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香草不是读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7 10:26

写作《香草不是读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香草》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题目明确:题目应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或感受。例如:《香草:一场心灵的洗礼》。
2.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香草》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3. 内容概述:简要概述《香草》的主要情节、人物、主题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 感受与评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香草》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故事情节:分析故事情节的设置、发展、高潮和结局,评价其是否合理、引人入胜。
b.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评价其形象是否丰满、真实。
c. 主题思想:阐述《香草》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人性、道德、爱情、成长等,并谈谈自己对这些主题的理解。
d. 语言风格:评价文章的语言风格,如朴实、幽默、优美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5. 比较与联想:将《香草》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如与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一主题的其他作品等,分析其异同,丰富读后感的内容。
6. 逻辑清晰:在论述过程中,注意保持逻辑清晰,避免出现前后

真与美的深情流淌——读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

□贾登荣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是因为父亲在儿女心中像一座巍峨高山,虽无言,但依旧不能否认其伟大。在庞余亮的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中,却描写了一个严厉、暴躁,偶尔也会表现出温柔一面的父亲形象。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父亲在天上”,是献给父亲的文字,分别从卖甘蔗、种黄豆、过年以及父亲中风后等不同方面塑造了严厉却任劳任怨的父亲形象。第二辑“报母亲大人书”,是献给母亲的文字,从母亲的日常劳作,例如捣石臼、做汤圆等细节入手,描写了一个隐忍、温柔、坚强的母亲形象。第三辑“绕泥操场一圈”,是秘密成长笔记,从老师的视角描写乡村校园里孩子们的成长逸事,生动、有趣,又令人深思。第四辑“永记蔷薇花”,描写了读书、观影、旅行以及书店的搬迁、友人相聚等生活内容。全书是作家对父亲、母亲以及个人成长史的坦诚书写,是一次人间大爱的极致表达。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穿透人世间的阳光和尘埃,让人们看到岁月的无声流逝以及亲情的暖心力量。

阅读该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不矫情、不做作,坦诚而真实地讲述人生故事,让人们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第一辑“父亲在天上”中的9篇文章,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用率真的情怀,来书写自己的父亲。从作者点点滴滴的描写中可以看到,父亲是个脾气暴躁、不体恤别人、大男子主义严重的人。在《丽绿刺娥的翅膀》一文中,作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我”跟随父亲在防洪堤下播种黄豆时,被一种掉在身上会让人又痒又疼的小虫“洋辣子”伤到了。听到“我”不停地哭,父亲居然“从杨树的枝头逮到一只洋辣子往我胳膊上使劲一按”,那“无数的疼、无数的痒”让“我”哭不出来了。《半个父亲在疼》一文,则讲述了父亲中风后直至去世期间发生的故事:母亲嘴上埋怨,但还是精心护理,直到父亲生命终结;一个哥哥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回家照料父亲,另一个哥哥虽然回来了,却只给了点钱就匆匆离开;妻子对瘫痪在床的父亲,也没有好脸色……一家人虽然对久病的父亲有埋怨、有隔阂,但萦绕其间的夫妻情、父子情,始终占据着生活的主流,让这个家庭的成员最终达成谅解,走向和睦。这样的描写,真实、坦诚,贴近现实,也是对散文真实性原则的坚守。作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写道:“父亲在世时我一点也不觉得父亲的重要,父亲走了之后我才觉得父亲的不可缺少。我再没有父亲可叫了。”这样的情感,是人之常情,是至真至纯的吐露,一点也不突兀。

作者十分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行文充满生动之美、灵性之美。在记录自己与父亲驾船去城里卖甘蔗的《原谅》一文中,作者描写父亲撑船时的动作,“父亲把湿漉漉的竹篙往下按,长长的竹篙就被河水一寸寸地吃了……他把竹篙往河中央一点,河中的碎金更碎了”。这样的描写,既生动逼真,又富有诗情画意,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文字的美,只是文章的外在形式;思想的美,才是文章内涵的要旨。庞余亮不但讲究形式之美,更重视内涵之美。在“报母亲大人书”一辑中,作者写与母亲有关的穰草扣、香草、慈姑的若干种吃法等,这些“有关母亲的小事物”像一张生命清单,被逐一记录在册——柳编线箩、石臼、雪汤圆、锈蚀之针、皲裂的血口、铝钥匙、旧草堆……涓滴回忆,都带着家的温度。甚至是与母子之情有那么一点儿关系的远方的两个地名——恩施与孝感,都被作者那颗敏感的心紧紧抓住,如同一个绝望的孤儿,突然想抱抱街头陌生而又慈眉善目的温厚女性。“永远有一棵母生树,这母生树上有两片叶子,一片叫作恩施,一片叫作孝感。”文字里蕴藏的思想之美、深情之美,得到了完美呈现。

作者在书中所展现的不是被美化过的父子情深,而是那个年代中国乡村的一部父亲简史,是岁月漫漶之后留下的乡土社会人伦图景。它是献给父亲的挽歌,也注满了儿子反抗、妥协的疼痛与愧悔。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庸常琐碎、俗世悲欢,便构成了让我们留恋着的人世间。

