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丰乳肥臀 读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7 23:11

如何写《丰乳肥臀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丰乳肥臀》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作品背景": - 确保你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充分的了解。 -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作品,它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2. "明确读后感主题": - 确定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3. "深入分析人物": -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以及这些人物如何反映了作品的主题。 - 注意丰乳肥臀这一独特意象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4. "阐述主题思想": - 描述作品传达的核心思想,如对历史的反思、对女性命运的关怀等。 - 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阐述这些主题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
5. "评价艺术特色": - 分析莫言在语言、结构、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 举例说明这些特色如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6. "结合个人感受": - 分享你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如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等。 - 可以谈谈作品对你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7. "注意结构安排":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读后感主题

读《丰乳肥臀》有感

文&于掣

且不论莫言,也不论书名。总之断断续续终于把《丰乳肥臀》这本书看完了。真正地欲哭无泪,欲哭无泪!

这本书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 讲述了一个母亲含辛茹苦,不止含辛茹苦,可以说呕心沥血拉扯大十二个孩子的故事。山东、高密、乡村,战争、母亲、孩子,七个姐姐的名字都是上官什么弟(有时记不得谁是谁)。为了延续烟火,生了双胞胎金童、玉女,真爱也好,无奈也罢,孩子,都不是同一个爸爸,都不是上官家的种。还有外甥女沙枣花(大姐与沙月亮之女)、鲁胜利(五姐与鲁立人之女),不是外甥的外甥司马粮(二姐之夫司马库与他前妻之子)。

故事是以上官金童自述形式记录的。大姐上官来弟(投降日本人的沙月亮之妻),沙月亮被杀死后曾与二妹夫司马库通奸,最后嫁给三妹的未亡夫哑巴双腿残疾的共产党人孙不言,又与三妹的初恋情人鸟儿韩有染,后不堪孙不言折磨,杀死了他,被枪毙。二姐上官招弟(国民党司马库之妻),在与独立纵队十六团的割据战中,被炮弹轰死。五姐上官盼弟(共产党鲁立人之妻),为了保存自己曾一度改名换姓,“文革”中自杀身亡。几个姐妹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你来我往,不遗余力地互相倾轧、攻击,三姐上官领弟终是没有等到她被日本人抓去的鸟儿韩回来寻她,疯了后便嫁了哑巴,后来化作鸟儿仙从悬崖飞身而下,四姐自己把自己卖进了窖子,学着杜十娘,抱着卖一次也是卖,卖十次也是卖,还不如卖个痛快,怎么也要挣个万贯家财,不再让亲人挨饿受冻的想法,最终挣来了宝贝无数,却被无耻的公社干部没收,终至疯狂而死,六姐上官念弟嫁给了美国人巴比特,最后被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寡妇炸死,七姐上官求弟一路辗转,四岁时被卖给白俄女人,长大后没能熬过三年自然灾害,为了一个馒头可以放下尊严被张麻子诱奸,最终被几张豆饼撑死 ,最漂亮的八姐玉女因眼盲不忍拖累母亲而投河自尽,这些女儿个个都是特立独行个性鲜明意志坚强的,但都没得到善终。金童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一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却因极度的恋乳,胆小、懦弱,所以一辈子没活出女人的乳房。莫言极具讽刺意味地道出中西方的杂交,并非优良品种,或者说并非一种进化,相反近乎退化。母亲呀,这些子女,让你操碎了心,伤透了肝肠,然而谁都没你腰杆直,谁都没你活得认真,谁都没你看得明白,管他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当家,管他谁来问百姓疾苦,你都是一视同仁,有力的双手始终不放,拼了命扯着孩子们,活着。觉得司马粮像其父亲一样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只是书中对他的结局有点儿模糊,大概让读者去猜测吧!在沙枣花为其殉情时随她一起从楼上跳下,但没摔死,然后上了辆出租车走了,这是司马粮在书中最后的镜头。

莫言就是莫言,他笔下的人无处可逃,在那个腥风血雨、饥饿疾病、生离死别,又污秽不堪、屎尿不绝、阴森恐怖、牛鬼蛇神横行的世道,能往哪里逃? 国也好,共也罢,一定有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幕后…… 他的笔下,变态畸形又刻骨的爱情,极尽煽风点火引诱着人最原始的兽欲,简直挫骨扬灰,也要让你闻到恶臭不堪又香飘十里的奶味儿。这是一个家族的悲剧,一个世纪的悲剧!

