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19周国旗下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6 21:14

推荐《19周国旗下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19周国旗下讲话作文注意事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在撰写19周国旗下讲话作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我们的文章能够鼓舞人心、富有教育意义,并且符合学校的精神文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
1. "主题明确": - 确定一个清晰的主题,确保讲话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 主题应与当前的教育方针、时事热点或学校近期活动相关。
2. "结构完整": - 开头:简洁有力地引入主题,可以使用引用、故事或问题来吸引听众的注意。 - 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论述,每个部分都要有明确的观点和论据。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主题,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内容充实": - 结合实际,引用具体事例或个人经历来支撑观点。 - 避免空洞的口号和理论,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 "语言规范":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语法和拼写,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5. "情感真挚": - 在文章中融入真情实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热情和信念。 - 通过情感的表达,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6. "鼓励参与": -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主题中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行动计划

唯有坚持,不负梦想:杨村一中新学期第一周国旗下讲话

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990名高一年级新同学!高一年级主任李国营作国旗下讲话《唯有坚持,不负梦想》——

各位同学:

前几天,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清华校长点名了四个学生:来自湖北、心怀外交梦想的刘雨桐,来自上海、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武亦姝,来自莫桑比克、有志于成为土木工程师的科薇,来自云南、自强不息的林万东。这四个孩子各有各的优秀,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云南的励志少年林万东,他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清华大学校训的写照。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由于父亲有腰伤,无法干重活,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母亲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也为了自己以后的学费,在高考完之后,林万东就到昆明同母亲一起搬砖背沙。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得知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其实,早在林万东高一的时候,他就立志考清华。他曾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学习上,他比别的同学更为刻苦努力,睡得晚,起得早;生活上,他努力帮家人分担着负担,从不攀比,从无怨言。自强不息,正是他身上最出色的气质。

其实,贫寒也好落魄也好,优越也罢平凡也罢,只要努力,就能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起点。要想变得更强,你就需要持续地爬坡,需要付出更多失败的代价,任何人都是如此。要想做出成绩,就必须从骨子里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哪怕在一流的大学,也绝不轻松。从迈入大学的门槛开始,每个清华大学的学子,就要站在更高的起点线上拼时间,拼方法,拼自律。什么是优秀?吃苦才是常态,努力才是真相,节制是必须的素养,自律是共同的品质。像这样优秀的人,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2019年高考天津市文科状元武婉清同学、理科榜眼张熙兰同学以及考上清北、进入双一流名校的同学们都是这样优秀的人。他们勤奋,肯吃苦,能吃苦,知道努力,懂得节制,坚持自律。今年文科实验班考上北京大学的游洋同学,平常考试并不突出,但他始终没放弃北大的梦想,一直坚守到最后一刻,最终在高考中实现逆袭。要抵达梦想,没有捷径,你要做的,只有日复一日,坚持向前。

社会学研究上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它是这样说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也就是说,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需要一万小时。按此计算:我们每天课上学习时间将近9小时,一周5天,一学年大约40周,高中三年满打满算5400小时。因此仅靠课上时间远远不够,要想成为优秀的人,就必须再付出4000小时。一万小时可能有点绝对,但我们知道,那些凡是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达·芬奇,画鸡蛋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从此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后来享誉世界的《蒙拉丽莎》。体育场上的冠军们,哪个不是从小就开始不断练习,苦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知道练习了多少个一万小时,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才成就了辉煌。《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11岁后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明实录》等,陆续看了15年,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白天在海关工作,晚上在电脑前码字,一共码了96万多字。所以要想学习达到更高的层次,要想去到名校,要想在某个领域成就自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踏踏实实,从写好每个字、做好每道题、考好每一堂测试开始。

学识,眼界,胸襟,会带人去到更远的远方。但是坚持和努力,仍旧是那个最重要的敲门砖。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直不停地向前跑才是常态。今天放弃一小时,明天松懈一小时,最终与别人拉开的差距可不是一米几米,而是一个还在起点,另一个早已到达终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定地跑下去,享受成长的痛苦和进步的快乐”,这是每个不拼爹的孩子唯一的出路。人生,从来没有一劳永逸,想要变强,就只能不停奔跑。

