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7 16: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镜》后感600字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对《镜》这部作品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人物,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3. 总结情节:梳理《镜》的故事情节,抓住关键节点,如高潮、转折和结局。在作文中简要概括情节,为后续的分析和感悟做铺垫。
4. 提炼观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炼出自己对《镜》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观点可以是关于人物、情节、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手法等方面的。
5. 结构清晰:作文要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观点,并引用作品中的具体例子进行佐证;结尾部分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6.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流畅,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表达观点时,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
7. 举例论证:在阐述观点时,要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论证。举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撑
鲁迅与儿童 李滨声
鲁迅在杂文《拿来主义》中,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他在此文中说要“拿来”的,主要指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然而鲁迅在不少杂文和讲演中所说的要“取法”亦即“拿来”的东西,是古今中外一切的好东西,并不限于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所以,我觉得可以把鲁迅的拿来主义理解为广、狭二义。狭义的拿来主义,指取法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广义的拿来主义,更为广泛——凡有益于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东西,不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鲁迅都主张“拿来”。这个“拿来”是占有,挑选和吸取,亦即取法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有益的、好的东西——“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全集》,第6卷)
关于“拿来”的路径,鲁迅有一个思想很值得重视:只要是好的东西,哪怕它的“出处不好”,也应该“拿来”;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好的东西无须纠结其来源是哪儿,“拿来”便是。过去人们对鲁迅的这个思想关注不够,其实这个思想十分重要。
姑举几条散见在鲁迅杂文和其他资料中的鲁迅语录。
一,要学习敌人的长处。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说:“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模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模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模仿’的。”(《且介亭杂文》)
鲁迅认为,谁有优点,就应该向谁学习,谁有优点,谁就是老师,哪怕这优点是敌人的,哪怕这老师是敌人。鲁迅的这个观点,可谓彻底的拿来主义。日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之所以相当精良,是因为他们模仿了先进的西方工业国,中国想赶超日本,首先就要学习日本的“会模仿”。会模仿,就是一种拿来主义。日本人是很懂拿来主义的,他们搞明治维新就是模仿西方,结果使日本很快强大起来。
鲁迅认为,一边排日,一边也要学日。他在《“日本研究”之外》一文中说:“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地向中国的青年进一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譬如关于他的本国和东三省,他们平时就有很多的书,……关于外国的,那自然更不消说。”(《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说这话的时候,日军已经侵占辽宁、吉林两省,是敌国了,但鲁迅依然提出自己的忠告,明确告诉中国青年要学习敌国日本的优点。对此,鲁迅是很坚决的,哪怕国内的排日声浪巨大,他也要告诉青年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拿来主义。
一次鲁迅在谈到青年人的学习问题时说:“青年人要肯学习,什么都要看……”(武德运《鲁迅谈话辑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看的目的在于了解它,从而战胜它。向敌人学习,当然是学其优长,补自身之不足。要学习敌人的长处,这是鲁迅的一贯主张。
