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慈悲 读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8 14: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慈悲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主题是关于慈悲的哪些方面,如慈悲的定义、慈悲的意义、慈悲的实践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3. 突出重点:在正文部分,要突出你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中关于慈悲的精彩观点、论述或事例,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阐述。
4. 引用原文:适当引用原文中的观点、事例等,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时,注意引用格式规范。
5. 结合实际:将慈悲的理念与实际生活、社会现象相结合,谈谈你的看法和感悟,使文章更具深度。
6. 语言表达: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同时,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7. 观点明确:在文章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对慈悲的理解、对慈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
8. 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注意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9. 结尾总结: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慈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10. 格式规范:注意作文的格式规范,如字体、字号、行距等。
以下是一
观音菩萨慈悲有感,赐你家孩子智慧与好运,福慧双全!
将心拿来,与汝安 I 读《生命这出戏》有感
作者:千川白
导语:人生在世,不免痴人说梦,虽天道佛法不离须臾,但一介愚人,却不曾察觉。《生命这出戏》便是一本让读者在众多人生问题和生活中寻常事物中,察觉审视,并提炼生命价值的智慧之书。本书细致耐心地引导每个读者发现内心的善良与慈悲,锤炼一颗心不离善念,随缘自在,发现自由。”
痴人说梦有感:北方逐渐进入盛夏,天气燥热,人也不免恼了起来。于是再次读起了《生命这出戏》,希望能得一时清净。当看到“人们误把痛苦当成快乐,跟在痛苦后面追,还以为是在追快乐” 时,便再耐不下心读书了,心里无名烦恼,但又在恼什么呢?想不出原由,于是合上书想去找王质下棋,谁知他早就拿了把斧子,到深山密林里砍柴去了。他倒是在某个阴凉处看到有人下棋,就过去观棋,一局尽了,去拾自己的斧头,发现斧柄竟然都朽烂了。于是心下慽然,拿着剩下的铁斧跑下山,眼前所见已是沧海桑田。再问当地人,才觉百年时光已逝去,有道是“百年世事不胜悲”。
世人都说:怪哉怪哉。世间怎会有一盘海枯石烂的棋局?可世人不知,这棋局,怕是每个人都要下的,不明白棋子间的前因与后果,就要世世代代地布棋局,直至地老天荒。我也不明白,所以整天昏头昏脑,梦和真实分不清楚。既然找不到王质,我就自己游山消解烦恼罢。此时山风盈袖,自己轻得像梦里的自在飞花,果真闲适,于是想到了李涉写的诗:
镇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偶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和李涉一样,我也算个闲人,而且巧的是,我经过一个寺庙,一个和尚拉住了我。他要我题首词再走,说不可浪费这明媚天光。我心想,“那就把李涉的诗倒过来吧。”
偷得浮生半日闲偶过竹院逢僧话忽闻春尽强登山镇日昏昏醉梦间世人都说:怪哉怪哉。这好好的一首诗,怎就倒果为因,乾坤颠倒了?可世人不知,这乾坤颠倒,才是常态。人世的命运一如经天换日,一刻不得停。正所谓:“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作者说,生命是出戏,是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
不同的剧组,不同的故事,同台献艺,全是直播。彼此影响,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连续,以至无穷。”也许下一秒,闪光灯就要寂灭,演员会突然立场,变化无所止,让人措手不及。大抵都逃不出“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无奈和荒唐。我还不解这戏里的“无常”,不明白其中的迁流无暂停,所以整天殚精竭虑,总在试图抓住那点微茫又虚伪的快乐,为此忙忙碌碌,心里片刻不得安定。
说到不得安定,我曾遇到一位独臂大和尚,法名慧可。他给我讲,他的心曾和我一样也始终不能安宁,于是独臂大和尚找到他的师父问道:“一切诸佛法印,可不可以明白地讲出来听一听呢?”他的师父好似在推辞般:“一切诸佛的法印,并不是向别人那里求得的啊!”独臂大和尚又恳求说:“但是我的心始终不能安宁,求师父给我一个安心的法门吧!”师父答:“你拿心来,我就给你安。”独臂大和尚心下仿佛有所触动,说:“要我把心找出来,实在了不可得。”师父这才说:“那么,我已经为你安心了。”故事讲至此,独臂大和尚顿了顿,对我说:“
此心既不可得,岂不是不必求安,就自然安了吗?何必去求一个镜花水月,海市蜃楼呢?”
世人都说:怪哉怪哉。这人的心性,怎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可世人不知,不仅仅心性追无可寻,它更是明镜非台,性本无性。“欲知心本性,还如视梦里。譬之六月冰,处处皆相似。”心本性,哪有定数?如六月之冰,炎炎夏日下,自然是要融化的了。但我也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空性,而作为一个未修行人,能感觉到的是每当有想去找到安宁的一念时,心便早就被这个念头牵着走,不能安定了。那是不是放心悠游,没有任何是非好恶的要求,此心本来就自安了?我不禁想到《西厢记》里写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你这东风太可恨了,把花都吹下来了。我和怨东风的人又什么区别呢?自己烦恼,却要怨起夏天燥热。这种烦恼就是《红楼梦》里说的“无故寻愁觅恨”,没有缘由的去烦恼,而且还“有时似傻如狂”。像贾宝玉一样昏头昏脑,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就开始烦恼苦闷,发疯癫狂。
独臂大和尚看着我,笑笑说:“汝安心否?”说完径自走开了。我安心了吗?当是似有还无罢!但如此时刻,心里竟清爽许多。一阵凉风吹过,月亮渐渐升了起来,我心里透彻,终于得到一刻轻安。不禁感叹:好一个“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