残酷、苦难、隐忍、野性、自然、放荡、刺激、无情、诡异……最终都是磨练与给予。

或许有点儿夸张了,也或许那个时代本身就是那么荒诞。哪里会有人像金童一样一辈子断不了奶,我有点儿惶惶,也有点惭愧,觉得自己有点儿像,老大不小了,一天有时候也能喝上五六支奶……莫言所言的那个年代,人莫名其妙地消失,竟是常态,所以我闷闷地感觉现在的存在着,哪怕无所事事也是多么的幸运!

这本书的主旨是:生命的传承与延续,是应当受到礼赞的;这个世界需要生命,无论美与丑,纯洁与肮脏,卑鄙与高尚。

当然,我们要活着,好好地活着, 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

于掣,居广州,出版诗集《寻水的鱼》。

壹点号树痕有话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丰乳肥臀》读后感

文/乐水清山

六百多页的书,五十多万字,十多天总算是读完了。一开始与它同批买来的,还有一本《天幕红尘》。我贪婪地把它们各自读了几十页,最后决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天幕红尘》上。显然,我对这本书有一点偏见。当然,也是因为偏见才买的这本书。当时是奔着《天幕红尘》去的,后来觉得很有必要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学修养,再加上诺奖的名头,还有就是包邮的必要,这本书才被纳入了进来。偏见也罢,委屈也罢,这本书被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很认真的读完了。其间情绪使然几经想动笔,都被我的理性按了下来。还是读完了再写吧!要不然因为没有读完而出现误解,岂不对这本书更加不公。已经偏见满盈了,那就再等一等吧!

这本书开头的作者自序里有这么一段话:文学的魅力之一,也许就是可以被误读。这让我着实释放了不少压力。那我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甩开膀子大言不惭了。

首先,不得不夸赞一番作者莫言。当然,对于一位无名小卒的赞扬,既显得微不足道,又有些亵渎之嫌,毕竟作者本人已经盛名在外,荣誉满身。但我相信再了不起的作者,也会关心一下自己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哪怕是再渺小的读者,他们的肯定对于作者而言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毕竟这也是创作很重要的源泉。莫言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无比,令人惊叹,遣词用字也是令人叫绝,一些朴素的文字在他的笔下幻化为龙,光芒四射,画面在脑海里生动具体,此起彼伏。

一位母亲,上官鲁氏,父母从小被德国人杀害,被姑姑养大。先是裹足,后来清朝灭亡,裹足不被待见,只好经人介绍委身于一个铁匠的儿子上官寿喜。上官寿喜没有生育能力,再加上那个时代所不能容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要求,鲁氏被迫走了借种生子的道路。可是即便一连生下了七个女儿,因为没能生出儿子,一直被婆婆和丈夫侮辱打骂,甚至在生下孩子后当下就被赶下床去干活了。这是那个时代下女性悲惨命运的缩影。鲁氏一双小脚,承受了那个时代太多的不公。一种落后的思想是会害人的,即便是你身边最亲的人,他们也会成为这种落后思想的执行人。一个时代被一些落后的思想禁锢着,这些落后的思想反噬着这个时代下的所有民众,无一幸免。我们是控诉这个时代呢,还是要抱怨命运的不公。我们那些所信任的圣人之言,最终成为了统治阶层的鹰爪,他们可以更加理直气壮,更加肆无忌惮,更加出师有名,更加横征暴敛。他们知道水亦覆舟,却很少关心民意,居高临下地恣意妄行;他们知道取之于民,却很少感恩民生,理所当然地享用。切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侧面,深思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的答案。莫言在香港中文大学有过这么一次演讲,他说文学是真实的,是要讲真话的,文学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是揭示社会和人类的真实的。一个人生活得好,这说明这个社会是好的,反之亦然。所以,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是对这个社会最好的赞歌。赞美多了就成了一种功利性的献媚,说假话要比真话可怕的多。不管是丑的还恶的,只要是真实的,都值得我们去揭露,而不是被歌舞升平、一片祥和的假象麻木。孔子都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要小心这些话说的动听的人。

