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与书评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7 08:41

写作核心提示:
读后感与书评作文是读者对书籍内容的个人见解和感受的书面表达。撰写这类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目的":
- 确定你写读后感或书评的目的,是为了分享个人感受、提供评价、分析作品主题,还是为了启发他人阅读。
2. "选择合适的书籍":
- 选择你真正感兴趣和有深刻体会的书籍,这样更容易写出有见地的读后感或书评。
3. "阅读仔细":
- 在开始写作之前,确保你已经充分理解了书籍的内容,包括情节、人物、主题和风格。
4. "组织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书籍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出版时间、主要内容等,并明确提出你的主要观点或评价。
- "主体":详细阐述你的感受、观点和分析。可以按照以下结构展开:
- "内容概述":简要回顾书籍的主要情节或主题。
- "个人感受":分享你对书籍内容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 "分析评价":对书籍的文学价值、主题深度、人物塑造、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 "启示与反思":谈谈书籍对你个人或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你的主要观点,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展望。
5. "语言表达
今日分享学习笔记: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
看到百家号、号中的文章,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感悟,对热点及时做出评论,我羡慕得不得了。可是,我觉着我做起来很费劲,估计是写作能力不够,需要自我提升吧。所以,选择继续消化写作训练营的视频自学课程,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吧,磨磨刀也好。
今日分享学习笔记: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
书评和读后感的相同之处:
都是以阅读为前提,书评是读后评论,读后感是读后有感而发。
从广义上讲,读后感是书评的一种。
书评和读后感的不同之处:
一:书评是重在“评”,是个人阅读某本书后,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严谨地评价。
读后感是重在“感”,是个人阅读某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所感、所想、所悟。
二:书评是以书为对象,从销售的角度去写。
读后感从读者角度去写,以读者的心理活动为中心,是读者的心理感受。
三:书评是评价一本书的价值,是理性的,客观的。
读后感是感性的,私人化的,主观的个人感受。
四:书评是写给没看过这本书的人的。
读后感是写给看过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人的。
五:书评在写法上,是符合书评写作套路的,写作方式较为固定。比如干货类书评的写作方法,雷同与上学时学的议论文,五步法(引入话题、话题论述、延申论述、对比论述、核心论点)。
读后感在写法上是自由的,文章格式没用固定要求,情之所至,有感而发。
六:书评内容比较全面,包括书的内容概括,作者、出版社的介绍,是对书籍客观提炼、解读、评价,评价书中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引导读者对书籍有更加全面的认知,目的是推荐更多人去购买。
读后感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仅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七、写书评,需要通读和细读结合,找到书中的价值和特色。
写读后感,对阅读没过多要求,因为不用思考,只要有感,就可而发。
好了,今天的复习整理就到这吧。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人世间》书评、读后感征文获奖名单,来啦
近日,我社面向社会开展的《人世间》书评征集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从大量来稿中,深深感受到文学精品的艺术魅力和广大读者朋友的阅读热情。
为此,我社专门召集有关专家和业界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全部来稿进行通读,从近千份读后感、书评中评选出45份稿件,分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和优秀参与奖(29名)。
本次评选活动中,我们发现,来稿者在年龄、学历、职业乃至地域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提供稿件的,既有专业的学者、书评人,也有关心文学、热爱阅读的普通读者;稿件的角度、体裁、文法,较为丰富多样。评委会充分考虑来稿的不同特点,着重从是否认真阅读过《人世间》,能否写出阅读中的真情实感以及阅读后的个人体悟等方面进行评判。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将收入我社即将出版的相关图书中。
经评委会认真讨论、审定,现将结果公布如下:1.《她一闪而过,却是善良的化身——郑娟母亲形象简析》 作者:王宏波2.《驿站炉光》 作者:小芒3.《庸常坎坷人世间,此心安处是吾乡——<人世间>中的郑娟》 作者:王丽华 4.《从无明到光明——<人世间>中的视障隐喻》 作者:桑东辉5.《它内里有一股力量,振聋发聩》 作者:朴一久
三等奖(10名)1.《安土重迁的人世间——<人世间>读后感》 作者:王宏灿2.《当以“大我之爱”在这人世间逐梦奋斗——一名共产党员读<人世间>有感》 作者:叶建霞3.《该说的和不该说的,都说》 作者:赵凯4.《活在珍贵的人间,怎敢放下诗和远方——<人世间>的诗意咏叹与冥想》 作者:马冬生5.《人间烟火,岁月温柔》 作者:小烟6.《<人世间>赋并序》 作者:任秀峰7.《有苦,更有光》 作者:柠绾绾8.《<人世间>:老周家的故事,千万家的日常》 作者:丁东9.《<人世间>:内心光明,则处处光明》 作者:徐焱10.《书中探书——谈梁晓声<人世间>里的读书观》 作者:潘安
优秀参与奖(原20名,增补9名)1.《“光字片”即是吾故乡——读“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人世间>有感》 作者:李艳霞2.《“四度”空间烛照人文情怀》 作者:张中杰3.《风吹草落花飘香,人间浇堕仍朝阳 ——读梁晓声小说作品<人世间>》 作者:刘洁娴4.《<人世间>——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云中漫步5.《<人世间>,两个圆的深邃交集》 作者:王德新6.《<人世间>:女神和女菩萨》 作者:王楠7.《<人世间>的那些慢动作,才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密码》 作者:陶云玲8.《<人世间>:家风的沉淀与传承》 作者:龚蓉梅9.《照见共和国五十年的一面镜子——读长篇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人世间>》 作者:文晓羚10.《周秉昆起于“卑贱”的第一次觉醒》 作者:赵媛媛11.《跌宕起伏中的通透人生》 作者:许雷12.《读<人世间> 品人间事——读梁晓声小说<人世间>有感》 作者:常红芳13.《周蓉的“出走”之路——读<人世间>有感》 作者:闫冠利 14.《我和<人世间>的缘分 始于2019和梁先生的相遇》 作者:范璐15.《六个半手抄本——读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有感》 作者:刘艳梅16.《平凡叙事里的家国温情——读梁晓声<人世间>》 作者:林文钦17.《所幸希望一直都在,真情从来不缺——读<人世间>有感》 作者:伊兰微微18.《人世间,值得期许——读长篇小说<人世间>有感》 作者:朱海峰19.《时代的严肃书写——细评<人世间>》 作者:程名20.《时间见证与泪水辨认中的苦乐年华 ——读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 作者:张高峰21.《书里书外人世间——简述梁晓声和他的<人世间>》 作者:高文颖
22.《我们都在人世间——读<人世间>》 作者:郭良正23.《我的前半生是另一个版本的<人世间>》 作者:马海洋24.《向“坎”而行,烛照人性》 作者:雪樱25.《又一次读懂中国》 作者:王慧丽26.《于虹为何敢找郑娟要房子?——看<人世间>,悟人性之善恶》 作者:周艳琴27.《人生最是值得:理想、书籍、温情——论<人世间>蕴含的人生哲学》 作者:孙桂芝,张慧林28.《中国人的幸福三重奏——<人世间>读后感》 作者:谢凤娇29.《最是人间烟火色,平平淡淡周秉昆——梁晓声<人世间>读后感》 作者:范延伟
(个别标题略有改动,排名不分先后)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