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8 02: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江之歌》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文章主题: - 首先明确自己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比如对《江之歌》的整体评价、对书中某一章节的感悟、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等。
2. 概述作品内容: - 在文章开头简要介绍《江之歌》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出版时间、故事背景等,为读者提供一个大致的了解。
3. 深入分析作品: -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感悟和启发。
4. 人物形象分析: - 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等。 - 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以及给读者带来的启示。
5. 语言表达: - 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 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6. 举例论证: - 在论述观点时,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举例论证,增强说服力。
7. 结尾总结: -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对《江之歌》的感悟和评价。 - 可以
我最近正在追中央第八频道,(凡人歌)。
生活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凡人歌》里的那几对夫妻、情侣就像是在生活战场上苦苦挣扎的战士。
沈琳和那伟的故事,就像是我们身边无数普通家庭的缩影。
沈琳五年的全职主妇生活,被丈夫的突然失业打破了平静。
那伟的失业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份收入,更像是抽掉了这个家庭安稳的基石。
房贷、二胎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沈琳回归职场的艰难,每一次碰壁都是对她的重击。
但她没有放弃,选择摆摊卖卤货,这是她在生活的泥泞中挣扎着迈出的一步。
这让我想起那些在夜市中忙碌的摊主们,他们或许也有着和沈琳一样的无奈与坚持。
沈磊和谢美蓝的经历,则展现了人生追求的冲突。
沈磊在档案科安于现状,他享受着那份平淡与宁静,可在谢美蓝眼中,这却是不思进取。
谢美蓝的离开让沈磊的世界崩塌,他选择辞去工作躲进终南山。
这让我想起生活中那些因为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的夫妻,各自有着自己的坚持,却无法理解对方。
而沈磊的逃避,也让我们看到,有时候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会选择躲进自己的壳里。
那隽和李晓悦,他们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
那隽的百万年薪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惊恐症成了他无法言说的痛。
他害怕失业,拼命掩饰,这是多少职场人的真实写照啊。
而李晓悦的及时行乐,让她无法理解那隽的恐惧。他们渐行渐远,这是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碰撞。
在生活的舞台上,这些人不控诉、不自怜,他们直面内心的困境,努力自救。就像余华在《活着》中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他们在各自的人生危机中努力着,或挣扎、或逃避、或坚守,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凡人的歌。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都要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努力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
在韩国,有一首民歌《公无渡河歌》,歌里面,为了安全,丈夫不让妻子过河,自己过河。在江原道横城山村里,有一对老夫妇。98岁的爷爷赵炳万与89岁的奶奶姜溪烈结婚70多年,却仍然如初恋般甜蜜。
他们生活在普通的小乡村,养了两只狗,一只叫小不点,一只叫恭顺,儿女们都远在异乡,节庆日或者生日的时候儿女们会回来看望。他们的家就是爷爷与奶奶两个人的世外桃源,娇羞的奶奶会喂爷爷吃雪地里的初雪,穿着一样的情侣装陪爷爷上山砍柴,手拉着手一起入睡,直到有一天,爷爷离开了奶奶,去往另一个世界。
韩国导演陈模瑛用15个月跟拍了这对老人,纪录片的名字就取自那首老民歌——《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在2014年底上映时,仅23天便有超过2百万人观影,成为韩国有史以来商业上最成功的独立电影,累计获得370多万美金的票房。
几乎每一个看完影片的人都泪流满面,也包括了我。影片中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一切都来自于老夫妻平实的生活。正如导演所说:“在拍摄过程中,我尽量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我希望在影片里记录下这段永不结束的爱情。”
扫落叶、喂狗、做饭、砍柴、儿女之间的争吵、疾病……电影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真实。不一样的是,两个老小孩自己的爱情岁月。他娶她那一天,大雪纷飞。那一年她14岁,还不知道作为一个妻子应该如何爱丈夫。而那一年他也才23岁,只是她家里的一名雇工。他说,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所以吃了很多苦,当时也哭过悲伤过,后来入赘她家,拼命工作,干了6年,生了孩子,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从那以后,没觉得孤单,就这么过日子。
他们在一起70几年,她说他从来没有让她生过气,总是好像害怕伤害她一样细心爱护着每一天。春天,她迫不及待想要和他出门玩儿,于是,他们穿着颜色一样的情侣服,一起去参加老年大学组织的踏青;夏天,他们一起打水仗,累了便睡在屋子里听鸟儿叫;秋天,一起清扫院子里的落叶,叶子便是他们的玩具;冬天,在家门口玩雪,夜晚相拥入眠互相取暖。平常生活在这两位老小孩的经营下,每一天都闪闪发光。
其实说到爱情片,我的泪点一向非常高,一般的生离死别,背叛与车祸都很难换取我的眼泪,但看这部纪录片时,光是几分钟的片花,就让我忍不住掉眼泪。
这对互相陪伴近70多年的夫妻外表很平凡,但他们日常生活中相处的一幕幕却有击垮泪点的力量,比任何刻意催泪的桥段都动人。很多人对这部片评价大都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觉得其实不尽然。比起羡慕他们的爱情,我更敬佩他们经营生活的能力。
她给他做饭,他从来不说不好吃,如果味道不佳少吃点,味道好就多吃点。她起夜上厕所,拉着他站在房门外,她说:“你千万不要走开哦,我会害怕的,你给我唱歌啊。”他清清嗓子开始拉起了调子;她刚说了一句“我膝盖好疼”,他便弯下身子帮奶奶吹膝盖。一起上山砍柴,他背着大捆柴火往回走时说:“再活5年我就100岁了”,“爷爷要活到100岁吗?那到时候谁给你做饭?”,“当然是你给我做啊!”……
很多时候,在我们谈论“爱情”时,往往忘记了“爱情”本身的模样。爱是什么?我想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癖性有不同的理解。而我认为的爱是一种美德,是不断完善自我从而变成更好自己的一种渴望。爱使一个人有良知,也使一个人比原来的自我更丰富。爱会让人在心里播种善的种子,日复一日辛勤浇灌,吸收阳光雨露的滋润,这一切的初衷并非因为爱人,而是因为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说到底,从爷爷奶奶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有爱情的伟大,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们身上生而为人所拥有的美好德行,以及他们对待生活丝毫不怠慢的用心,而影片里的这对老夫妻就是这种爱情的典范。
因此,他们的爱情人生堪称完美,他们彼此尊重、彼此爱惜、相互感恩、相互陪伴,共同经历丧子之痛,一起分享新生的喜悦,病痛时不离不弃,死亡面前没有畏惧却只有对爱人的牵挂与不放心。
爷爷说:“人生和花与树叶都是一样的,我是树叶就在春天茂盛生长,在夏天享尽雨水的拍打,到了秋天就随着寒霜凋落,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初年少时像花儿一样含苞待放,花开后的样子虽然很美,最终都要随着岁月流逝枯萎衰败,归于虚无,凋落的话就是结束。”
终于,爷爷先走了。他的坟头与家只有一江之隔,他亲爱的爱人,在江的这边望着他。她说,你先过去探探路,迟早有一天她会跨过那条江过去陪伴他。影片以爷爷的去世作为开头,也以他的去世为结尾,似乎在告诉我们爱是一切起点和终点。因为爱,我们成为了更好的人,也因为爱,我们有了爱人的陪伴,收获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含苞待放的花儿,盛开时经历了雨水的拍打,随着岁月的流逝终将枯萎归于虚无”,但幸好,他们曾经绽放得很美,很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