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2 03:28

推荐《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毕业典礼讲话的主题应围绕毕业生的成长、感悟、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体现清华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激之情。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毕业典礼讲话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毕业典礼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应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结合个人经历、感悟、未来规划等;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祝福。
3. 语言得体:毕业典礼讲话的语言应庄重、典雅,避免使用口语化、粗俗的词汇。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内容丰富:讲话内容应充实,既要体现个人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活经历,又要展示对国家、社会、时代的关注。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5. 情感真挚:毕业典礼讲话要表达出对母校的感激、对师长的敬意、对同窗的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的文章更能打动人心。
6. 举例生动: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例子应与主题相关,避免生搬硬套。
7. 避免空谈:毕业典礼讲话应注重实际,避免空谈

风至扬帆!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

风至六月,流苏飘扬

沿途抬取盛夏的音讯

时间扬起明亮的风帆

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今日举行

光阴流转,盛夏如约

关于青春和成长的仪式从不缺席

故事的尾声亦有繁花作伴好风景

3000余名

清华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

并肩而行,从清华园出发

扬帆启航

奔赴人生的下一站

愿即将汇入远方的你们

奔赴各自的理想

无惧风雨,一路绚烂!


骊歌轻唱,“清”春不散场。载梦启航,新征程新篇章。6月24日上午8时,清华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东大操场举行。校领导邱勇、王希勤、杨斌、过勇、郑力、向波涛、赵罡、曾嵘、姜培学、许庆红 、王宏伟、李路明,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刘毅等出席典礼。副校长彭刚主持典礼。



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宣读了《关于表彰2023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班先进集体、优秀毕业生和优良毕业生的决定》。清华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发表题为《敏察情绪 善用理智》的讲话。材料学院1999级校友、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王瑾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求真书院2019级本科生郑明宇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彭刚通报了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的决定。


邱勇宣读表彰决定


王希勤讲话


彭刚主持


王瑾发言

郑明宇发言


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审议,批准2023届3511名本科生毕业。经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2023届3618名同学学士学位。另外决定授予81名同学第二学士学位,授予292名同学辅修学士学位。


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授予10个班级“清华大学毕业班先进集体”称号,授予75名同学“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授予372名同学“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


毕业典礼在嘹亮的校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毕业典礼通过“雨课堂”进行中英文双语视频直播,非在校毕业生、毕业生亲友等可线上参加毕业典礼。



始于初秋,别于盛夏

在清华园相伴走过

一个个热泪盈眶的瞬间

拼凑出一幅幅属于青春的画面

“看镜头三、二、一”

将回忆的珍珠穿起

定格这个独一无二的夏天


山海自有归期

别离之际记得好好说“再见”

风雨自有相逢,期许再聚之时

时光不弃青栀,流年不改初衷

你我相视而笑

“嘿少年,好‘玖’不见”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

趁晴光万里

越过盛夏的疏朗与空阔

飞向更远的远方

致敬滚烫青春里最沸腾的一章!


灼灼韶华,风禾尽起

关于明天和梦想

愿你眼有星辰大海,胸有千丘万壑

行之所向,心之所往

毕业快乐!


文 | 王晓霞 常潇予 董欣悦 吴新姿

图片 | 张绮帆 霍元东 刘童 花佳诚 李派 于乐言 杨艳宾

排版&编辑 | 江盛盈

责编 | 赵姝婧

审核 | 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清华大学2023年招生组联系方式发布!(完整版)




最新!清华发布2023本科招生报考指南



清华2023年原创毕业歌曲《定格》发布!


在知名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校长致辞的导向对比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视频,其核心内容是对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的详细对比。说实话,我从内心深处并不想对任何一方有所偏袒,只是特别渴望能够坦诚地说一说我个人的真切感受。

清华大学的校长致辞,其内容着重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学子们应当如何竭尽全力报答国家的培养之恩。比如,校长提及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辈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而哈佛大学校长的致辞,则更侧重于互助、包容和尊重。校长讲述一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的真实案例,强调包容不同文化、背景和观点的重要性,以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当我听完这两者的致辞之后,内心的感受截然不同。前者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深思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以回馈国家。而后者,则宛如让人的心中有一股清澈的溪流在缓缓流淌,带来的是一种温暖、平和且包容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理解和尊重所营造出的美好氛围。

应该说,这两种致辞风格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强调个人的奋斗和对国家的责任。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一直着重强调个人的不懈奋斗以及对国家所应承担的重大责任。

个人的奋斗,犹如璀璨星辰中那最为耀眼的一颗,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古代的文人墨客为了追求真理和知识,日夜苦读,头悬梁、锥刺股,到如今的创业者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奋进,不断创新,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个人奋斗的力量。

比如,战国时期的苏秦,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刻苦攻读,最终佩六国相印,名垂青史。

而对国家的责任,则是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信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像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精忠报国,其浩然正气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在西方文化的广袤领域中,显著地更侧重于个体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相互尊重。

个体之间的和谐共处,被视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这种理念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从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文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交流思想、共同参与决策,到现代社会中社区活动的频繁开展,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友好交流,都充分体现了对和谐共处的追求。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小镇上,每逢节日,居民们会自发组织庆祝活动,大家共同分享欢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相互尊重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它体现在对他人个性、权利和选择的充分认可与包容。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社会制度的构建上,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理念的影子。比如在教育领域,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发展,同时也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世界顶级大学校长的致辞导向就如同灯塔,为学生在茫茫大海般的未来中指引方向,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中美两所顶级大学校长不同的致辞导向无疑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无疑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埋下不同的种子,进而在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态度上结出迥异的果实。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