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变脸 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8 16:26

变脸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变脸》读后感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理解作品主题": - 确保你理解了《变脸》这部作品的主题和核心思想,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准确表达你的感受。
2. "明确个人感受": - 思考这部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情感,这些感受是如何触动的。
3. "结构清晰": -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部分深入分析作品,结合个人感受进行阐述。 - 结论部分总结你的主要观点,并可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或建议。
4. "详实论据": - 使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比如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对话或场景。 - 避免空泛的议论,尽量用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来支撑你的读后感。
5. "批判性思考": - 不要只是简单地复述故事,要展示你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 可以提出你对作品的不同看法,或者分析作品的优缺点。
6. "语言表达": -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确保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尽量保持正式的书面语风格。
7

一战百年,恶之花依然不败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这场战争成为人类文明与野蛮的一部分,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鲜血,深深地渗入当今欧洲版图的各种颜色。欧洲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及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帝国解体,形成了今天的中欧、东欧、巴尔干、中东、北非的地图。一战之前,欧洲列强对非洲、中亚、亚太地区殖民地瓜分与角逐,以及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之间的领土分赃,也基本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地图。

今天中东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始自《贝尔福宣言》支持的犹太复国运动;而库尔德问题,源于英国、法国和土耳其把库尔德人划分到今天几个不同的国家。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所引发的海湾战争,可以追溯到一战打乱重组的世界秩序。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作为英国财政部的代表,1919年参加了巴黎和会,他写了一本畅销书《和平的经济后果》,认为巴黎和会应该为包括战败国在内的欧洲经济恢复元气创造条件,但和会关心安全与边界划分,关心对战败国无法付出代价的惩罚。这本书是对《凡尔赛和约》的控诉,还预言了战后欧洲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一战后欧洲重建失败,导致了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兴起,希特勒的上台。顺便说一句,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马歇尔计划,受到这本书的启发,也吸取了教训。

的确,这场被视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局了整个20世纪血腥、动荡、战乱、革命冲突的历史。二战结束之后,盟友变脸对手,冷战马上开始。一战期间爆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苏联成立,冷战就是以苏联为首的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之间,在军事、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对抗与竞争,“历史终结”于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即使是冷战结束之后,铁幕倒下后地缘政治的断裂带,以及新生的小国边界,让我们清晰看到了一战结束之后巴黎和会上的裂痕。南斯拉夫的解体,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这是第三次巴尔干战争,透过其间所发生的种族仇杀,可以后视到20世纪初的两次巴尔干战争,甚至可以嗅到一战期间种族清洗的血腥。

历史学家100年来不停地争论这场战争的合法性,无法确认数百万年轻人涌向凡尔登、索姆河厮杀,其意义究竟何在。这的确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一头民族主义孕育出的战争怪兽的疯狂。德国发动对凡尔登的进攻,目标不是为了占领,而是与法国展开一场杀人比赛。每个宣战国家首都的街头,当士兵列队走过时,国民也都爆发出欢呼声。战争变成了一种人民的渴望,仿佛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发动战争和赢得战争的胜利,个人的目标,也是获得战场上英勇的荣誉。

最初只有少数人对这场战争抱有怀疑,并且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沉浸于个人的生活与写作中。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写了23位真实的普通人的一战经历,多数是各交战国的下级军官和士兵,有一些平民,也包括文学家卡夫卡。这位讲德语的犹太知识分子,对街头的爱国主义欢呼怀有深深的疑虑。“欧洲的和平已经维持了四十多年,不断积累的财富、科学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使大战看起来……根本是愚蠢的想法。”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欧洲主要大国之间基本上实现了近百年的和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进步、科学发现、伟大的思想、经济全球化,人类进步与文明看起来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经济全球化带来战争的全球化,科技进步推动战场的快速迭代。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为战争融资,德国发达的铁路系统在东线与西线调动数百万军队和挪动超级大炮,人类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一场规模空前、效率空前的杀戮。国家成为战争机器。国家既是战争的目的,也是战争的手段。从英吉利海峡到阿尔卑斯山的战壕两侧,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上百万士兵对峙与杀戮,到后方从克虏伯到雷诺这样的工业巨头的武器创新,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人类工业与技术的最高维度的应用场景,一条鲜肉大规模有组织地进入绞肉机的供应链。

