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2 18: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天才与疯子》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天才与疯子》这部作品的主题,明确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观点。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有的放矢,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突出个人感悟:读后感是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作文中要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知识背景或生活经验,对作品中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背景和主要内容;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观点。
4. 论证有力:在论述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引用作品中的具体事例、名言警句或相关理论,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5.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的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时,要注重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6. 避免抄袭:在写作过程中,要尊重原创,严禁抄袭。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论述,但必须注明出处。
7. 适当引用作品内容: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
今天上午半天时间写完此内容,赶紧发到群里,因为分享就是互相学习,正能量满满…也是让我不断提升能量好契机。截屏如下
(此文档内容如下,也分享给大家)
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我以近乎痴迷状态下两天读完。
吸引我阅读此书契机有二:其一,是我那要上小学五年级的干女儿,都在断断续续翻阅此书,虽仅读了不到四分之一吧,却已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其二,是暑期参加曹老师的线下课程,课上无意中提及此书.....更让我产生强烈阅读冲动。
这么一位充满智慧灵性的老师,和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孩,都对这本书有兴趣,年龄跨越度之大......更是激起了我那颗好奇种子,有了探究欲望冲动。
记得年初2月份看到干女儿看此书,当时还好奇翻看了一下,未感到有阅读动力。直到半年后的今天,再次拿起此书,仅仅看了目录就意外地被深深吸引,一发不可收拾。我都不禁自问:半年间,认知和兴趣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我简单琢磨琢磨,就归因于自我认知的提升,以及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的增强…说明我在不断成长进步中。
最近暑期在老师引领下,不仅看推荐的书籍和电影,更是自主看很多心灵方面书.....感觉内心似乎明白些.....但又感觉真相还在探索路上.....似懂非懂,还有层薄纱当在眼前....还需走近看一般。不管怎么样,每天进步一点点就知足,那么后面争取把看过的书,都写个读后感。
读完这书,说句真心话,我有点陷入复杂的情感:一股莫名的恐惧与不安在心头萦绕......在冥想时,书中片段会不时浮现脑海,冲击之大,超乎想象。我都质疑干女儿后面看会不会和我一样.......有点担心。这本书这不仅是一次阅读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我,思考人性的深邃与宇宙的奥秘。
简单给大家分享我初次看完感受,内容如下:
一、介绍此书内容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部深度访谈集,我看的就是2015年推出的未删节的完整版。作者“高铭”跟我一样70年代人,用他独特深刻视角为读者呈现丰富、全面的内心世界探索。通过与数十位“精神疾病患者”的深度对话,来揭示了他们独特的世界观和思考模式.......这些被主流社会视为“疯子”的个体,却拥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他们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甚至触及到常人难以触及的真理边缘,展现出“天才”般的特质......。
这本书不仅让我拓宽知识视野,更是在情感和精神层面上,也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触动…我立马意识到,今后每次阅读都将是再一次心灵探险,每一次的认知都会不断提升,都会给我带来对世界理解的全新视角…..让我看到了充满无限可能和深邃思考的世界,同时联系到老师上课内容更理解了那些看似不同寻常思想和灵魂…。
高铭用他那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些“非主流”思想者的故事,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正常”与“异常”的传统认知,更引发了对人性、社会、宇宙乃至存在的深刻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访谈集,我觉得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使我这两天不断反思自我,复盘人生,理解他人,探索生命更深层次......。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将被带入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体验一场心灵与智慧的盛宴,或许还能在这些“疯子”与“天才”之间找到共鸣,获得新的启示和感悟。
二、印象深刻内容
1、“四维虫子”
……
总之,整本书我数了数大约有59个章节,有的人物是通过二个章节来拓展…....作者与这些精神边缘状态下的病人对话记录,各个超乎常规思想,各个都是精神探索的高智商人物,这些人懂得内容涵盖:宇宙、生命、存在.......多个领域,包括提出的很多概念,都是在挑战我对现实认知......整本书都在揭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阔和复杂。
幸亏跟着老师学习,在老师潜移默化影响下,我才能以现在这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去感知,去学习........让我能进一步去拓展理解,对人性、社会和宇宙思考维度也在一点点提高中...…。
感恩老师能激发出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敬畏…后期紧跟老师步伐,继续不断提升。
三、结尾感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意味着在人与人交往的初始阶段,往往能以最真挚、最纯净的心态相待,那份初次相遇的喜悦和对彼此的欣赏,往往是最为美好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琐碎、人性的复杂以及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可能会使最初的美好逐渐蒙尘,甚至转化为怨恨、误解和疏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怀念起初见时的那份单纯与美好,感叹如果一切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该多好。
这句话表达了对人际关系中美好瞬间的怀念,更是在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时刻提醒我们:珍惜初见时的那份纯真!也暗示这些情感的变化和人生的起伏,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生体验。不就是在鼓励人们,在经历情感波折和人生挑战时,要以更加成熟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会从每一次的经历中成长,而不要逃避、后悔。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我反反复复念叨,深切体会到:人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继续保持初心;在各种体验经历中勇敢学会成长;自己要以成熟和智慧态度面对人生每个阶段.......。
后期努力方向:我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面对生活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世界无限精彩;我继续多看书多学习,面对人生哲学能有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我继续搞好人际关系,面对志同道合朋友们,拥有深刻的情感共鸣;我继续坚持每日冥想,去深入探索自己内心世界拥抱自己;我继续坚持跟着老师好好落地实修,不断提高自己认知.......加油!
再次表达感激之情:感恩与大家的相遇,感恩老师的心灵引导!祝好!
