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4 21: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两小儿辩日》的读后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文章主题": - 确保你对《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主题有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通过两个小孩对太阳高度和温度的争论,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2. "分析人物形象": - 描述并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两个小孩的性格特点,如好奇心、求知欲等。
3. "挖掘深层含义": - 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比如它反映了古人的哲学思想、科学探索精神,以及教育意义等。
4. "结合个人观点": - 在读后感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体现个人对文章的独到见解。
5. "组织文章结构": -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事项: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两小儿辩日》的作者和背景。 - 提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或主要观点。
"正文部分": - "人物分析":分析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如何影响了辩论的结果。 - "主题探讨":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如古人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等。 - "深层含义":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如哲学思想、科学精神等
我上小学那会,正赶上批林批孔。老师谆谆告诫我们说,孔老二和林彪都是叛徒,嘴上讲仁义道德,其实肚里全是诡计。孔子是“坏东西”的印象便深深烙在了我幼年的心中。有一首儿歌我唱了无数遍,“鼓吹克己复礼,一心想复辟。”这句歌词虽过去几十年我记忆犹新。
小小少年的我,听过不少孔子愚昧无知的故事。学过一篇课文是《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孩在争论,问其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正午时离人近。作为圣人的孔子听了,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每当老师讲到这里,教室里都会爆发出一阵哄笑,哈,孔老二多傻啊!
上大学后我不再嘲笑孔子,在母校的图书馆我阅览了不少书籍,能够平静的审视曾经狠狠评判过的孔子。孔子真的不是我儿小认识的那样,他原来是位非常成功的伟人。他做人很成功,由一位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成为一名万世师表的圣人。他教书育人很成功,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做思想家很成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气质,其实是孔子塑造出来的。
人到中年后,对孔子仍有不理解之处。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经常检查劳动纪律,有的女工为了免于考核,找领导或哭或闹进行辩解。与我共事的一位老兄就感叹:“孔圣人说得好,女人和小人最难缠!”我了解孔子的原话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相近了对你不客气,远离了又会埋怨你。我疑惑孔子为什么如此的不尊重女性呢?
人过中年后我读了《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该书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了一个真实的孔子。孔子出身贫寒,3岁时便死了父亲,17岁时就父母双亡,完全是靠个人奋斗和自学成才从凡人修炼成圣人。后来我又通过查看其他资料,临近知天命之年我终于对孔子有了较准确的认识。
孔子在《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里的“女”是通假字 “汝”,本意是 “只有你这样的人(子贡)还有小孩子是难以相处的。”《论语》中收入孔子所说 “女”字共有18个,皆是代词“你”的意思,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名词“女人”。
通过学习,孔子所谓“轻视妇女”的是非曲直搞清了,对孔子的学习态度亦有了较深的理解。在《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如果为了不让孩子发现自己知识的有限当面受到嘲笑,他完全可以胡乱说出一个结论蒙过孩子。孔子并没有那样做,没有给出答案。这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懂,不懂不能装懂。诚实,恰是孔子美好的品质。
读《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赞叹孔子追求真理和理想的那种境界和精神。
笔者曾有这样的困惑,好人德才兼备,品行端正的好人本应受到人们的尊敬,但现实中好人常受坎坷和挫折。个别投机钻营溜须拍马的小人,却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我们应该学习腐败分子的升官之道?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聆听了圣人的教诲,终于大悟。一次孔子去楚国,在野外的路上断了粮,师徒们陷入了困境,有些学生饿的倒下了。学生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八年,他们处处碰壁,处处遭人白眼。子路实在想不通,就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孔子说:君子在“困境”中不动摇,小人遇“困境”就胡作非为了。君子明知道做好事不会有现实的好处,但他们仍然谨守道德。 “穷”对于君子是一种常态。所以当孔子面对困境,依然能抚琴吟唱。
世间不如意的事常有,君子有学问有品德有志向却得不到尊重和任用,那么君子依然快乐吗?孔子的是肯定的。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有忧愁吗?”孔子说:“没有。君子修行大道,享受修行的过程,又享受修行的结果。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没有一日的忧愁。”君子的快乐,简简单单,与金钱地位无关。吃着粗粮,饮着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同样充满快乐。君子的快乐,是建立在健康的爱好之上。孔子广泛的兴趣,成就了他的快乐。我们或许达不到君子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如君子那样分享快乐。当我们面对委屈误解时,保持内心的平静,验证自己修养的境界,这正是君子所为。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从昔日的嘲笑批判孔子,到如今向孔子虔心学习,转瞬之间便过了“耳顺”的年龄。何谓“耳顺”?尊重别人的意见,听到逆耳之言不大惊小怪;明白自己的斤两,听到顺耳之言不要沾沾自喜。人做到了耳顺,则心顺气顺,便拥有了幸福的心态。平常百姓可“六十而耳顺”,对党员干部,入了党提了干就应该耳顺。修身严,心胸阔,听到恭维之言不会飘飘然,听到逆耳之言能够装下容下。
真心寄语年青读者,读《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应学习孔子那种不怕挫折和打击的精神。当我们原有的身份和利益被人否定时,不要灰心丧气,而要像孔子那样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奋斗向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