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国旗下讲话中国航天日》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3 04:59

精心挑选《国旗下讲话中国航天日》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国旗下讲话中国航天日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 - 确保作文主题紧扣中国航天日,围绕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意义等进行论述。
2. "背景介绍": - 简要介绍中国航天日的由来和设立的意义,让听众了解讲话的背景。
3. "内容丰富": - 结合具体事例,如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航天员的英勇事迹等,使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4. "情感真挚": - 表达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对航天员的敬佩之情,激发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5. "逻辑清晰": - 论述要有条理,先阐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再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最后展望未来。
6. "语言规范":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确保讲话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7. "篇幅适中": - 根据讲话时间限制,合理安排篇幅,确保内容充实而不冗长。
8. "注意听众": - 考虑听众的年龄、知识背景等,使用适合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9. "引用权威数据": - 在论述我国航天事业成就时,引用权威数据或报告,增强说服力。
10. "结尾有力": - 结尾部分可以

中国航天日 | 用古诗词致敬中国航天,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为孩子收藏)

随着神十三返回舱成功着陆

航天英雄摘星归来

今天我们迎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

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海报

52年前的今天

“东方红一号”成功飞向太空

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从那里启航

今天让我们用最美好的诗词

致敬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人

星河璀璨

让我们一路向前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2016年3月8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

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

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

科学普及航天知识

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

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航天人 见证星辰大海

“启动!点火!”

1970年4月24日

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拖着巨大的火焰

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

拉开了中华民族

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曾让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

因为大家知道从独自研制到发射

这一切都来得太不容易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

还有一曲悠扬的《东方红》

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

当年许多人都守在收音机前

屏息凝神地收听乐曲

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那段动人的旋律

至今依然无法忘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 赵建伟 摄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航天员杨利伟

是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在太空舱内

他手拿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自豪地向全世界展示

——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一段历时20多个小时的太空遨游

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

飞天梦想化为现实

也让无数人记住了

杨利伟这个名字

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2013年6月11日至26日

搭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着陆

在轨飞行期间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

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许多孩子有关于太空的梦想

从这里开始萌芽

2018年12月8日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发射升空

2019年1月3日

“玉兔二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开启了人类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

玉兔二号发回的影像

揭开了长久以来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2022年4月16日上午

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顺利结束“太空出差”

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

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

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80多天的太空之旅

从太空出舱

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

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

到3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员

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

航天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用古诗词打开中国航天

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当“宇宙之无穷”映入眼帘

当“手可摘星辰”不再夸张

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

成为现实

浩瀚宇宙见证着中国人的浪漫

本文综合自 |

新华网《就!是!这!么!骄!傲!》

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神舟十三号归来:更从容拥抱浩瀚太空 | 人民锐见》,作者:余建斌

诗词图片来源 | 人民日报微博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升国旗唱国歌 庆祝“中国航天日”

廊坊传媒网讯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在西校区操场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送上祝福。

早晨6点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校全体师生肃立行注目礼。“作为华航学子,我们要做航天精神的传承者、航天精神的践行者、做勇于创新的引领者。”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17级学生李浩男在升国旗仪式后,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据了解,“中国航天日”是国家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纪念日。当天,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也启动了2019年航天日的庆祝活动。

“航天日庆祝活动已成为学校航天特色文化建设品牌项目,成为学校传承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载体。”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郝玉龙介绍,作为走过40余年办学经历的学校,一直以传承航天精神、续写航天情缘,为航天培养高级应用型、工艺型人才为己任。启动仪式后,学校将于4—6月份举办华航讲堂·航天专家主题报告会、航天科普知识竞赛等10余项航天主题活动。

(记者苗月平编辑王璇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