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31 09:29
写作核心提示:
新学期教师会校长讲话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校长讲话的主题应当围绕新学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展开,强调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教师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新学期的背景和校长讲话的主题;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校长讲话的内容,包括教育政策、学校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并表达对教师们的期望和祝福。
3. 语言规范: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等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讲话内容表达清晰。
4. 内容丰富:校长讲话内容应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培训、学生发展等。作文要全面反映校长讲话的内容,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5. 重点突出:在作文中,要着重强调校长讲话中的关键点,如新学期的重点工作、教师们应当关注的问题等。这有助于提高作文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6. 情感真挚:校长讲话中往往包含对教师们的关爱和期望,作文应体现这种情感,表达对教师们的敬意和祝福。
7. 实事求是:作文要真实反映校长讲话的内容,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同时,注意用词准确,避免
亲爱的老师们:
秋韵启新篇,万事行为先。在这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里,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新篇章。首先,我要向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努力与奉献,让我们的学校在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为学生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这使命如同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又似重担,让我们时刻不敢懈怠。就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道德、理想与信念,我们所解的不仅是学业之惑,更是人生之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充满潜力的种子,而我们则是那辛勤的园丁,要用智慧和爱心去浇灌,让他们在知识的花园里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回顾前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深感欣慰且充满自豪。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教研活动中深入钻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每一位老师默默付出的心血。你们精心备课,用生动的讲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你们耐心辅导,用温暖的关怀化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你们积极参与教研,用思想的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火花。你们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谈谈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希望我们能以研促教,共同铸就科研兴校之路。一、坚定质量信念——质量乃教育之根本,发展之基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学质量就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我们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当今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科研经验虽有其价值,但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探索创新。各教学委员和学科委员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全体教师踏上持续学习、创新与反思的征程。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我们要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如同海绵吸水一般,充实自己。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手段。反思是成长的关键,我们要在教学实践后静下心来,回顾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思考哪些做得好,哪些还有待改进。通过这样的学习、创新与反思,我们才能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精彩的学习体验。我们要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我们的教学不能是千篇一律的灌输,而应是因材施教的引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这是我们追求高质量教学的核心所在。我们要用教育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之火,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二、坚持课堂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源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改革创新,而课堂则是改革的主阵地。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改革之中,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各教学委员和学科委员要成为科研的热心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科研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将其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当前“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把政策落实到位,让教育回归本质。坚持作业改革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作业不应是学生沉重的负担,而应是他们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布置分层作业、专题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作业,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样的作业改革,真正为学生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资源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例如,通过精美的课件展示、生动的视频讲解,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我们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三、坚守办学底线——廉洁从教,师德为先,铸就教育之魂(未完)好消息!《学校教科研工作材料汇编》(2025版)新鲜出炉!新品上架!汇编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新颖独特、质量上乘!主要包括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工作纪实、工作制度、工作考核 、工作讲话和工作方法等内容,共10项92篇,全部都是word排版,均为最新版!需要的朋友直接私信!!《学校教科研工作材料汇编》(2025版)具体目录如下:一、发展规划01.学校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02.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03.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二、工作方案01.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方案02.学校教科研工作方案03.学校教科研工作方案三、工作计划01.《启航新程,逐梦未来》02.《蛇启新程 智汇未来》03.《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04.《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05.《“教”以乐学 “研”路花开》06.《“教”以乐学 “研”路花开》配套PPT07.《奋楫启航 筑梦笃行》08.《善思而奋进,善研而励志》09.《蛇征万里绘新篇 步履不停再出发》10.《学校2024-2025学年(下)教研工作计划》11.《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12.《学校教科室工作计划》(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13.《学校2024-2025学年(下)教科研工作计划》四、工作总结01.《“教”以共进,“研”以致远》02.《“教”以共进,“研”以致远》配套PPT03.《潜心教研 用心育人》04.《砥砺深耕行且思 繁华灼灼共未来》05.《砥砺深耕行且思 繁华灼灼共未来》配套PPT06.《奋斗不辍忆往昔 且歌且行正扬帆》07.《奋斗不辍忆往昔 且歌且行正扬帆》配套PPT08.