历史学家还在不停地争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尽管不停有人从历史档案中挖掘细节和试图修正,一个比较正统主流的解释是德国造孽。德国的崛起客观上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平衡,主观上也产生了称霸欧洲的野心。

德国历史学家费舍(Fritz Fischer)上世纪50年代阅读了德意志帝国时期所有与一战有关的档案,他1961年发表的研究,引发了史学界和公众的激烈争论,“费舍论文”逐渐成为关于一战起源的“正统”。基本上可以说一战是德国想成为世界强国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的结果。自1900年,德国统治精英内部一直企图占领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的领土,并且在非洲和海外挑战英国的殖民统治。费舍也提出了国内政治压力导致德国对外发动战争。德国以容克集团为代表的统治精英,面对国内社会民主党势力日益强大,可能赢得议会选举把帝国推向民主和共和,萨拉热窝暗杀正好,为德国宣战找到了借口。

一战也是欧洲民族国家体系演变的结果。从拿破仑战争到一战,欧洲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50年。维也纳和会上欧洲建立了大国协调和实力均衡,实现了50年的和平。德国通过战争实现统一,崛起为欧洲心脏地带的强国,动摇了欧洲的均势。接下来的50年,德国的崛起,加上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打破了欧洲大陆势力均衡,引发了一系列的重建均势的连锁反应,大国之间纷纷结盟,大国与其周边邻国或势力范围内的小国形成保护关系,从而构成欧洲民族国家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通过海外殖民地扩展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如果我们回顾下通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路,从大国结盟到军备竞赛,从奥匈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的七月危机,到各大国之间军事动员的不断升级,直到正式宣战的八月枪炮,大国之间迅速的军事动员升级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国家单个政府在战与和之间表现出了足够的算计,但整个欧洲的民族国家体系则集体陷入一场“囚徒困境”当中。

这种囚徒困境,有时候也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英国著名的外交文献《克劳备忘录》,入木三分地分析了德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挑战英国的霸权,一种陆权与海权的冲突,一种欧洲心脏地带大国对于发展空间的争夺,以及双方核心利益的迎头相撞令战争不可避免。

从100年前的高空俯瞰当下,这种大国关系的困境依然存在。

这一年,直击热点揭示事件本质

2018已近尾声,接二连三的科技事件引发公众热议和争论。这一年,我们直击热点不曾停歇,抽丝剥茧澄清真相。这一年,有些争议依然没有定论,我们揭示事件本质、探寻背后的科学精神。

年终岁末,让我们再次回味一年来在争论中探求的真相。

科技奖励 国家科技三大奖持续“做减法”

2017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后,2018年1月8日,奖励大会“变脸”后首次与公众见面。

“近5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总数控制在300项以下。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总数分别为295项和279项,2017年略有减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称,《方案》提出的“定额”“定标”的评审制度,已然贯穿于近年评审中。

在提高奖励质量、优化奖励结构的同时,继续拓宽专家和学术组织推荐渠道成为奖励制度改革的关键词,提升了推荐项目的质量。

6月26日,司法部发布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这是该《条例》于1999年颁布后的第三次修改。征求意见中的《条例》亮点不少,增加了关于科技奖励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的规定,对骗取奖励者以及对提名者的违规行为“依法给予处分”的处理权限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奖励对象由“公民”调整为“个人”,外籍人士也可获奖。国家三大奖总数减少四分之一,减量是为了更好提质。

科研伦理 尊重不能停留在口头

“‘换头术’的痴迷者,请遵守伦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伦理”也逐渐成为科研领域高频词。

中国科协最新的一项调研显示,科技工作者普遍认同科研伦理的重要性,在科研伦理道德方面主要关注科研诚信问题,对其他科研伦理规范了解较少。同时,我国科技工作者对于科研伦理的理解比较模糊和宽泛,而临床研究人员对伦理规范最了解。

