人生的启示。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可以提出对《美丽中国》的期待和祝愿。
3. 内容充实: - 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 可以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和说服力。
4. 语言表达: - 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中国》的喜爱和感悟。 - 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宣讲家网党支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2019年3月28日正式启动“共读一本书、阅读伴我行”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提高自己,努力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使思想、能力、行为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正铿锵前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2017年10月,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意志。2018年3月,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意志和全民的共同行动。今日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共识。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五点主张: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五点主张,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彰显了尊重自然、崇尚绿色的中国智慧,为人类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深刻指出:“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只有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才能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他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中国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国的大国生态责任担当。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说服力、感召力。
作者:吴自强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
“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阐释了弘扬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向世界展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宣示了追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信念。从如意造型的中国馆到94把花伞构成的国际馆,北京世园会必将为共享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后,国际最高级别的园艺博览会再次来到中国,见证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久前,有观测卫星的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有1/4来自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走好绿色发展道路。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参加的北京世园会,是一场“绿色之约”。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一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自己、从现在做起。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北京世园会必将进一步引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形成爱护生态环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凝聚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从自己、从现在做起,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锦绣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北京世园会再次展现中国人民对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向往。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就一定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1日 04 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