二,青皮无赖的韧性也要学。为抵抗旧中国的黑暗,鲁迅主张韧性的战斗,他认为不妨把青皮无赖的韧性精神也“拿来”。他说:“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听说拳匪乱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谓无赖者很跋扈,譬如给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两元,对他说这行李小,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青皮固然是不足为法的,而那韧性却大可以佩服。”(《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
所谓“大可以佩服”,也就是可以“拿来”。青皮无赖本是很讨厌的,但他们确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亦即韧性。鲁迅认为青皮不足为法,但他们的韧性值得学,与旧世界搏战,正需要这种“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韧性。
三,取法广东商家和日本人的“认真”。有人著《如此广州》一文,批评了广州某商家的迷信之举——为了压制街对面的老虎招牌,立起玄坛财神(赵公元帅)和李逵的大像。鲁迅看后写了一篇读后感,说:“广东人的迷信似乎确也很不小……然而广东人的迷信却迷信得认真,有魄力,即如那玄坛和李逵大像,恐怕就非百来块钱不办……广东人的迷信,是不足为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鲁迅全集》,第5卷)
历史上,广东人的迷信很出名,直到前些年我去广东出差,仍觉得那里的人很迷信,店铺内都供着玄坛神像,有时还放鞭炮祈福或驱邪。鲁迅当然不赞成迷信,但他认为广东人办事的认真态度是可以“拿来”的。不少国人办事粗疏、马虎、模糊、敷衍,而鲁迅特别提倡“认真”二字,所以他对广东商家的办事认真很赞赏,认为应当取法。
鲁迅还认为应该学习日本人的认真精神。他曾对日本友人内山完造说:“中国四亿人民得了‘马马虎虎’的病。不治好这种病,就不能救中国。可是,日本却有治这种病的灵药,那就是日本人的认真态度。所以,即使排斥整个日本,也要买来那种药。”(内山完造《思念鲁迅先生》,《文艺报》1956年第15期)我去过三次日本,觉得日本人特别爱说“确认”二字,凡事都要“确认一下”,这体现出日本人的认真精神。在鲁迅看来,即使日本哪儿都不好,他们的认真精神,还是值得取法的。
鲁迅善于辨证分析事物,即使是敌人、是青皮无赖、是迷信者,他也能洞悉其另一面;这另一面,就是可以“拿来”的好东西。对于“拿来”好东西,鲁迅是极具胆识和魄力的。他在《看镜有感》一文中曾夸赞汉唐“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鲁迅对于敌人、青皮无赖和迷信者的长处的“拿来”,就很有这种汉唐气魄。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勇敢的具有彻底性的拿来主义,是讲究辩证法的拿来主义。
作者:周祥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永琳先生的书画,个人风格强烈,艺术内容丰富,人文修养深厚。不仅显现着巨大的原创精神,同时俊逸从容,远去俗尘,望之而令人生净、静、境之感。
净。中国艺术,溯源于中国文化,循循求净是其根本。
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绵延万里,波澜壮阔。曲折的长途中,淘汰了污浊,筛除了废物,灌溉了土地,养育了生命。中国艺术正是在这一求净的文化过程中不断完善。文如其人,字品如人品,作品正是艺术家品质的反映。
我见青山多妩媚(中国画) 梁永琳
我们看金文,隶书等秦汉之前文字,虽古拙浑厚,却肃穆净洁;我们看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愈有涂改,其净愈显纸上;而以乱头粗服著称的徐渭,以宿墨闻名的黄质,其成画之楮,散出的却是净雅,谁可望尘而及?渐江之净,一尘不染,石涛之净又藏于淋漓酣畅之中;文徵明净在功夫,仇实父净之细韧;李唐的《万壑松风》、荆浩的《匡庐图》,土、石、松、云浑然天成,而其妙者,又恰在一尘而不染也。
细赏永琳先生书画,净洁与古贤一脉相承。其草书一扫脏、乱、燥、歪之风,还草书之真面,其隶书远离清人板滞,直入汉魏朴纯,所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良可谓也。其画,由明清入宋元,笔净,墨净,山净,水净,观之令人起冰、玉之思也。
永琳先生能净如此,乃其心净也。
静。我与永琳先生相识二十余年,可谓熟甚,我以为,其最动人处就是静,不敢说这是与生俱来,但由内而外则显而易见。这种自然而然的静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他的作品中。我们欣赏永琳先生的作品,无论书、画、诗、文,静都贯乎终始。这在当下浮躁、忙乱的艺术环境中,显得尤为另类,当然更弥足珍贵。妙在这种静不是呆板,更不程式,这静,类静极而动之禅、孤崖壁立之松,这静中藏着力量、藏着变化、藏着灵动、飘逸与悠扬。其山水、草书自不必说,即其楷、隶、行诸体,亦不丝毫逊也。古人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这神采从何而来,余以为,从静中来也。愈静,神采愈彰;愈静,神采愈灿烂。
永琳先生得之也。
李白《王右军》(书法) 梁永琳
境。中国书画虽千变万化,但归而结之,无外雅、俗,雅、俗一显,境界自分。
古代的大画家,都极精书法,所以以书入画既是常理,亦是通途。以书入画的核心是锤炼笔法、锤炼一画的魅力。笔法是书法的根本,也是中国画的根本,故石涛有一画之说,然真得一画者又何其难哉!如果你不是真懂书法的笔法,而要以书入画,那一定也是妄谈。书法入画,行之于方法,显之乎意韵,不谙此中玄妙,画是难入高境的。
永琳先生,乃真知书法笔法之大家,其字,转寓婉通,折藏顿挫,笔笔提按,处处虚实,故其书画,笔墨之继,悉纯正之脉也。观其所作,自是脱俗纯厚之境。
外者,永琳先生饱读壮游,学养深含,擅属诗文,胸中涵菁蓄萃,陈“兵”百万,化之笔墨之中,其境又更高一层也。
笔墨当随时代。
永琳先生居于时代前沿,随时代自不必言,而其逆于时流的净、静、境,则又早已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是令人敬佩的。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0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