调查显示,伦理教育培训缺失、伦理委员会建设滞后以及外在压力等因素,大大制约了科技工作者科研伦理意识的提升。

“我国科研伦理水平与科技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雷瑞鹏直言,不仅需要提高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科研伦理制度建设也需跟上。

我国目前科研伦理规范主要有三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关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和国际合作项目中动物实验的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规定(试行)》。

“我认为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需要牢牢把握和遵守以下基本的科研伦理原则,即: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其实,在学术上,这些原则已经讨论和界定得很清楚了。”雷瑞鹏说。

大科学计划 从参与走向牵头

3月28日,国务院发布《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我国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研究遴选并启动1—2个我国牵头组织的大科学计划,初步形成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的机制做法;到2035年,启动培育成熟项目,形成我国牵头组织的大科学计划初期布局;到本世纪中叶,培育若干项目并启动培育成熟项目,我国原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持续为全球重大科技议题作出贡献。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表示,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能不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显然,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经济大国,我国有能力牵头提出并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同时,“以我为主”是自信也是责任。

“中国的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必须通过大科学计划这个平台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拾差补缺,得到认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认为,这是让中国整体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手段。

海水稻 难道是名不符实炒概念

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一种耐盐碱水稻,研发主阵地在青岛。今年,它已经开始了全国大范围试种。在去年的测产中,海水稻表现不错——一种编号为YC0045的水稻材料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超出预期300公斤。

有公开报道质疑,“海水稻”名不符实。但此前,青岛海水稻团队就反复强调,“海水稻”并非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它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可以长在盐碱地和滩涂。但业界专家对此并不买账,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多年的天津农作物研究所专家童继平认为,在业内,并没有将耐盐碱水稻称为海水稻的惯例。

记者梳理争议发现,海水稻的科学意义毋庸置疑,只是在宣传手段和推广路线上,还有可待商榷的空间。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技术副主任米铁柱表示,相比在盐碱地上种植普通水稻,海水稻并不会耗费更多淡水资源。“同样是盐碱地,因为海水稻耐盐度高,就不需要用大量淡水洗盐;而且,我们还能利用大量传统农业所不能用的水资源。”

科学精神 保鲜针扎出愚昧无知

5月9日,某微博网站刊出10分钟视频,记录几个中国富豪前往乌克兰某细胞治疗中心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的经历,有人在注射后表示手脚发热、视力变好。

“胚胎干细胞不可能直接用于人体注射。”5月27日,国家干细胞研究专项临床级干细胞标准化评估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袁宝珠研究员称,所注射细胞不是胚胎干细胞,是流产胎儿的组织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高度“干性”和分化潜能,如果控制不好会有高度风险。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处副研究员卢姗表示,国内暂无获批上市的干细胞治疗产品,不法企业或宣传利用干细胞特性进行的纯商业炒作,应该警惕。

无独有偶,11月,“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扬被罚1.05亿美元,该理论被称做骗局。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体内的各种物质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并不是人们认为的由于饮食不平衡导致酸碱失衡,也不能通过饮食调整酸碱度,酸碱失衡的病理状态需要就医,找到致病原因后针对性治疗。

核心技术 差距卡住了脖子

近年来,中国科技逐渐进入到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跟跑为主的阶段。在满怀信心的同时,我们还应更加清醒和理性,还有多少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差距在哪,需要从哪些方面突破?

4月19日起,《科技日报》强势推出策划已久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首篇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直至7月3日,关于“卡脖子”核心技术共刊发35篇报道。稿件累计被数百家网站转载,新媒体端口微信阅读次数达到10万 ,微博过百万点击。

丧失先机,没有自研操作系统成为大国之痛;居者无其屋,国产航空发动机遭遇短舱之困;扫描电镜“弱视”,工业制造难以明察秋毫……

35篇卡脖子报道,只是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一部分。但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是,我们缺乏科学武装,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怀。

学术造假 引人深思的“撤稿门”

