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6 02: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的战友邱少云》的读后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读后感的主题,即围绕《我的战友邱少云》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展开,如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忠诚与担当等。
2. 介绍书籍背景:简要介绍《我的战友邱少云》的作者、出版背景、主要内容等,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书籍的基础。
3. 概括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书中主要情节,如邱少云的英勇事迹、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等,让读者对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 分析人物形象: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如邱少云、战友、敌人等进行分析,评价他们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等,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5. 提炼中心思想:从书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如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牺牲精神等,并结合实际,谈谈这些观点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6. 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如对英雄的敬佩、对生命的思考等,使读后感更具个人色彩。
7.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使读后感更具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a.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b. 注意句子结构的
来源:中国航天报
作者:郑德元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是上甘岭战役胜利68周年,同时也是我的亲密战友邱少云烈士壮烈牺牲68周年。每年10月,我常常会回忆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情景,回忆起我那些光荣牺牲、并肩作战的战友,特别是我的好班长、好老乡、好战友邱少云烈士。在新兵连,邱少云是我们的副班长,在入朝途中对我很好。当时我年少体弱,经常跟不上大部队,邱少云发现后就主动帮我扛枪、背干粮袋,这样才使我在10多天的夜行军中没有掉队和陷入危险。有一天,我们路过当时已经被炸毁的一座大桥,只能涉水过河。正要上岸时,我们突然遭到了敌机的轰炸。敌机向我们俯冲下来,邱少云一把将我推倒,扑倒在我的身上,保护我免于中弹,可他自己的肩膀却被敌机打中。敌机飞走后,他不顾自己的伤痛,把我拉起来,关切地问我被打到了没有。还好他伤情不重,简单包扎后便跟随大部队继续行进。到了朝鲜平康长川洞,也是当时15军29师的驻地,他们刚打完第五次战役下来,急需补充人员,邱少云被分到87团3营9连1排3班当副班长,我被分到了3班当战士。我年纪小又没有离开过父母,非常想家,每天愁眉苦脸也不说话,邱副班长发现后就主动找我谈心。他教育我说:“抗美援朝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没有国哪还有自己的家?要是美帝国主义配合蒋介石打回大陆,我们刚得到的胜利果实就会被他们抢走,我们将再次受他们的剥削和压迫……”在邱少云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放下了思想包袱。他处处关心我、爱护我,把我当成小弟弟,我也视他为亲大哥(他比我大10岁),我很尊敬他、佩服他,也特别听他的话。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向上甘岭发动了猛烈进攻,每天发射数万发燃烧弹,冲锋十几次,企图攻占上甘岭的537.7和597.9高地,威逼我军向北撤退。我们15军的44师和45师的战友们在军长的正确指挥和领导下,顽强战斗、殊死拼杀,白天阵地被敌人占领,晚上我军又夺回来,经过20多次的交替争夺最终阵地依然控制在我军手中。为了配合上甘岭战役,减轻上甘岭阵地的压力,首长决定,29师87团10月12日攻打敌军长期固守的391高地,团首长把这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3营。391高地位于上甘岭西边,一马平川。当中有两个不算太高的山头,如果敌人占领它,我军则要北退十多里,我军占领它,则敌军要南退十几里,是敌我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上级命令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并坚守,我们营驻地离391高地有20里路程,营、连首长看完地形后认为:必须采取“秘密接近敌人阵地,突然发起冲锋,迅速占领阵地”的作战方案,否则不仅阵地拿不下来,还会造成我方重大人员伤亡。经过团首长讨论后报师首长批准,我们营10月11日晚上在夜幕下,秘密地将部队运动到391高地的东侧,在离敌人阵地不到100米的草丛中隐蔽潜伏下来,待12日晚上7点钟,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向敌阵地突然发起冲锋,9连打南峰,8连打北峰,7连为预备队。因为我们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加上我们又有充分的准备,从驻地运动到埋伏地进展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险情。可是到了12日下午2点钟左右,阵地上的守敌似乎发现了什么异常,敌机枪突然向我们埋伏地疯狂扫射,同时向我们埋伏的草丛中投下6枚燃烧弹,其中有一枚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草丛顿时猛烈燃烧起来,很快邱少云的衣服就被烧着了,军帽、头发也被火烧着,不大一会儿全身便都被烧着了,他周围成为一片火海,邱少云被烈火烧得血汗交加。此时他的左前方10多米处有一条水沟,只要他爬过去在水里打个滚,就会没事,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潜伏目标就会暴露,整个作战计划就不能实现。“纪律重于生命”,为了整体、为了几百名战友的生命安全,他硬是咬紧牙关,两手紧握冲锋枪,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地趴在原地忍受着烈火的灼烧……当时我和我的战友们亲眼目睹了这一悲壮场面,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都默默流下了眼泪,就这样无奈地望着邱少云的身体一点点被烈火吞噬……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我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悲从中来!一声号响,我军的大炮向391高地发起了进攻,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的战士们跳出了战壕,向敌人阵地冲锋。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经过大约40分钟的激战,我们夺取了阵地,占领了391高地。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烈士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认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并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从此,邱少云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当好历史的传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航天强国发挥余热,再立新功!(作者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3所退休职工)马遂群,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今为荥阳市)广武镇人,1922年出生,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南下渡江战役,云南剿匪,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回国,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邱少云同志入伍和牺牲的全部过程。现根据马遂群老人的回忆,详述邱少云短暂而精彩的人生故事。
新兵邱少云
1950年,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43师侦察连担任侦察班班长。这年初春,我奉命到四川省仁寿县招募新兵,这次我们共征召了400多人,应征的青年大多是翻身农民。这里地处深山区,远离大城市,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特别穷苦,民风淳朴,因此,翻身农民参军的积极性特别高,邱少云就是这次我在仁寿县招募新兵时应征入伍的一个新兵。
