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领导十周年讲话稿》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3 06:30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领导十周年讲话稿》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领导十周年讲话稿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讲话稿的主题,围绕十周年庆典这一核心,阐述领导对过去十年的回顾、对现在形势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2. 结构清晰:讲话稿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在撰写时,注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3. 语言表达:讲话稿应使用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避免过于生硬或过于口语化。注意用词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4. 内容丰富:讲话稿内容应丰富多样,既包括对过去十年的回顾,也要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同时展望未来。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数据等,使讲话内容更具说服力。
5. 突出重点:在讲话稿中,要突出领导在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贡献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这样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增强讲话的吸引力。
6. 体现领导风格:讲话稿应体现领导者的风格和特点,如严谨、幽默、激情等。根据领导者的个性,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讲话更具魅力。
7. 注重听众需求:在撰写讲话稿时,要充分考虑听众的需求和兴趣,使讲话内容贴近听众,引起共鸣。
8. 适当引用:在讲话稿中,可以适当引用经典名言、历史故事、文学作品

十载躬耕织锦绣 万里征程再扬帆

雷丰伟

十年征途,是春华秋实的沉淀,是破茧成蝶的蜕变。

广东四会农商银行自2015年改制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使命,在绥江之滨谱写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华章。金穗垂枝处,四会农商银行存贷款余额在四会市银行机构中蝉联十年第一名。截至2024年末,四会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03.56亿元,较改制成立之初增加91.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5.68亿元,较改制成立之初增加92.16亿元。

党建领航:红色基因铸就金融脊梁

党管金融,描绘战略蓝图。四会农商银行始终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居于首位,将党的领导贯穿于银行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党建与金融业务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同时,不断深化“政银合作”,与地方政府同向发力、共谋发展,与四会市13个乡镇(街道)党委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以“党建共建”为契机,与地方政府共同探索扶持“三农”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支部联建,织密服务网络。四会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党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基层党支部联建共建实现金融服务下沉,辖内基层党支部与四会市153个行政村(居委会)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定期与各行政村(居委会)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共同推动金融服务与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精准度,形成党建与金融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党员示范,淬炼先锋劲旅。四会农商银行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勇挑发展重任,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觉悟。党员先锋们主动作为,带领全体员工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挨家挨户走访,使金融“活水”浸润到千家万户。同时,通过“外部+内部”的金融特派员派驻模式,向四会市153个行政村(居委会)派驻共182名金融特派员,以“1+N”服务模式构筑移动堡垒,充分发挥金融特派员的重要枢纽作用,把金融服务传递到每个人的手中。

勤劳金融:躬身乡土书写新时代答卷

投身“三农”领域,激活乡村振兴引擎。一是积极培育“新农人”。四会农商银行把“新农人”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支持对象,为“新农人”提供农担、双授信、优先服务、用卡费用减免等优惠服务,推出了青年电商创业、复退军人创业、“农家女金钥匙”创业等多项贴息贷款,积极为“新农人”提供全链条资金支持,积极化解创业起步难、融资难等问题,激发“新农人”的创业动力和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二是积极构建农村金融新生态。四会农商银行通过“网格化管理+大数据风控”的方式,运用CRM、网格化系统和CMS信用信息系统对客户进行建档,进一步深化“整村授信”工作和“三资平台”管理,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支持,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2024年末,完成信用村评定113个,共授信9.2万户,授信总额31.17亿元;辖内2556个镇村组均已开立“三资平台”账户,总账户数达2700个,沉淀资金达7.65亿元。三是锻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四会农商银行紧盯“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深入了解各镇各村种养户以及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需求,有针对性地对黄田镇柑橘业、石狗镇兰花业、大沙镇渔业等专业镇集群产业和特色产业倾斜信贷资源,定制专属金融支持方案,为有成长前景但无抵押物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快速的经营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发放涉农贷款余额60.33亿元。

