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作作风的讲话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30 03:44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加强工作作风的讲话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确保文章主题明确,围绕加强工作作风展开,避免偏题或跑题。
2. 结构完整:一篇好的讲话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话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阐述加强工作作风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期望和号召。
3. 突出重点:在正文部分,要着重阐述加强工作作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良好工作作风。
4. 逻辑清晰:文章结构要清晰,论述要有条理,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5. 语言精炼: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举例说明:在论述加强工作作风的具体措施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7. 强调措施:针对加强工作作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严格考核等。
8. 融入个人观点: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文章更具个性化和感染力。
9. 调动情感:在适当的地方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以调动读者的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0. 注意格式:
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有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归欣)根据省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4月29日,省政府党组举行集体学习研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政府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王凯主持并讲话。
会前,省政府党组成员围绕《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开展了个人自学。
会议指出,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力量。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理论武装,加强道德修养,严守纪律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密切联系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续纠治“四风”,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实干担当,聚焦“四高四争先”,以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牵引,着力做好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民生改善、风险防范、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实效。
孙守刚、张敏、刘玉江、宋争辉、郑海洋、李涛、朱鸣参加会议,吕国范列席。
【学“习”语】作风建设要抓常、抓细、抓长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同学习领会。
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作风建设同样如此,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只要以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保持定力、寸步不让,深化整治、见底见效,就能一步步实现弊绝风清、海晏河清。——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1月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把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2025年3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要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要从问题入手,抽丝剥茧,查找根源,深化改革,破立并举,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密切关注和分析研判党情党风新动向,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既治标又治本,提高管党治党的精准性、实效性。——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为什么我们要抓景区会所、送节礼、送月饼、送贺年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为什么要抓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出差餐饮等问题?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相反,提高标准、从严要求,自然就会看到差距、看到问题。抓住了问题也就抓住了具体。——2025年3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党中央率先垂范,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年接着一年坚守,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这么多年来,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了。症结就是没有抓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则放任自流。所以,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2025年3月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