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2 22: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疯子》的读后感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个主题展开。例如,你可以从人物刻画、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
2. 介绍作品背景:《疯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作者是谁?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读后感。
3. 人物分析: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命运轨迹等。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4. 情节概括:简要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不必过于详细,只需抓住关键事件即可。
5. 主题思想:分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人性、爱情、友情、家庭、社会现实等。可以从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来阐述。
6. 艺术特色: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结构安排等。可以从作品中的具体例子来论证。
7. 个人感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部分可以包括你对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看法。
8.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观点,分点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秋日的午后,阳光白晃晃地燥动着,庭院里似有一两只蝴蝶百无聊赖地来串门。茶已凉,读书又觉无趣,只好打开电视。一部《你好,疯子》仿似打招呼般跃入眼帘,嘿,有点看头。
这是一部关于精神病或者说是关于精神分裂的电影,有点意思。精神病人是人世间不可忽略的存在,你是否在某个时刻也曾恍惚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类自身本就携带着精神病基因?顺治皇帝的《出家偈》就有此疑惑:“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你是谁?我是谁?如何证明你是你?如何证明你正常?你我中间 ,谁才是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从不承认自己是精神病,这是判断精神病的一条重要依据。这是《你好,疯子》里面的宠物医生说的。为了证明自己没病,精神病院里的七个人——记者、律师、宠物医生、历史老师、出租车司机和女公关使出浑身解数,只有主人公——安希承认自己是精神病人。对了,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共生在安希身上的多重人格之间的故事。安希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目睹自己身上多重人格的冲突,痛苦万分。主治医生兼精神病院院长则一再警告她,让她必须信任医生,正告她只有消灭了身上的附属人格,才能做回正常人。
电影开始的画面是有几分惊悚的,一个女孩在水中挣扎,场景虐心,让人不安。我知道这是影视作品常用的隐喻,也是一个伏笔。好在镜头转换较快,很快就看到了被困在精神病院的七个人啼笑皆非的争辩和冲突,这些荒诞场景的出现及人物的搞笑行为,让人心情愉快,精神愉悦,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后面的答案。这些人全不知道何时因何事进来的,等到他们清醒过来,张开眼睛看到的便是眼前的一幕幕:高墙阴森的古老房子,灰尘堆积;斑驳的油画散落在桌子上;外面一直在下雨;周围是悬崖峭壁;摄像头闪烁红光转动着……从窗口往外窥见“青山精神康复医院”,他们才知道被困在精神病院里了,既走不出去,更无法离开。
他们似乎都明白:肯定有某种关联让他们走到一起,就像万事有因果一样。但到底是什么让他们都聚集到精神病院里来呢?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精神病人,那到底谁是精神病人?他们都急着要出去,为证明自己是正常人,使出了种种办法:绝食、合唱、跳舞……他们遭受了电击和盘问。最后院长兼主治医生说:这里面只有一个精神病人,主要找到他,其他人就可以出去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和找到精神病,他们不惜互相攻击、斗殴,还差点弄出人命。在各自的眼中谁都可能是精神病人,除了他自己。
当观众也在为谁是精神病人的事情纠结的时候,安希和她的主治医生的谈话揭开了谜底,我们恍然大悟!原来除安希外的六个人,都是安希想象出来,他们是她身上的附属人格!难怪每天送进来的的饭和药都是一个人的份量。安希是真的,其余那六个人是她的想象,并不真实存在,他们的矛盾和冲突其实就是安希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他们曾经和平共处,是安希寂寥时候的慰藉,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代表着安希的一种需求和渴望,他们是安希的朋友也是亲人。她的主治医生告诉她必须把他们这些附属人格除掉,她才能正常。可安希却流泪了:“如果他们都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对呀,他们就是安希,安希就是他们。正是安希的这种需求,他们才出现的呀。
电影隐约透露出来的事实:安希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可以想见一个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少磨难,她多需要保护和关怀!于是,她在心中塑造了这些角色来陪伴和保护自己。每一种病都有病因,精神病也不例外。美国医学博士卡梅伦.韦斯特的《二十四重人格》,详细描写了共存于自己身上的这二十四种角色,有些角色跟他童年时期的不幸遭遇密切相关。童年时代的阴影深埋在潜意识里,一旦遭遇诱因,这些潜在的人格就会出来干扰,仿佛一刹那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言行举止与平时那个熟识的人大相径庭,仿佛神灵附体,神秘诡异。其实,这只是他身体内的某一人格在闹腾,就是精神病发作了。
小时候住在农村,记得某天深夜,邻居一个大姐姐半夜三更突然发疯了。光着身子,大喊大叫着往山坡的树林里跑,村民打着手电,连夜追赶,听说三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夫都拉不住她。后来勉强拖她回了家,乡下老人说这是邪灵附体,要狠命地打才能把体内的邪灵赶出来。后来,我再也没见到这姐姐了。据说她被附体的原因是因为被未婚夫抛弃,她一时接受不了……倘若有人懂得姐姐是精神病,早日送医院而不是鞭打,说不定姐姐还能好好地健康地生活着。
再回到这电影里,当那六个人知道自己只是安希的化生,经历一番挣扎后,都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安希。他们自杀了。安希终于走出精神病院的大门,她的其他六个人格也开着车寻找更美好的去处了。安希似乎清醒过来了,水中挣扎的女孩从浴缸中浮出水面,迎接她的主治医生幽幽地对她说:“现在,终于只剩下我跟你了。”
让人背脊生凉。安希正常了吗?还是主治医生是安希?安希就是主治医生?他们俩谁是主体,谁是附属?仿佛又见《催眠大师》的影子,催眠者和被催眠者之间,不到最后也难分胜负。
其实,作为观众,并不需要胜负,悬念更好,安希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种结局,足够不同心理需求的观众去回味。红尘滚滚,众生迷惑,颠倒梦想。就像《心经》所言:“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投稿邮箱:2598373043@qq.com
本期编辑:张勇轩
品牌运营:齐速
☆☆☆☆☆☆
看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后一直都还想再找一本类似的书看。最近,找到了这本《100个疯子,99个天才》,看完之后,说实话有点后悔看了它。
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不得不感叹那些疯子何尝不是天才,那些天才何尝不是疯子。
而看了这本,我想说“疯子!疯子!都是疯子!”