鲁氏借种生下来九个孩子,龙生九子,这个隐喻真好,这位母亲俨然不是上官鲁氏,而是整个中华大地。我反复回看这九个孩子的命运,和他们的父亲又是多么的相似,也许这就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真是代际相传,孩子的命运也承袭了父辈。这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隐喻呢?九个孩子九种命运,基本囊括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命运。男主人公上官金童,一生嗜乳,一辈子没有摆脱对乳房的依赖,这又多么像极了大多数的我们。一个时代的巨婴,一辈子都独立不起来,倚老啃老,难道不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你真的独立了吗?你真的就有自己的思想了吗?我们不要一看到上官金童就鄙视不已,唯恐避之不及。难道这样,你就可以否认自己没有一点上官金童的影子了?躲避又是多么的不自信,你敢拿起镜子真实地裸露自己吗?仅仅是你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是没有揭开伤疤的勇气的,我们很多人是没有直面自己的勇气的。很多人都是浑浑噩噩的,掩耳盗铃似地自欺了一辈子。

上官鲁氏隐忍了一辈子,也坚毅了一辈子,更多的是为了孩子。她也有过自己的反抗,她也有着自己的倔强,但是她无法摆脱更多人的冷漠与沉默。她只能用自己柔弱的腰身承受着这一切。一个个子女被她生下来,又一个个被她送走,一个个孙辈被她抚养,也被她一个个送走。一个羊群般的家庭就这样渐渐凋零了。

相比于战争,人性的自相残害更血腥、更无情。她二女儿的两个孩子司马凤、司马凰就成了那个时代下的牺牲品,这让我陡然一惊,深吸了一口气。哎!愚昧是要害死人的。她的四女儿为了家庭自卖妓院,多年后回家带回来的钱财,也被那些新时代的官员全部收缴了去,最后还要被示众展示。人都逼到这份上了,还要踏上两脚,啐几口唾液!哎!到底是妓女肮脏还是人性肮脏?在那个最饥饿的年代,她为了一家人不被饿死,以自己的胃做口袋,从磨坊里夹带粮食,回来后呕吐出来,清洗干净捣碎喂养孩子。八女儿,一位盲女,不忍心母亲这般自我折磨,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跳河自尽。她的七女儿也是因为饥饿,暴食生豆饼而亡……这一幕幕,就如同一把刀子,一颗心千疮百孔的,几度哽咽,几度抽泣。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好像只有人性始终没有变,我们也好像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来制约人性的丑恶。绝对化的权利必然要滋生绝对化的腐败,必然会有不公平和不公正发生。一部作品一定要有时代的回响,一定要能揭露那个时代的病痛,只有如此,才会得以重视,才能得到救治,才会有希望。就像苏格拉底的那只牛虻,时刻叮咬一下这匹硕大的国家之马,这个国家才能重新精神焕发。好的时代是需要知识分子发声的,好的时代是不会忌讳多元化的声音的。但凡整齐划一的论调背后,或多或少的都隐藏着各自的目的。从人性的视角,就如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绝对不可能拥有相同的两个生命,既然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欲望与需求,当然也就不会有着相同的声音。相反,智慧的人更害怕统一的声音,因为这背后隐藏着人性的丑陃,不真实。一个家庭的命运,要么是自己的选择,要么是外部的推动,但无论如何,都一定是这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决定,绝不能大家长制,一人独断,毕竟少数永远代表不了全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大多数悲剧,都是把命运交给别人的结果。只有人民组成的国家,哪有国家组成的人民。这部作品既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提醒,愈久弥新。科学技术再怎么发展,只是加快了信息流通,却加速不了人性进步。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一旦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就会从公利的坚决拥护者叛逃到私利的坚持支持者,成为了改革的障碍。只有拥有大悲悯的时代伟人,才会焕发真正的时代新生,才会真正地推动整个人类的进程。如果那些既得利益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权利和资本是不可能代际相传的真理,也许他们才会真正地放下私念,为后世子孙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民主的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欢迎这样的人民自觉与认识,我们更欢迎这样的时代。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上下求索,共同推动。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