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8 15: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李煜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李煜诗歌的艺术特色、人生经历、情感表达,还是他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确定主题有助于后续的论述。
2. 了解李煜:在写作之前,要对李煜的生平、诗歌创作背景、主要作品等有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李煜的思想情感,为作文提供有力支撑。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李煜及其作品,引出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 李煜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其语言、意象、表现手法等。 b. 李煜的人生经历:探讨其情感、思想、价值观等。 c. 李煜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其作品对后世诗歌创作、文学发展的贡献。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你的观点,并提出对李煜及其作品的评价。
4.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要求语言流畅、准确、生动。在表达观点时,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引用李煜的诗句或事例,增强说服力。 -
中学时代就喜欢李煜,大学时候更是心心念,他的词太美了,而且多愁善感的文字里情感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挡都挡不住。在那“为赋新词强说愁”时期,我也临摹了不少他的词,更是经常吟诵“小楼昨夜又东风”“问君能有几多愁?”之类的词作。
可以说,青春岁月里,李煜、李清照、纳兰性德、苏轼们对我影响很大,也给了我很多文学的滋养。
后来,对李煜的为人为王知道得更多,也总想了解更多。
李煜是词坛大家,亦是亡国之君;是生不逢时,还是大势所趋?
《李煜:南唐家国四十年》显然不是单纯的人物传记,也不是历史传奇,而是对大环境背景下的家国命运与情怀的中肯评叙。
五代十国时的南唐,经李昪、李璟两代君王的休养生息,经济、社会、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本书重现了南唐繁华的人文景象,详解了李煜生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分解了其多才多艺、多愁善感的性格,深解了其国破家亡的悲剧起点和过程。
其实,在嗣位后、降宋前,偏安江南的十多年中,李煜虽然由于文人习性,耽于享乐,但他和大小周后凄婉的爱情也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而且,他也曾尝试改革,试图保全南唐的社稷,其仁厚的品性和施政风格,得到了南唐百姓的认可,但在历史洪流和时势面前,还是沦为悲剧人物,成为亡国之君。
李煜的悲剧不应该只归咎于他一个人,这应该是整个南唐所面临的归宿。毕竟,“李煜即位的时候是什么形势?国将不国,人心惶惶,李璟甚至不敢留在江宁,千里迢迢跑到洪州,结果客死异乡,留下一个风雨飘摇的烂摊子。”后来,“李煜面对赵宋的威胁,主动降低国格,但在赵匡胤要求他入朝开封时,坚定地选择了拒绝。北宋开宝七年(974)11月,赵匡胤下诏讨伐南唐,三路大军同时出发,很快就攻破了长江防线。李煜主持金陵防卫战,宋军花了大半年时间,才于年底攻克金陵。”而且,“多年以后,到了宋朝,南唐的遗民回忆起李煜在位时的盛况,仍然毫不犹豫地‘点赞’,文字中满满都是自豪之情,《钓矶立谈》载:‘于时中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风采’。意思就是老百姓安居乐业,感受到大唐盛世的风采,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之高。”从这来看,李煜在政治上并不是一无是处。
诚然,这本书里不光有词人李煜,帝王李煜,更有爱人李煜,他和大小周后的真挚之爱令人感动,更是这个时代缺少的。一个帝王,居然对一个女子如此痴情,这也就是李煜,也只有李煜才能如此!