曾经可能成为科学家,却终成诗人的女子——翟永明,诗歌二首

翟永明,女,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当代著名女诗人。出版有诗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称之为一切》、《黑夜中的素歌》、《翟永明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纽约,纽约以西》等诗歌、散文集10多部。代表作《女人》(组诗)、《静安庄》(组诗)、《十四首素歌》等。



1974年插队,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曾供职于西南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发表诗歌,1985年发表组诗《女人》,以“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和独特奇诡的语言风格”震惊了当时的诗坛。


1991年,应邀参加荷兰“鹿特丹诗歌节”。同年,应邀参加英国伦敦大学“当代诗歌讨论会”,作品被译为英、日、荷、法等国文字在海外发表。


她开的“白夜”酒吧,于1998年落户玉林西路,如今座落于窄巷子32号,是成都著名的文化沙龙,它的存在,像是成都的一个文化符号,而它作为“文化人的客厅”,则影响深远。



她本来可以成为科学家,却在上世纪80年代从体制中挣脱出来,又游历国外,最终落脚在成都。人生中最美好的风景都在这里。

我们选取两首小诗来一一品读。

《入画》

从日常中逃亡


向飘渺隐去

我的衣袖鼓荡起新鲜负离子

双脚交叉踮地

我能否推开崇山峻岭?

面如绿色悠然行在画中

跨深潭、傍幽涧、飞危壁

绢衣拖动侠骨一列

穿林海、履云气、嚼松果

记忆托付一根香草

问长者、息水边、听落叶

在一颗千年古樟树下昏昏欲睡

还有什么野兽没有来到我的身边?

到画中去、作画中人、自倘佯

没有一个美学上级可以呼唤你!

你不是从画中走下,而是

从人间走入、走上、走反

从虚无中逃脱

向植物隐去

遁形术输给进化论

一物降一物

时间降住所有

这首《入画》选自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显而易见,作者观画之时,眼随黄公望的山水笔墨,神思则随着黄公来了一趟神游富春山之旅。

她整个人仿佛融入了富春山之中,悠然前行,“跨深潭、傍幽涧、飞危壁”,“穿林海、履云气、嚼松果”,宛若天仙之女,好不惬意。她愿在千年古树下入眠,而身旁却不断有野兽出没,何其奇谲的想象?她愿意“长醉不复醒”,走入画中、走上画中,挣脱虚无的羁绊。

节选的部分,可以说是清灵飘逸的,让人很容易代入,且有古典诗词的韵律感,而读者随着诗人的诗句描述,仿佛也身处黄公望的富春山当中,眼前无画,心中有画,体验着美好的艺术享受。


再来看一下这一首诗。

《生命》

你要尽量保持平静

一阵呕吐似的情节

把它的弧形光悬在空中

而我一无所求

身体波澜般起伏

仿佛抵抗整个世界的侵入

把它交给你

这样富有危机的生命、不肯放松的生命

对每天的屠杀视而不见

可怕地从哪一颗星球移来?

液体在陆地放纵,不肯消失

什么样的气流吸进了天空?

这样膨胀的礼物,这么小的宇宙

驻扎着阴沉的力量

一切正在消失,一切透明

但我最秘密的血液被公开

是谁威胁我?

比黑夜更有力地总结人们

在我身体内隐藏着的永恒之物?

热烘烘的夜飞翔着泪珠

毫无人性的器皿使空气变冷

死亡盖着我

死亡也经不起贯穿一切的疼痛

但不要打搅那张毫无生气的脸

又害怕,又着迷,而房间正在变黑

白昼曾是我身上的一部分,现在被取走

橙红灯在我头顶向我凝视

它正凝视这世上最恐怖的内容


初看这首诗,是颇费思量的,尤其读者是男性的时候。女性孕育生命,最后创造了生命,所以“生命”这个主题本身,与女性密不可分。


诗的开头,“一阵呕吐的情节”,可以想象女性怀孕期间的情形。主人公似乎是去做了人流手术,“液体在陆地放纵,不肯消失/什么样的气流吸进了天空?/这样膨胀的礼物,这么小的宇宙”,这样的描述,让人揪心,让人心痛。抽出的羊水不肯消失,吸宫器则将生命吸进了天空,然后消散于无形,这是多么残忍的行径!很显然,这并非诗的主人公所愿,她受到某种来自哪里的“威胁”,仿佛有一只无形的黑手攫取住了她,惨痛之极。


第二段是描述术后的情形了。热夜飞翔的泪珠,冰冷的器皿盛着死亡的气息,将主人公碾压,而那一阵阵贯穿一切的疼痛,那痛感却超越了死亡所带来的窒息。女人被取走了白昼,现在只剩下黑暗,陷入无边的迷茫。橙红灯就像一只上帝之眼在凝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生命在这里消亡,这是最恐怖的内容。


反复读,才能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痛苦的情绪。每一个生命就像一朵鲜花,而有些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在花骨朵时凋零了,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愿天下的生命都能有生长的权利,希望这世上再没有诗中描述的悲剧。

上面简单分享了两首不同风格的作品。翟的代表作在这里就不一一分享了。


诗人欧阳江河说:翟永明,是东方最美丽的女人。

诗人伊沙说:第三代诗人,都有翟永明情节。


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中国最具魅力50人,翟永明以“艳阳之魅”位列其中。


今年她已经66岁了,希望她永远美丽,永葆艺术青春的活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