学生:吴xx
2024、8、9
(如想探索生命…去看这本书吧)
备注:
一早录了个短视频,也是学习后的感悟,之前也写过这个内容。在此分享大家,盼所有人不做情绪的奴隶!
视频加载中...
看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后一直都还想再找一本类似的书看。最近,找到了这本《100个疯子,99个天才》,看完之后,说实话有点后悔看了它。
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不得不感叹那些疯子何尝不是天才,那些天才何尝不是疯子。
而看了这本,我想说“疯子!疯子!都是疯子!”
因为和前者比较,它写的虽然不如前者那么好,但是和前者相比,前者是冲击我的世界观,而它是剥离我的三观。
它除了天才疯子的部分,还有一个和唐三里面的Q一样,那群自诩高智商的人的自以为是,他们傲世这个世界,自以为逃过了他们所认为蝼蚁的发觉,可是在我认为他们真的十分可笑,并且在我认为他们真的十分地可怕,以及变态!
人性,真的不能窥探!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抛开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的震撼和惊叹之外,这一次的阅读还有的就是难过,为什么他们要这样?
读书摘录:
1.“科技再发达,人也是没有办法实现永生的。人类已知的疾病有七千多种,这七千多种疾病就是七千多个死亡倒计时,每一个死亡倒计时都在龟兔赛跑,都会随着宿主生命的延长,随时冲到终点。”
2.“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而不会管那是真还是假。”
3.“如果生命是流动的,一切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我刚才下肚的那碗面里,又藏了多少你的泪水呢?”
4.是啊,每一个认为自己的理论牢不可破的人,都必然有一个逻辑上的起点,他会认为某一个认识是理所当然的,然后开始构建他的理论。
可是,如果他的起点就是错的呢?
5.《老子》: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原来的人生,的的确确已经“死了”。
每一场爱情,都需要勇气。
每一个父母,都是伟大的。
7.可悲的是,在国内,关于灵魂、精神、心灵、思想、意识、观念这些概念,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清楚区分,而且在学术界,还有大量混用的现象,弄得人五迷三道,真的是想想都觉得悲哀。中国近代哲学为什么没落,赶不上西方,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连人的内心的基本概念的分类都混淆不清。
8.他们自己并不信神,但是为了让你对未来的生活不失去希望,而伪装成一个有神论者。因为只有编造出有神论的谎言,才能让有神论的治疗魔法不失去效果。一旦戳破,就效果全无。
9.他们都是一个个伪装出来的上帝信徒,满口信教,但内心有对之嗤之以鼻。
他们是真正的异教徒。
他们都是撒旦。
一个个为你编制美好而虚幻未来的善良的撒旦。
10.你是治不好我的,谁都治不好,因为我根本没有什么病,我只是说出了让每个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而已。
11.他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对这个社会看得太过透彻。
坚信每个人都只是自私基因容器的他,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忠孝仁义,没有友情,所谓的同情与怜悯只是一切自私的基因保护幼崽的本能错误迁移到别人身上而已。
12.他人即地狱。
13.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能是一笔思想财富。正常人的大脑、思维的方式,都是非常有限的。打个比方,你在一条河里撒上一些花瓣,大部分的花瓣都会沿着主流走,最后向着大海的方向飘去。但是,有很少部分的花瓣会进入支流,或者某个弯道打转。人的思维也是这样,普通人的思维大多数都是进入大海的主流思维,但是,那些思维终究是无法知道所有河道的。
14.人生在世,如同苦海泛舟。
15.举目而望,是为苦海。
回头四顾,依然是苦海。
茫茫苦海,几人能终得解脱?
16.人从一开始就处在世界里,同世界浑然一体、不分轩轾。
17.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18.罗素:你永远不知道宇宙是不是五分钟前才诞生的。
“不要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不要为自己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19.唯心主义vs唯物主义
20.“你愿意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做一头快乐的猪?”
21.“能左右世界的人,首先是一个能左右自己的人。”
22.你觉得你很熟悉一个东西,觉得你好像是理所当然知道它的,可是要把它画出来的时候,根本做不到。
23.颜渊“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4.知识变得越抽象复杂,产生疯癫的危险性就变大。
25.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26.“干我们这行的,最重要的,不就是让疯子装成普通人吗?”
“我们的职责,就是教导那些疯子去模仿,模仿普通人的行动和生活方式,从而变成其他人眼里的正常人。
其实,正常人之中又有多少正常人呢?所谓的正常人,只是在模仿他人之后形成了一套比较符合社交的生活方式而已。”
而一些所谓的疯子,所谓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可能只是这一套模仿系统出现了问题,从而展现了真正的自我而已。
27.当然,谁知道,普通人就是普通人,而不是另一群伪装了自己的疯子呢?
28.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疯子在模仿另外一群疯子。
29.从1到2,从2到3,从3到4,这是我们这个有序的因果世界,是科学的世界。
从1到101,从101到28,从28到46873,这是一个无序的随机世界,是魔法的世界。
而从0到1却是超出了我们理解范畴的世界。
那是怎样的世界?我们无法想象,真正的空间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因为那也许是造物主的领域。
30.存在就是存在,生气也没用。
31.真实世界里的人 ,有时候,比疯子更恐怖。
32.有人相信了一个疯子的言论,然后去做疯狂的事,法律会惩罚疯子背后的疯子吗?
33.是啊,谁会相信一个疯子指控另外一个疯子呢?
他是个天才,旷世的天才。
他更是疯子,绝对的疯子。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