因为和前者比较,它写的虽然不如前者那么好,但是和前者相比,前者是冲击我的世界观,而它是剥离我的三观。
它除了天才疯子的部分,还有一个和唐三里面的Q一样,那群自诩高智商的人的自以为是,他们傲世这个世界,自以为逃过了他们所认为蝼蚁的发觉,可是在我认为他们真的十分可笑,并且在我认为他们真的十分地可怕,以及变态!
人性,真的不能窥探!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抛开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的震撼和惊叹之外,这一次的阅读还有的就是难过,为什么他们要这样?
读书摘录:
1.“科技再发达,人也是没有办法实现永生的。人类已知的疾病有七千多种,这七千多种疾病就是七千多个死亡倒计时,每一个死亡倒计时都在龟兔赛跑,都会随着宿主生命的延长,随时冲到终点。”
2.“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而不会管那是真还是假。”
3.“如果生命是流动的,一切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我刚才下肚的那碗面里,又藏了多少你的泪水呢?”
4.是啊,每一个认为自己的理论牢不可破的人,都必然有一个逻辑上的起点,他会认为某一个认识是理所当然的,然后开始构建他的理论。
可是,如果他的起点就是错的呢?
5.《老子》: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原来的人生,的的确确已经“死了”。
每一场爱情,都需要勇气。
每一个父母,都是伟大的。
7.可悲的是,在国内,关于灵魂、精神、心灵、思想、意识、观念这些概念,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清楚区分,而且在学术界,还有大量混用的现象,弄得人五迷三道,真的是想想都觉得悲哀。中国近代哲学为什么没落,赶不上西方,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连人的内心的基本概念的分类都混淆不清。
8.他们自己并不信神,但是为了让你对未来的生活不失去希望,而伪装成一个有神论者。因为只有编造出有神论的谎言,才能让有神论的治疗魔法不失去效果。一旦戳破,就效果全无。
9.他们都是一个个伪装出来的上帝信徒,满口信教,但内心有对之嗤之以鼻。
他们是真正的异教徒。
他们都是撒旦。
一个个为你编制美好而虚幻未来的善良的撒旦。
10.你是治不好我的,谁都治不好,因为我根本没有什么病,我只是说出了让每个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而已。
11.他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对这个社会看得太过透彻。
坚信每个人都只是自私基因容器的他,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忠孝仁义,没有友情,所谓的同情与怜悯只是一切自私的基因保护幼崽的本能错误迁移到别人身上而已。
12.他人即地狱。
13.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能是一笔思想财富。正常人的大脑、思维的方式,都是非常有限的。打个比方,你在一条河里撒上一些花瓣,大部分的花瓣都会沿着主流走,最后向着大海的方向飘去。但是,有很少部分的花瓣会进入支流,或者某个弯道打转。人的思维也是这样,普通人的思维大多数都是进入大海的主流思维,但是,那些思维终究是无法知道所有河道的。
14.人生在世,如同苦海泛舟。
15.举目而望,是为苦海。
回头四顾,依然是苦海。
茫茫苦海,几人能终得解脱?
16.人从一开始就处在世界里,同世界浑然一体、不分轩轾。
17.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18.罗素:你永远不知道宇宙是不是五分钟前才诞生的。
“不要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不要为自己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19.唯心主义vs唯物主义
20.“你愿意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做一头快乐的猪?”
21.“能左右世界的人,首先是一个能左右自己的人。”
22.你觉得你很熟悉一个东西,觉得你好像是理所当然知道它的,可是要把它画出来的时候,根本做不到。
23.颜渊“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4.知识变得越抽象复杂,产生疯癫的危险性就变大。
25.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26.“干我们这行的,最重要的,不就是让疯子装成普通人吗?”
“我们的职责,就是教导那些疯子去模仿,模仿普通人的行动和生活方式,从而变成其他人眼里的正常人。
其实,正常人之中又有多少正常人呢?所谓的正常人,只是在模仿他人之后形成了一套比较符合社交的生活方式而已。”
而一些所谓的疯子,所谓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可能只是这一套模仿系统出现了问题,从而展现了真正的自我而已。
27.当然,谁知道,普通人就是普通人,而不是另一群伪装了自己的疯子呢?
28.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疯子在模仿另外一群疯子。
29.从1到2,从2到3,从3到4,这是我们这个有序的因果世界,是科学的世界。
从1到101,从101到28,从28到46873,这是一个无序的随机世界,是魔法的世界。
而从0到1却是超出了我们理解范畴的世界。
那是怎样的世界?我们无法想象,真正的空间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因为那也许是造物主的领域。
30.存在就是存在,生气也没用。
31.真实世界里的人 ,有时候,比疯子更恐怖。
32.有人相信了一个疯子的言论,然后去做疯狂的事,法律会惩罚疯子背后的疯子吗?
33.是啊,谁会相信一个疯子指控另外一个疯子呢?
他是个天才,旷世的天才。
他更是疯子,绝对的疯子。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