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5 23:29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讨论会领导讲话要点:注意事项与建议
正文:
在讨论会中,领导讲话往往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对于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参会者的思想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在撰写讨论会领导讲话时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明确讲话目的
1. 确定讲话的核心主题,确保讲话内容紧扣会议主题,避免偏离方向。 2. 明确讲话的目的,是传达政策、指导工作,还是激励士气、凝聚人心。
二、充分准备
1. 深入了解讨论会的背景、参会人员、会议议程等,为讲话内容提供有力支撑。 2. 收集相关资料,对讲话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讲话内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三、注意讲话结构
1.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会议背景、目的,引起听众关注。 2. 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分点阐述,条理清晰。 3. 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提出期望和要求,鼓舞士气。
四、把握讲话节奏
1. 控制讲话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讲话。 2. 注意语速、语调,使讲话内容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五、注重语言表达
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词汇。 2. 运用修辞手法,使讲话内容更具吸引力。 3. 避免重复啰嗦
家 简 介
贾康,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1985 年开始在财政部科研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长,于2001-2014年间任所长。在国民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公共事务等的理论、政策研究领域,有数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1988 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5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数十部专著和 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访谈。2002年6月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2003年后,多次受温家宝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2006-07年,两次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2013年后,多次应李克强总理之邀座谈、或按全国政协安排向李克强总理建言经济工作。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参加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 PPP 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财政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西藏、广西等多地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21年与刘薇合著出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又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和全国党建精品教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会议室里同事们侃侃而谈,领导频频点头,而你明明有想法,却紧张得说不出话;精心准备的发言,却换来全场沉默,无人回应;又或者说了一堆,领导却皱着眉头问 “你到底想说什么”?麦肯锡的研究表明,职场人每周平均花费 6 小时在会议上,而一次高质量的发言,能让你被领导关注的概率提升 70%。会议室不是单纯的讨论场所,而是职场人的 “隐形战场”,掌握发言的进阶之道,就能让你从 “小透明” 变身 “关键先生”。今天就为你揭开会议室发言的底层逻辑,送上逆袭攻略!
每一次开口都是在争夺职场话语权。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会议上,资深产品经理凭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分析,主导了产品迭代方向的讨论,后续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项目负责人。你的发言质量,决定了你在职场决策中的影响力。发言不仅是表达观点,更是在向领导和同事展示你的能力、思维和价值,是争取资源、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会议室里,你的一次发言可能就会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新人小张在部门会议上,针对流程优化提出了 “建立自动化审核机制” 的创新想法,让领导眼前一亮,从此被贴上了 “有想法、敢创新” 的标签,获得了更多展示机会。相反,发言逻辑混乱、毫无价值,会让人对你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
会议是信息流通的关键节点,优秀的发言能帮助你整合各方信息,挖掘潜在资源。某市场部员工在跨部门会议上,敏锐捕捉到技术部门的新功能开发进度,结合市场需求提出合作推广方案,不仅推动了项目落地,还为自己积累了跨部门协作的资源。
有些人发言时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却不考虑听众的需求和感受。在汇报项目进展时,技术人员用大量专业术语描述代码逻辑,领导和其他部门同事听得一头雾水,完全无法理解项目的实际价值。发言前要明确听众是谁,他们关心什么,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表达观点。
没有提前规划,想到什么说什么,导致发言混乱。在讨论方案时,某员工临时被点名发言,支支吾吾半天,既没提出问题,也没给出建议,白白浪费了会议时间。这种表现不仅无法展现能力,还会给人留下不专业、不靠谱的印象。
害怕说错话、担责任,只说一些不痛不痒的 “安全话”。在头脑风暴会议上,面对创新议题,有人只会说 “这个想法不错,值得考虑”,却不发表具体见解。过于保守的发言,会让你失去在领导面前展示能力的机会,逐渐沦为会议边缘人。
提前了解会议主题、议程和参会人员。通过与组织者沟通、查看相关资料,明确会议的核心目标和重点讨论方向。同时,分析参会领导和同事的关注点和立场,预测可能出现的争议点。某销售在参加与客户的合作会议前,详细研究了客户的业务需求和痛点,在会议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认可。
用 “观点 + 论据 + 结论” 的结构组织发言内容。观点要简洁明确,一针见血;论据可以是数据、案例或权威观点,增强说服力;结论要提出具体建议或行动方案。在讨论销售策略调整时,发言可以这样组织:“我认为应该增加线上渠道的推广投入(观点),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线上消费占比同比增长 30%,而我们的线上推广预算仅占总预算的 15%(论据),所以建议将线上预算提升至 30%,并组建专门的线上运营团队(结论)。”
在心里或私下模拟发言过程,注意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找同事帮忙,听取反馈意见。某新人在准备晋升答辩时,反复模拟发言十几次,还录制视频回放分析,最终在答辩时表现出色,成功晋升。
一个精彩的开场能迅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可以用提问引发思考:“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也可以用数据制造反差:“刚看到的数据显示,我们的生产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0%,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还可以用故事引入主题:“我最近接触了一位客户,他的反馈让我对我们的服务有了新的思考……”
采用 “金字塔原理” 组织发言逻辑,先总述观点,再分点阐述理由。使用 “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 等连接词,让听众清晰跟上你的思路。在讲解项目规划时,可以说:“这个项目的推进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前期的市场调研和方案设计阶段;其次,进入具体的执行和开发阶段;最后,是后期的验收和优化阶段。”
适当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你的关注。提出开放性问题,大家发表看法:“关于这个方案,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引用听众的观点,建立共鸣:“刚才李经理提到的用户体验问题,我非常认同,我想补充一点……” 通过互动,让你的发言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重点展示工作成果、进度和问题。用图表、数据直观呈现工作成效,如 “本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15%,超额完成目标 20%”;对于问题,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抱怨。某项目经理在汇报项目进度时,用甘特图展示任务完成情况,用柱状图对比预算和实际支出,清晰明了,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大家意见分散时,主动梳理观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说:“我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 A、B、C 三个方向,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当出现争议时,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引导大家求同存异:“虽然大家的想法有所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我们可以结合各自的优势,制定一个更完善的方案。”
鼓励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要自我设限。即使是看似荒谬的观点,也可以先提出来,说不定能激发他人的灵感。同时,对他人的想法给予积极反馈,如 “这个想法很新颖,如果再加上 XX 元素,会不会更有可行性?” 通过互相激发,让会议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创意。
会议室里的每一次发言,都是职场进阶的机会。从认知升级到避开误区,从发言前的精心准备到发言中的精彩表现,再到不同场景的灵活应对,掌握这些进阶之道,你就能在会议室的隐形较量中脱颖而出,让领导和同事看到你的价值。下次走进会议室,别再做那个默默旁听的 “小透明”,大胆开口,用发言为自己的职场之路加分!你在会议室发言时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成为会议室里的 “发言王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