《“教”时俱进履实地,“研”无止境方致远》09.《不负韶华勤教研,立足当下再出发》10.《教研耕耘收硕果 学期筑梦绽芳华》11.《深耕教学沃野 绽放教研繁花》五、工作汇报01.《“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02.《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03.《初心如磐夯基强根 踔厉奋发研修铸魂》04.《科研引领 全域联动 共生发展》05.《夯实校本主题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06.《根植课堂 聚焦科研 内涵发展 彰显特色》07.《做好学校科研 助力队伍发展》08.《科研引领提质增效 传承优势特色发展》09.《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10.《学校教科研工作汇报》11.《四项殊荣耀杏坛,教研璀璨谋发展》12.《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13.《深耕细作研课题 跨科融合促发展》六、工作纪实01.学校教研工作纪实02.学校2025年度科研工作简报03.学校教研主任2024年工作述职报告七、工作制度01.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02.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03.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04.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05.学校教科研规章制度06.学校教研工作制度07.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08.学校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09.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10.学校教科研保障制度11.学校教研工作制度12.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13.学校教师业务学习制度14.学校教师听课制度15.学校听评课小组制度16.学校教师评课制度17.学校教学反思制度18.学校集体教研管理制度19.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细则八、工作考核01.学校教师教科研目标管理考核方案02.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办法03.学校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04.学校教师教科研常规考核细则05.学校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绩效考核评分标准06.学校教科研单项考核细则九、工作发言01.《教而有思 研而有行》02.《变讲为教,以学定教》03.《不断提升教学质量》04.《以研促教,科研兴校》05.《 思考的力量 》06.《积极推动“三案”教学改革》07.《深耕细研同聚力,蓄力赋能启新程》08.《重引领,勇向前,做幸福教育人》09.学校教科研会议发言材料10.学校教科研工作会议讲话稿11.校长关于教育科研工作专题讲座讲稿十、工作方法01.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02.学校如何抓好教科研工作03.学校教研工作要抓什么04.学校教科研工作怎么做05.2023年学校教科研工作怎么开展06.学校做教研最有效的方法07.校本教研的几点认识08.教师如何有效提升教育科研能力09.如何把学校教研组织建设抓起来10.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重建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清晨走过教学楼,看到年轻教师伏在案头批改作业的身影,忽然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老校长送我的那本《陶行知教育文集》。三十多年过去,书页已泛黄,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箴言仍在耳畔回响。在教育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考:师德究竟是什么?它不应是墙上的标语,而应是课堂上的轻声细语;不应是文件里的条款,而应是家访路上的风雨兼程。今天,我想以本校二十年师德建设实践为样本,和大家聊聊如何让师德从概念变成行动,从要求变成自觉。一、锚定精神坐标:在价值引领中明晰师德方向(一)从师道传统到时代新解:师德的三重突破"师者,人之模范也。" 汉代杨雄的这句话,道破了师德的本质。但在数字化时代,师德有了新的内涵。我校在实践中实现了三重突破:一是破除 "抽象化" 误区。把师德拆解为 18 项具体行为:比如 "批改作业时不遗漏任何一个错误批注"、"与家长沟通时先倾听再表达"、"面对学生冲突时先共情再处理"。去年入职的小李老师,起初对 "师德" 概念模糊,直到在《师德行为手册》中看到 "课间主动与学生聊天" 的条目,才明白师德就藏在这些小事里。二是突破 "阶段性" 局限。建立 "新苗 - 骨干 - 名师 - 导师" 四阶培养链。退休的王老师至今记得,入职时师父每周听她三节课,帮她打磨教学细节;成为骨干后,她又带着年轻教师做家访,这种传承让师德有了时间的厚度。三是扭转 "约束性" 偏见。通过 "师德故事会" 活动,让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张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个自闭症孩子,她每天课间陪他玩积木,坚持了一学期,孩子终于主动叫了她一声 "张妈妈"。这样的故事让教师们明白,师德不是约束,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二)"四有" 标准的校本化实践:从理念到行动我们将 "四有" 好老师标准转化为 "三维目标体系":在理想信念维度,设立 "师德讲堂",每月老教师讲述教育初心。82 岁的退休教师李老师每次都会带当年的教案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让年轻教师眼眶发红。我们还组织教师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在 "生活即教育" 的标语前,物理组王老师有感而发:"教惯性定律时,不仅要讲公式,更要讲科学家的责任。"在道德情操维度,开展 "最美课堂瞬间" 征集。数学组陈老师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有个学生总在数学课上折纸,陈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让他用折纸讲解几何图形,后来这个学生成了班里的 "几何小讲师"。陈老师说:"师德有时就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种方法。"在扎实学识维度,建立 "师徒结对 + 课题研究" 机制。语文组的 "整本书阅读" 课题,老教师带年轻教师共读《红楼梦》,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手把手传授。年轻教师小王说:"师父不仅教我怎么讲林黛玉进贾府,更教我怎么让学生爱上古典文学。"在仁爱之心维度,推行 "学生成长档案" 制度。英语组刘老师的档案里,每个学生都有 "闪光点记录":小李的发音标准,小张的作文有创意,小陈的课堂笔记最工整。刘老师说:"师德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被看见。"二、构建培养体系:在分层培育中助力师德成长(一)新教师:系好第一粒扣子对入职三年内的教师,我们开展 "青蓝工程"。化学组的 "师徒契约" 很有特色:师父每周要听徒弟两节课,徒弟要帮师父批改一次作业。去年入职的小吴老师记得,第一次上实验课紧张得手发抖,师父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想想你为什么当老师。" 这句话让他平静下来。现在小吴老师也成了师父,他说:"师德传承就是这样,从一张纸条开始。"(二)骨干教师:成为中流砥柱对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设立 "师德创新项目"。班主任李老师的 "班级议事会" 项目很有成效: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处理班级事务。有次两个学生吵架,议事会讨论后决定:两人一起照顾班级绿植一周。李老师说:"师德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而是相信学生的力量。"(三)资深教师:做好精神传承对教龄十五年以上的教师,成立 "师德导师团"。退休返聘的周老师每周三下午都会坐在 "周老师谈心室",年轻教师遇到困惑就来聊聊。英语组小郑老师曾为学生成绩焦虑,周老师递给她一本旧书 ——1985 年的《英语教学法》,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这句话让小郑老师豁然开朗。三、创新实践载体:在日常教育中浸润师德(一)课堂教学:师德的主阵地我们提出 "每节课都是师德课" 的理念。历史组张老师在讲 "五四运动" 时,不仅讲历史事件,还让学生讨论 "当代青年的责任"。有个学生说:"张老师的课让我明白,爱国不是口号,是做好身边的小事。" 这样的课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自然融合。(二)家校共育:师德的试金石开展 "百家访" 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家访五次。班主任刘老师的家访日记里记着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个学生总穿旧衣服,刘老师家访时才知道,孩子父亲生病,母亲打零工。后来刘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做手工义卖,帮这个家庭渡过难关。刘老师说:"家访让我明白,师德不仅在课堂,更在生活的细节里。"(三)社会实践:师德的拓展场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物理组王老师带学生给社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使用,有位老人拉着王老师的手说:"你比我孙子还有耐心。" 王老师说:"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明白,师德就是对人的尊重,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四、完善评价机制:在科学评价中引领师德发展(未完)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