服务普惠小微,护航地方经济发展。一是深耕园区,赋能实体经济。四会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肇庆(四会)电子信息产业园、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南江工业园等产业园区管委会,搭建“政银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总对总战略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综合金融服务,充分满足企业建设厂房、科技研发、设备更新、绿色改造等多方面需求。截至2024年末,四会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97.01亿元,比改制成立之初增加78.48亿元。二是深耕商圈,激发市场活力。四会农商银行对四会市商圈进行网格化管理,安排普惠客户经理对各个网格进行“扫街式”走访,建立商户信息档案,截至2024年末,共完成个体小微信息建档4.92万户,个人信息建档24.52万户,实现建档覆盖率100%。共为6116户大型商超、连锁品牌、小微商户定制智慧收银系统开立“悦农E付”收银台,为商户发展提供金融助力。三是深耕社区,助力民生发展。四会农商银行在四会市设立28个营业网点,实现城乡100%覆盖(包括肇庆高新区)。同时,积极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公益宣教活动,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提升他们的金融素养,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十年来,四会农商银行每年约开展170场公益宣教活动,累计覆盖人次超100万。

创新发展:普惠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加快普惠转型,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四会农商银行始终将普惠金融作为核心战略要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个人,创新推出“市民贷”19种办贷模型,涵盖教育、医疗、购置汽车、以旧换新及房屋装修等各种不同场景;针对小微个体,创新推出“小微易”“三农易”“商户贷”等产品,助力小微个体茁壮成长;针对企业,创新推出“园区贷”“新厂贷”“云碳贷”“技改贷”“科创贷”等产品,服务范围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截至2024年末,四会农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73.9亿元,普惠贷款占比52.34%。

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银行”新范式。四会农商银行勇立数字化巨浪潮头,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智能化水平。一方面,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上线信贷系统4.0,着重提升“获客”“风控”“效率”三大核心能力,支持线上线下多种办贷模式,实现客户风险的精准识别并贯穿贷款的整个流程。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政银合作”数字化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精准放贷,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站在挂牌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四会农商银行持续强化“勤劳金融”引领,深化“政银村企”协同,积极对接“百千万工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更坚定的步伐,与四会人民携手同行,共同绘就四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王栋教授在南大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

小 i 导 读

2025年5月8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办的“智库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暨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机构、政府部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受邀参加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王栋教授在演讲中全面介绍了北京大学智库建设的“一高三重”规划和相关实践,展现了北京大学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本文约1500字,读完约5分钟


2025年5月8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智库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暨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智库机构、政府部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此次研讨会以“智库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为主题,围绕智库建设与评价、智库高质量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回顾中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新图景。



研讨会开幕式领导致辞环节由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高方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益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月清分别致辞讲话。



研讨会开幕式的发布环节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进军主持。在发布环节,中心发布了十周年纪录片、全新标识及《十年磨一剑砥砺向未来⸺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十周年报告(2015—2025)》,并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国际能源智库概论》一书。


主旨报告环节由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主持。原《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高级编辑李向军,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国强,求是杂志社原国际部主任杨发喜,山东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韩建文,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原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跃进,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中山大学韩国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高级研究员魏志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亚琴,十位著名智库专家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智库评价机制创新、高校与地方智库建设等前沿议题发表精彩演讲。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在演讲中全面介绍了北京大学智库建设的“一高三重”规划和相关实践,展现了北京大学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与此同时,来自党政部门、高校、企业、纪念馆、图书馆等领域的20位智库专家围绕“智库建设与评价”主题展开圆桌座谈交流。与会专家就智库建设、智库评价、政策研究、成果转化、技术赋能、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分享了真知灼见,并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碰撞出思想火花。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于2015年5月8日正式成立,十年来中心在理论创新、平台建设与智库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推进“一体两翼”工作,通过设计开发CTTI系统,规范智库建设和评价。中心通过开展智库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为党政部门、知名高校、社科院所、大型央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创办“新型智库治理论坛”并定期发布CTTI系列报告,推动构建中国智库自主知识体系,助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


来源: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