升州、建康、金陵指同一个地方,即今天的南京,而最能反应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就是这个地方的人物的所行所言,李煜是个那个时代的符号,也是那个地区的标签。
李煜个失败的帝王,却是个成功的文人,他的词还有书法都堪称一绝。李煜虽不精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如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可谓之词帝。
读完这本书,更通透了解了李煜的一生,只倾慕于他的才华和痴情,竟然忘了他还是一个帝王,应该说,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你文人的超级才华就不会再让你有更多帝皇的智慧。能把李煜写得这么好玩又有味道的,还是很少见,而且,从书中还能了解南京的历史,南唐的风云。确实,书中有对词的解读和南唐朝庭的起落,读了不仅了解历史,更能领略了诗词的美妙。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曾在评论《历史的微声》时写道:“你会发现,文学与历史虽有路径之别,但两者都是在僵硬、概念化的宏大叙事之外,以细节、小人物和烟火、微尘,镂刻出新鲜而陌生的图景,历史在这里响起的声音未必是空谷足音,但足以打动人心。”
的确,对一个人物一段历史最真实的认知就在细节处,世间的鸡零狗碎或
许最能反应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人和事。基于此,这本书从南唐家国的发展轨迹来叙述李煜,这本身就能引起回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虽不完美,但至少曾经灿烂。
文/胡子
编辑/韩世容
最近在读《诗词里的中国》,之前刚读完的李白,李白的一生有酒必有诗,一生虽没当上朝廷达官,却也进过皇宫,喝过皇帝亲自盛的汤,可谓是一生潇洒行走江湖,游历各地,广交各地好友,写遍天下美景,用诗谢遍各地好友。
那么此篇文章标题为“天赋是生活,个性是未来”是因南唐后主李煜有感而写。南唐后主,小时候就精通文学,写诗写词,父亲李景在李煜幼年时就对他寄予厚望,在南唐局势动荡时就预选为李煜为太子,但李煜自幼看到因家族皇权,家里叔叔被自己哥哥哥害死,此等情况还是远离皇权较好,性格释然李煜自由散漫,天真无邪,爱好文学,歌舞美女等,这放在现在就是纨绔子弟的作风,但好的一点是李煜长相因重瞳而独特,才华横溢,书画也略懂一些跟现代纨绔子弟有一定差别。
李煜本对朝政毫无兴趣,放在现在来讲就是对权力做官毫无兴趣,只想诗和远方式的生活。可遗憾的是身在帝王世家不得已接受分配成为皇太子到后来的南唐国主。一国之君本是治理国家,可李煜偏偏不感兴趣,在盲盒迎娶到父亲许配好的国后周娥皇时,心情喜悦心满意足仿佛得到了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本是忧虑究竟会娶到什么样的老婆,但在盲盒开完后掀起盖头看到周娥皇,简直是仙女下凡,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俱全,简直是现代男子心中向往的完美女神,最值得庆幸的是两人情投意合,很是般配,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每日歌舞升平,作诗写词,浪漫的爱情和夫妻之间的美好日常在李煜和周娥皇的身上投射的淋漓尽致。
然而结婚的十年时间,李煜几乎所有的心思都在周娥皇的身上,无心打理朝政,每天的日子就是像普通夫妻那样的相处,而始终没有心思去治国治民。十年的时间爱情没有消逝,但是国家百姓在走下坡路走向颓废。遗憾的是十年后周娥皇生病,李煜很是痛苦每天守在周娥皇身边希望她能够早点好起来,但其实无论太医如何医治都没有好起来,起先李煜天天在床榻旁守候,希望妻子的病很快好起来,好起来就可以继续感受和周娥皇的每天美好的幸福生活,但是周娥皇的病一天比一天差,作为一国之主又不能天天在妻子身旁,圣尊命令李煜治理朝政,将周娥皇的妹妹召进宫照顾姐姐。
没想到美好的爱情也因为人的出现而变得日渐疏远,妹妹周女英的到来把即将走向抑郁的李煜阻止住了,妹妹的长相几乎和姐姐一样的,因家教一样,妹妹和姐姐一样的仙女气质才貌双全,这让李煜心中的爱火开始缓缓的投射到妹妹的身上,原本整天下了朝到周娥皇那里探望的时间慢慢地变成了去往妹妹周女英那里,周娥皇感受到李煜有段时间没来看自己了庆幸李煜终于可以专心治理朝政了,但在周女英和李煜爱慕了一段时间后再去一同探望姐姐时发现,两个人的眼神已经让周娥皇看懂了自己的妹妹和之前自己很爱恋的夫君产生了感情,周娥皇伤心过度加剧了生命结束的时间,再最后去世周娥皇再也没有转身去看李煜和周女英,她伤透了心。
愧疚的李煜和周女英对妻子和姐姐的感情持续了有段时间,朝中达官就建议李煜尽早娶周女英为南唐国后,当时南唐已面临颓败,但还是大办婚礼让国库更空,婚礼大办,平时两人在宫内都喜欢各种宴会奢靡的生活,所以国库的钱一天天的在减少。
北宋赵匡胤的人打入南唐,李煜浑然不知,崇拜于佛教,自以为虔诚就一定能让南唐不败,尤其是自己和周小后的生活可以安逸,修建上千座佛教场所,宫内变成修佛之地但又可以谈恋爱各种不可理喻的行为将钱一花再花最后花到没钱,唯一能打仗的武将想打且有胜算对北宋兵力薄弱了如执掌但还是不敢打,最后在赵匡胤的挑拨下,亲手杀死了南唐的得力干将。
天赋是很好的享受了自己喜欢的,但个性却亲手毁了本该有时间好起来的南唐和自己,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