镇海中学七一国旗下讲话,毕业生王奕文:心系天下、勇敢追梦

7月1日早,宁波镇海中学举行升旗仪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镇海中学全体师生面向国旗庄严宣誓,“永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求真梓荫,扬善大成。镇中卓越有我,民族复兴有我。”

(2024届毕业生王奕文作国旗下讲话 通讯员供图)

升旗仪式上,镇海中学2024届毕业生王奕文以《追慕美好,成全未来》为题,作了国旗下讲话。

王奕文从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共产党人年少求学的事迹说起,深情地寄语学弟学妹们:青春向党,矢志报国。在追慕美好的道路上,要始终牢记,选择镇中,就是选择了矢志报国、心系天下的时代责任。

(镇海中学举行升旗仪式 通讯员供图)

王奕文鼓励镇中学子,无论未来的路是坎坷还是坦途,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理想,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还号召全体镇中人,带着镇海中学的红色基因,带着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勇敢地去追梦。

以下为镇海中学2024届毕业生王奕文国旗下讲话: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追慕美好,成全未来》。

今天是7月1日,这是一个镌刻着历史烙印的日子,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103周年。103年来,无数共产党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而镇海中学,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始终见证着党的光辉历史,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三年前,当我迈进镇海中学的大门,伸手触摸红廊上的浮雕,亲耳听闻“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电台三烈士”之一张困斋、“党章守护者”张人亚的故事,仿佛目睹教员和校友们投身革命的浪潮……我就明白了镇海中学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青春向党,矢志报国,在追慕美好的道路上,有多少共产党人一转身匆匆走进风雨中。伟大的共产党人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鞭策着我们为一个追求、一个理想、一个志向、一片沃土,义无反顾地向前奔跑。匆匆而过的这几天里,镇中小黑板上的“永怀赤子之心,赓续红色血脉”仿佛总是在夜晚对我耳语,它提醒着我们:选择镇中,就是选择了矢志报国、心系天下的时代责任。我想,这就是在镇海中学追慕美好的力量。

7月1日,也是一年正中的时间点。我的这一年,一半属于高中、一半属于大学。毕业,将连续的一年分为了两个篇章。转眼间,上一篇章已经悄然翻过。回望备战高考的日子,那是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岁月,也是收获与成长并存的旅程。每当夜幕降临,自习室的灯光总是那么温暖,教师办公室总是那样灯火通明。我记得老师的一句句“我相信你”,我记得同学们的一声声鼓励,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奋斗。那些当时十分平凡的瞬间,此刻回想起来,却是那么珍贵。无论是活泼可爱的小猫咪,还是憨态可掬的大白鹅,镇中的每一处风物,也在无声中见证着我们的成长,激励着我们追逐更高、更远的梦想。我在镇海中学追慕美好,追慕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美好,更是人性中最闪耀的部分。

从7月1日起,下一篇章已经缓缓翻开,我将踏入大学的校门,开启新一段追梦的旅程。或许,过去忙碌奔跑的我一时难以停下来思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能够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人,我要用我的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高中的三年,不仅仅是求学的过程,更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底气。在这途中,有太多人给了我启发和支持。当我参加学生会活动,认领了十余名困境儿童的“微心愿”,并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时;当我参加“校长有约”活动,聆听校长作为长者的意见建议时;当我担任讲解员,为来自港澳台的同学朋友们介绍鸦片战争中两江总督裕谦殉难的泮池时……我深深地感触:在这里,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独立、更学会了责任与担当。我想,镇海中学成全了我的未来。

今天,在7月1日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想对所有的“镇中人”说,无论未来的路是坎坷还是坦途,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信念、有理想,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带着镇海中学给予我们的红色基因,带着那份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勇敢地去追梦吧!我相信,每一个镇中人的未来,都会是一片光明!谢谢大家!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李华 通讯员 方捷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