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1 00: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外名著读后感的4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对名著的总体评价、对某一情节的感悟,还是对某一人物的分析等。
2. 突出重点:在400字的篇幅内,要突出重点,抓住名著中最具代表性、最引人深思的部分进行阐述。
3.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4. 语言精炼:在保证文章流畅性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
5. 举例说明:在阐述观点时,可以适当引用名著中的具体情节或人物,以增强说服力。
6. 观点独特:尽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独到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
7. 适当引用名言:在论述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以丰富文章内容。
8. 避免负面评价:在评价名著时,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于偏激的负面评价。
9. 注意字数:确保作文字数在400字左右,不要过多或过少。
10. 修改润色:完成初稿后
《纯美阅读---中外名著》读后感
泰来县实验小学 五年四班 王超逸
指导老师:尚颖
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假期里,我读了《纯美阅读------中外名著》系列书籍。我被文学巨匠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深刻的寓意所打动,让我体会到了纯粹的文字之美。
在《复活》这篇作品里,聂赫留朵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审员,在处理一个案子时,他认出了一个女犯竟是他年轻时爱过的人,但他后来抛弃了她。由于错判,她被服了苦役,他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为了帮助她上诉,分散了土地,奔走在上层社会。最后,她在政治犯高度情操的感染下,原谅了他。小说抓住了每个人物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表现出了他对法庭监狱的不满,对沙皇腐朽的制度的不满,对被陷害者的无限同情
在《巴黎圣母院》中卡其莫多是一个畸形的弃儿,被副主教领养,副主教被艾丝美拉达的美貌所吸引,但艾丝美拉达却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卫队长,于是副主教就迫害艾丝美拉达,心地善良的卡其莫多全力相救,但艾丝美拉达最终被送上了绞刑架,卡其莫多愤怒地把副主教从高高的塔楼上推了下去。后来,他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死去。反映了作者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以及同情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现出了艾丝美拉达和卡其莫多的美和善,再现了宗教对人类的束缚与迫害。
在《茶花女》中,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农家姑娘,来到巴黎,但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阿尔芒爱上了她,但阿尔芒的父亲认为这会有辱门媚,会毁了儿子的大好前途,便出面使玛格丽特被迫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其因,指责她负心绝情,总是羞辱玛格丽特,最后,玛格丽特在贫病交加中死去。这篇文章作者写出了对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淫靡之风的痛恨,运用了追叙和倒叙的手法,一波三折,悬念的设置扣人心弦。
在《红与黑》中,木匠之子于连·索莱尔个性倔强,因精通拉丁文而做了市长家的家庭教师,后来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恋情。被发现后,被迫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神学院,善良的神父让他做了一个侯爵的私人秘书,但他又和侯爵的女儿发生了恋情,因地位悬殊,两人选择悄悄结婚。后来,于连因刺杀前情人市长夫人而判处了死刑。这本书主要写了年轻人的激情与鲁莽以及社会的不公。围绕于连两次爱情经历,故事情节曲折,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和深层意识的活动。
读过了这些书,不仅让我体会了文学巨匠的妙笔生华,还让我知道了人性的善与美,我们应该惩恶扬善,让善良充满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88岁的武慧文,退休后自学10种外语,18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她不仅学外语,还读书看报,关心时事,孜孜不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了社区老年学习达人,更被大家称为“外语奶奶”。她“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也激励和带动身边的老年朋友,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通过不断学习、进步,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笔耕不辍
“Hello,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3月15日上午,敲开武慧文老人的家门,她像个孩子一样,热情地用英文打招呼。
别看老人已经88岁,她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还十分健谈。她的老伴任凤岐已经93岁高龄,身体也同样硬朗,待人十分热情。
武慧文的家里十分干净,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书房更是简单整洁,暖阳洒入,整个屋子静谧而温馨。在有些陈旧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笔记。一天里,书房是老人待得最多的地方。
书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两沓“笔记”,这些“笔记”都是用废纸装订在一起的。
“这是我的读书笔记,分为A、B两个资料目录!”据老人介绍,A资料目录里,记录着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感受;B资料目录里,则是学习中外名著的读后感。
书桌上还摆放着各种英语学习资料,在一个打开的笔记本上,工整地记录着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英文名称,还用红色和黑色做了标注,有些地方还用修正带覆盖后重新抄写。有些英文国名的旁边还标注了“汉语”谐音。
据老人介绍,从2006年开始学习英语到现在,她已经写了150本英语笔记,仅电子词典就用坏了3个。
行必有成
2006年,武慧文和老伴去西欧旅游。一天晚上,在意大利的街头,两人感到口渴,便走进一家小商店想买瓶水。尴尬的是,他们都不会英语,和店主比画了半天也没买到水,只好空手而归。之后,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些交流困难的问题。也正因如此,武慧文决定好好学习英语,与国际“接轨”。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学就是18年。
回国后,她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英语班,学习《新概念英语》。由于初学时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她感觉困难重重。为此,她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早上5时许起床背单词、预习、复习,一天都不能间断。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怎样才能记住英语单词呢?武慧文想了个办法,每学完一个新单词,她便将中英文分别记到两张纸上,然后坐在书桌前读几遍,再跑到阳台上对着中文背,不断巩固记忆。
学到中级后,班里许多老人选择了放弃,但她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依然坚持深造,并得到了迎泽区社区学院的支持,学院为他们提供了专门的教室。
通过不断学习,武慧文对学习语言的兴趣越发浓厚,她的学习范围从英语扩展到了德语、法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
有一次,邻居收到国外亲戚寄来的保健品,看不懂说明书,得知武慧文正在学英语,便拿着上门请教。武慧文看完后,为对方讲解了食用方法,令对方惊讶不已。还有一次,小区里来了一位英国小伙,询问去柳巷的路。邻居不懂,赶紧找武慧文帮忙,问题顺利解决。就这样,邻居们都知道武慧文懂英语,更有居民称她为“外语奶奶”。学习的知识能够得到实践和应用,还能帮助到别人,武慧文学起来更有劲了。
“学习外语不仅让我掌握了一项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外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文化和历史,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武慧文说。
不忘初心
“我认为人就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真正做到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武慧文说,小时候家里穷,上学对她而言是一种奢望,早早便开始打工挣钱。然而,她从未放弃学习的梦想。上班后,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文化补习学校,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6年的中学课程。1959年,她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预科班,并学会了俄语。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尽管工作和生活十分忙碌,她依然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之后还考上了研究生,而她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6时起床,吃完早饭,我就开始学外语,老伴则看报。下午我们会出去散步、购物,晚上10时准时休息。”武慧文说,除了学习,她和老伴还非常关注国家大事,每天都会认真阅读报纸,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老伴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日记。
“活到老学到老”是武慧文老人的座右铭,她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英语零基础到与外国人对话,她成为了居民眼中的“外语奶奶”,也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典型代表。
社区党委书记高艳梅感慨地说:“无论年龄多大,我们都不应放弃对知识和生活的热爱。两位老人真正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他们让我们明白,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武慧文老人坚持学习,老有所为的经历,给了许多老人启迪,而她学习奋斗的故事仍在继续……
记 者 郭晓华
通讯员 田 娇 文/摄 太原晚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