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2 11: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一件事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读后感的主题,即围绕哪件事展开论述。主题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针对性。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所读之事,点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引起读者的兴趣。
b. 主体:详细阐述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事件背景:介绍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读者对事件有一个全面了解。
- 事件影响:分析事件对个人、社会或国家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好坏。
-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经历或思想,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悟和启示。
- 事件评价: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包括事件的意义、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c.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并展望未来或提出建议。
3. 语言表达:读后感作文要求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举例说明: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c. 适度抒情
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晴(自由书写:读书心得)
疫情当下,封控在家。我重拾前一阵子未读完的书——金惟纯的《人生只有一件事》。
这本书书皮封腰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
这句话瞬间拨开我忧虑已久的心绪,让我眼前渐渐亮堂。
这本书装帧素朴简约,很容易读。即使读一页一篇皆受益,随时翻开随时赏读,随时放下随时照做,都可以。
观书目,一共有三大部分内容:一是“从我开始学”;二是“更好的自己”;三是“修炼的智慧”。这三部分由十个章节串起。每一章的主题下又有七八个以上的小故事。这些个故事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感、所悟,每一个都不甚长,千字左右,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气。但是,每读完一个故事,又总能让人有所得,有所明晰。
这十个章节分别嵌在三大部分的结构里,“从看见我自己”到“可以不一样”,再到“转动的心念”,是第一部分;从“自我的突破”到“高效能人生”,及“还在学活好”是第二部分;从“家庭修炼”“职场的修炼”“领导的修炼”到“企业的修炼”,归在第三部分。
这三部分整体看来,正是《大学》里“八条目”的对应实践。“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围绕自己的修身炼心为要,向内看反省自己,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借事炼心,在家庭、职场、社会环境的为人处事修为中锤炼自己的心性和品格。这才是人生的重点吧。
这个过程,工作学习与生活合而为一,都是人生,都是“学怎么活”的必然功课。
作者在序言里讲述自己成书的缘起,亦是他过去十年学怎么活的心路历程。
人生路上,我们可以遇见很多人很多事。我们会因此忙忙碌碌,甚至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七荤八素的纠葛,进而又会有七情六欲的代入,喜怒哀乐惧的渲染,于是这人生就此丰富了,也可能是耽搁或沦陷了。
我们或许……不!是很容易忘了自己的生命要到哪里去,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我们很有可能为五毛钱就在路边跟一个小商贩吵个天翻地覆,从而忘记了寻找内心的真实需要。我们很有可能为了争一个面子,争一口气,就与不相干的人大打出手,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保全。当然,我们更有可能为了自以为是的名利权位等有价值的玩意儿彻底迷失了自己,弄丢本心也是不足为奇的。
于是,人呐,无论男女老少,无论高矮胖瘦,无论有钱没钱,无论有名没名,无论健康与否,美貌与否,皆有烦恼,皆有痛苦。
于是,这般情况下,谁还有心思想“怎么活”“为何而活”的问题?我们已经心不在焉,食不知味,睡而不眠了呢。得了“失心疯”的人举目四望,比比皆是。
作者讲述他自己经历的或成功或失败的故事,通过自己的际遇、学习与向内反省,进而生出新的自我,真诚恭敬于当下,真修实做,行深于当下,以知足感恩的心态突破自我,获得事业与修为上的自然提升。
读这本书,越读越清爽,越读越明朗,越读越了然——人生其实这么简单。
当你明白了人这一辈子只为学“生”学“活”而存在,便会心平气和了,便能坦然接受当下的任何境遇了。无论这一时刻人生发生了顺或者逆,皆能从容淡定的感恩悦纳。于是,人生便不再艰涩。
那么,怎样才能真明白这个呢?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在,回到自己的老家,回到自己生命的源头去寻找。
那是哪里?那里住着生养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一切来自于那里。
如果当下自我感觉良好,请警觉危险的来临。
如果当下自我感觉不妙,甚至艰难,请转身回头,义无反顾回家找父母,谦逊低矮,真诚恭敬,真心感恩,与父母深度连接。心灵父母那里有答案,有能量,有宝藏,有我们活好人生需要的一切家当。
记住,不论父母处于当下时空的何处,都不影响母子心与心的连接。肉身有形体的限制,但心灵不受疆域的束缚。
无论我们出行离家多久多远,无论我们活到多老多大岁数,父母一直都在家守护着,等待着。
他们知道我们此生,迟早有一日会回家,这是人生的必然。而在我们内心深处亦然,我们是婴孩,父母心中永远牵挂的孩童。我们在内心里认可父母的崇高尊贵地位,摆正自己处下的位置,伏低做小,心甘情愿欢天喜地做到,且信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把父母的优点继承并发扬光大,把父母的不足补全完善,圆满这孝道,我们的人生便活得轻松自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亦能顺遂安然。
作者写的后记“重返童年”,是对全书的总结,和序言“学怎么活”呼应,亦是对其疑问的。
重返童年,即是回家,回自己的老家,回心灵的家园,回自性的家园,那里是生命的起源,亦是生命的栖地,生机就在那里。
有人说,在外面待着困乏了,回家吧,看见母亲就好啦。
回家,汲取了鲜活的能量,得到了智慧的教诲,便可以再度自信出发。
如此说来,人生确实没有比回家更重要的事了,因为回家是活着的目的,是寻找活好的生命之源。
愿我此生从此能始终记得这件事,好好学习如何生活,早日回家,得圆满幸福。
佳言摘录
1.抓住大道理不放,使心性成长、事业发展和人生圆满的障碍。
2.“修愿意”不仅是企业实现最高效能的方法,也是人生幸福的大道。
3.我人生的重大决定,从来不是经过慎重考虑、严谨计划、认真追求而来的,一直都是“意外的旅程”。
4.把目前正在做的事视为人生此刻的背水一战,斩断自己的退路,必须打赢这场仗,至少取得“战胜自己”的成果,再谈其他。
5.人若发觉“自我”感觉良好,就得马上有警觉。
6.把“对”让给别人,把空间还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帮助,更有益于彼此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说明:图文原创)
《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金惟纯在书中完整呈现了作者过去十年“学怎么活”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十个章节,阐述了人生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只有从头开始“学怎么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事业和人生中遇到的问题。【内容概述】
这是一本教你用小办法解决人生问题的哲理书。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书中描写不仅是作者十多年来“学怎么活”的“学习笔记”,也是作者写给所有人的一堂幸福重修课。通过“看见我自己、人生只有一件事、找回“真心”、如何放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等短文,通过学“听话”、学“赞美”、学“感恩”、学“不计较”等小的故事,感悟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课,都必须从头学起,才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图书亮点】
《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是在走到人生巅峰后的十年生活感悟,他做为台湾商业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创始人,大多数人和作者可能没有人生轨迹的相似经历,但书中点滴却总有刺痛内心的感受。感受骨子里傲慢,细微之处就会伤及亲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就要警觉,太自我就会逃避不面对现实;接受放下评判,臣服于发生的事,抛开得失;承认的错是“我认为的”,太多我认为却从不悔改等等。作者十多年来改变的痕迹,是每个人不该错过的,没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图书亮点】
读了《人生只有一件事》,感觉“学怎么活”太重要了。处于生活细节之中,感受就在身边发生,很多时候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和后知后觉。当下每一天就是未来最好的开始,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调整,每天去改变一点点,去“活好”,学怎么活。【个人想法】
2022年2月20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