10月以来,两起涉嫌学术造假的事件再度引发撤稿风波。一则是: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建议,从多个医学期刊上撤回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皮艾罗·安维萨的论文。撤稿数量达31篇,这些论文均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骗了全世界十余年的干细胞“学术大牛”走下神坛。

现年78岁的安维萨于2001年和2003年分别发表两篇论文,因“发现”心脏含有干细胞(c-kit)而出名。这些c-kit细胞,据称可以再生心肌,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然而,国际上很多实验室试图重复这一结果却没能成功。直到2014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心血管生物学家杰弗里·摩尔肯丁课题组首次用遗传实验证明,小鼠心脏中的c-kit细胞几乎从未产生新的心肌细胞。

另一则消息是,10月21日,媒体报道了两年前清华大学11篇材料科学领域论文因学术不端遭到撤稿一事,经媒体报道后才公开处理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研究员表示,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尚未针对学术不端出台处理细则,相关机构即使遇到造假行为,也会持观望态度。

三文鱼风波 虹鳟鱼能生吃

“青海虹鳟鱼是打着三文鱼旗号的冒牌货……”“淡水三文鱼是寄生虫高风险的虹鳟鱼,寄生虫超乎想象,不能生吃。”5月下旬,“青海虹鳟鱼”俨然成了“网红”。

三文鱼英语词义为“鲑科鱼”,而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基地常务副总杨旭介绍,中国人吃到的都是进口养殖三文鱼。很多消费者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野生的就是天然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其实并不尽然。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李长忠表示,三文鱼可以生食,从安全角度而言,三文鱼加热到65摄氏度以上食用比较放心。

甘肃省水产研究所所长张艳萍博士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青海龙羊峡水库养殖的是三倍体虹鳟鱼,不存在有寄生虫不能吃的说法。目前市场中很少有野生鲑鱼在商品市场流通,包括国外进口的三文鱼也是人工养殖的大西洋鲑鱼。”

超级高铁 进军贵州并非梦想

7月19日,美国超级高铁公司与贵州省铜仁市举行“真空管道超级高铁研发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在铜仁市建设一条10公里长的超级高铁线路。

超级高铁是一种以“真空钢管运输”为理论核心,采用磁悬浮 低真空模式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高安全、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有业内人士认为,超级高铁要比现有的高铁好得多,但也有一部分专家持反对意见。

10月17日,美国超级高铁公司Hyperloop One又“更新”进展:首次公布美国密苏里州超级高铁可行性研究结果,“每年可节省4.1亿美元交通费用,行程最大可缩短3小时”。有细心者发现,报告中遗漏了一件重要事情:建这条超级高铁到底需要多少钱?

事实上,仅研究阶段,超级高铁就很“烧钱”。成都超级高铁试验线相关负责人曾坦言:“一公里试验线约需2亿元资金。”专家指出,时速上千公里的超级高铁,几乎只能走直线。如果要“绕弯”,必须通过降速来实现来回加减速过程,会耗费不少时间,原本的速度优势就被“灭”掉了。同时,超级高铁在运行中的经济性也值得考虑。

国产创新药 为啥总是难产

根据2016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多家机构共同发布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报告,美国对全球创新贡献率高达50%,位居榜首且独占第一梯队;日本、英国、德国和瑞士等制药强国位居第二梯队,创新贡献率为5%—10%;中国则以低于5%的贡献率被列入第三梯队。

美国缘何能独占鳌头,是什么铸就了其全球领先的医药创新能力?人才保证研发、资金护航产出、转化打破壁垒,这三大差距让中国新药创制落后于人。不仅如此,“有着大量新药创制的美国,其新药研发的‘从0到1’有着成熟的体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晓光表示,而在我国,这个体系近几年才刚有雏形。临床研究,成为国产创新药亟待补上的关键一环。

由于缺乏长效投入机制,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我国新药研发举步维艰,新药产业化“难产”。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知名新药研发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对新药创制影响最大的关键性问题,过去、现在、将来始终都是大环境及政策导向。政策给力,新药创制方能突出重围。(记者 刘垠)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