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8 00: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美术史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即对美术史这本书的哪个方面或哪个时期有更深刻的认识或感受。可以是整体评价、某个特定时期或艺术家的评价,或者是某个美术流派的特点等。
2.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如美术史的发展脉络、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通过具体事例和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论述。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美术史这本书,正文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感悟。
4. 论证充分: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要尽量引用书中的具体事例和观点,以增强说服力。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美术史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5. 表达真情实感:读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要表达出自己对美术史这本书的喜爱、敬佩或批评等情感。避免过于客观、平淡的叙述,要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情实感。
6. 语言生动:在写作过程中,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好书有约”四月好书榜来了。
嘉兴市图书馆“好书有约”专架可借阅。
嘉兴市新华书店“好书有约”专架有售。
看了好书,欢迎写读后感给我们:haoshuyouyue520@163.com。
《大话中国艺术史》
意公子 著
海南出版社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在庙堂之高?还是在江湖之远?一直以来,中国的艺术被很多人称之为文人艺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中国艺术应是每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必修课。《大话中国艺术史》是全网千万粉丝大V意公子继《大话西方艺术史》之后的作品,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珍品串联起了这波澜壮阔、脉络纵横的艺术历程。
书中从原始社会的陶器说起,内容涵盖了陶器、玉器、青铜器、草书、行书、山水画、工笔画等多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时间跨越了秦、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多个时期,为读者提炼了中国艺术史上尤其值得分享的45位艺术名家及150件艺术珍宝。
可以说,这是一本中国艺术史入门书,语言浅白风趣,作者仿佛是一个导游,让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那些瑰丽的艺术作品,更在了解中国艺术发展历程的征程上,先为读者插好了旗杆。
【作者介绍】
潇涵,人送外号“意公子”,是当下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自媒体“意外艺术”创始人。
意公子在8年大众艺术普及的领域,坚持着“让艺术更轻松有趣”的信念。由她主讲的国内首档艺术类脱口秀《艺术很难吗》等一系列音视频节目全网播放量超过了32亿,汇聚了中国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人群。
作品选读
中国艺术史 熟悉的陌生人
在《大话西方艺术史》发售时,有读者问了我一个问题:“意公子,如果西方艺术是一个句句有梗的段子手,那么中国艺术又是什么样的?”
你呢,你有答案吗?我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熟悉的陌生人。
中国艺术好像离我们很远,远到今天我们只能走进一座座博物馆,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和它相顾无言。我们之间隔着千百年的时空,只有一个小小的展签告诉我们,它是谁,出土于哪里。但它的主人经历过什么,它又是怎么颠沛流离地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并不一定知道。
但我们真的就不认识它吗?
我们从小就听的中国神话,传说女娲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世界。中国人骨子里对土地源远而深厚的感情,最终诞生了土和火的艺术——陶器。我们发现了漂亮的玉石,发现了铜和锡,发现原来山水里可以寄托内心的思绪,发现外面的世界原来那么精彩……这一切都像极了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成长。而最终,远游归来的人又落叶归根,迎来新生。
当这部瑰丽的中国艺术史开始在我面前慢慢具象起来的时候,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和你分享了——中国艺术史,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满地乱爬的婴儿期,经历最为好奇且好动的儿童期;会在青春期经历第一次成熟,经历第一次失落;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果将中国艺术数千年的历法,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你会发现,迄今为止中国艺术的发展,与人的一生是如此相似。原始时期,那是中国艺术的“婴儿期”,好奇与恐惧并存;青铜时代的到来,我们开始有了肌肉,能够探索更大的世界,这是中国艺术的“儿童时期”;而秦汉正对应着中国艺术的青春期,有着青春期里的第一次成熟和懵懂……
这位“熟悉的陌生人”将撕开我们生活的一角,照见过去,也照亮前路。它终将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什么是“诗意的世界”呢?当我们在某一个瞬间从现实世界中短暂抽离,游走于山水画卷之中,徜徉于浓淡笔墨的字里行间……当我们活在当下,却分明跨越了时空,看见了无数的世界,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这,就是艺术的意义。
(本文为书中前言节选)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有句话常挂在我们嘴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何为美?即使细究起来,也似乎无从。
要给大家介绍的书,书名是《艺术概论》。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概论”二字,大概已没了兴趣,再加上“艺术”二字,估计已经给这本书判了死刑。没错,与大家猜想的一样,这是本教科书,还是本有关艺术的教科书。然而,这不是过去我们经历过的那些,阅读后对艺术茫然若知、倒尽胃口,使得你从此再也不想与艺术沾边的深奥苦涩的教科书,这是一本有趣的、容易阅读的、启发生命的书!
作者蒋勋先生,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出版小说、散文、艺术史及美学著作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在蒋勋先生看来,艺术,是比任何一种科目更需要人的自觉,更需要心灵的介入的领域。这本《艺术概论》以清丽流畅的文笔,深入浅出介绍了艺术的源流、特征、类别、材料、内容、形式、创作、欣赏、批评等,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使读者阅后能够坦然看待艺术、从中获得无数喜悦与无限乐趣。我们对美的信仰,会因此更加坚定而真实。美,是一种拯救——在人性众多的挫折阻碍之中、在生命众多的困惑迷惘之中,使人有反省、有思维、有渴望、有向往,有对伤痛的悲悯、也有对喜悦幸福的期待——美,不再是困难的学习。
当带着美的信仰回到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很多方面都与以前不太一样……
我们工作的地方——基层人民法院——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每一个到我们单位办事的人内心或有愤恨或有冤屈抑或其他,与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易燃易爆”之群体。处理纠纷案件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我们可运用智慧、能创造的艺术远不止这些。以处理离婚案件为例,为了维护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苦口婆心劝导男女双方,委婉提醒他们珍惜家庭、尊重体谅对方的工作我们做了太多,但这样的工作我们依然会继续做下去,当看到深深埋怨的两人终于表示愿意给对方一次机会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喜悦是难以道明的,“艺术不但需有深刻的思想,也往往要有动人的情操”,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挽救一个家庭,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最后,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何为美?谈到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或娇艳或清雅的花,花似乎是大自然中一种美的象征。花的意义是复杂的,领悟一朵花,可以是领悟美的开始,也可以是领悟艺术的开始。让我们随蒋勋先生一起,从领悟一朵花开始,借艺术来启发自我生命吧!
文字:陈琳
编辑:贺欣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