邱少云是四川省铜梁县(今属重庆铜梁区)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做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逼迫大批穷人去充当炮灰。邱少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黑心地主老板的出卖和强迫捆绑下被拉走,要抓他去当壮丁充当炮灰,后因当地的国民党各级地方政权迅速土崩瓦解、当官的只顾自己逃命、来不及带走这批新抓的壮丁,邱少云这才得以幸免。
但他刚刚逃出虎口却又被投入狼穴,被地主抓回去逼迫继续他的长工生涯。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内心深处埋下了憎恶吃人的旧社会的仇恨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刘伯承、邓小平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西南重镇、四川省会成都,紧接着四川全省各地也获得了解放,邱少云和天下劳苦大众一样获得了新生,他作为被解放的一名长工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过上了新的生活。
邱少云回到家里不久就赶上了我们部队来招募新兵,他很快就报名参加了我们的部队。他当时虽然已是20多岁的成年人,个头却不高,也可能是因为长期受苦受累且又忍饥挨饿,导致他没能长成高个,显得有些单薄,但他人却十分机灵,很是勤快,我们同去招兵的人都很喜欢他,我更是特别待见他,一见面就感到格外投缘。
邱少云没有出过远门,刚开始见人很怯生,来部队后没几天,就慢慢地和大家混熟了。他和我很谈得来,很快发展到几乎和我形影不离的程度。我上山砍柴,他非跟着我去不行,当地山高林密,我怕出意外,没有让他去,他就在家帮炊事班打杂活儿,又是挑水又是择菜,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后来,他硬是缠着跟我上山砍柴,他说在家干活干惯了,不干活心里发急,吃饭也不香。每次他都争着挑柴火,我心里越发感到这个小伙子可亲可爱。慢慢地一有空闲,他就叫我给他讲战斗故事、教他学打靶、学投手榴弹。
有一天,他不知从哪里扛来了爆破筒,让我教他学爆破技术。我说:“学爆破可不是件容易事,很危险。”邱少云说:“爆破筒杀伤力大,能炸毁碉堡,只要能多杀敌人,我不怕危险。”我见他热情这样高,就忘记了疲劳,耐心地教他怎样把保险盖儿打开,怎样拉导火索……邱少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很爱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没过多久他就学会了手枪、步枪、冲锋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懂得了使用爆破筒的要领,进步非常快。
晚上,他干脆把铺盖卷儿搬到我的铺位旁边,听我讲故事。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南下横渡万里长江,讲到深入滇西剿匪,从进军西南讲到解放南京,他都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嘴问些问题,从听故事中明白了穷人为什么受压迫、共产党人才真正是替劳苦大众做事的好人等许多道理,更加坚定了他这辈子要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战士邱少云
1950年夏季,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不久,美军的飞机竟然侵入我国领空、窜到辽宁安东(今丹东)市进行侦察和轰炸,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此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我所在的第15军43师奉命选派精明强干的指战员开赴朝鲜前线参战,我这个侦察班长也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到了关乎祖国前途命运的战争中去。
说来也十分凑巧,我和邱少云刚好又分到了一个班,我担任班长,副班长是安徽人,名叫葛风海,初中毕业,年轻热情,全班战士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2岁。当时在朝鲜各地,我们所能看到的到处是弹坑,到处是废墟,枪声不断,硝烟弥漫,亲眼看见无数无辜的朝鲜平民惨死在美军的炸弹下,尸横遍野,一片狼藉,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
当邱少云目睹朝鲜儿童遭受与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时,激起了他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发誓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部队很快就进行了战前动员,在动员大会上,志愿军战士倾听着朝鲜老乡的血泪控诉,个个义愤填膺,怒火满腔。我看到眼前的邱少云战士更是流着泪,紧握拳头,瞪大眼睛对我说:“班长,咱们要求一定要尽快上前线,我就是豁上命,也非要亲手宰几个敌人不可,为苦难的朝鲜人民报仇!”
当时,由于条件差运输困难,后勤给养供不上,战士们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忍饥挨饿还受冻,在阵地上和敌人拼搏。
1952年10月中旬,我和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朝鲜中部山区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军队,把战线向南推进。
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一段约1500多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展开冲击,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秘密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在介绍情况时,反复强调这次潜伏任务的艰巨性,由于距敌人较近,有时甚至连敌人的喊声和谈话声都可以听到,因而要特别注意遵守潜伏纪律,一声咳嗽、谈话或移动,都有可能被敌人察觉,破坏作战计划,影响整个战役。
部队首长最后指示:“加强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我们大家都坚定地:“坚决完成任务!”
邱少云于战斗前夕向连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写下了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500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在夜色的掩护下,按预定计划悄悄地迅速分散开来,分别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山谷里,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
邱少云和我所在的这个班,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他就趴在距离我左前方大约20多米的地方,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看得十分清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击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
大约在上午10时许,一场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敌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向邱少云和我班战友潜伏的方向摸来。邱少云和我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我们继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丛里。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
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秘密就会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一切,我军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他果断地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阻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
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出了内心的高兴,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战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再出来了。但是敌人十分狡猾,他们总是怀疑山谷里埋伏着我军部队,就躲在地堡里不时向山谷里打枪、打炮,战士们任凭敌人怎么打枪都不予理睬。
英雄邱少云
一波刚刚平息一波接着又起,大约在接近中午时分,从阵地南方飞来四架敌机,在我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一阵盘旋侦察,猛然间一架敌机好像发现什么似的,向一个机枪扫射不到的小山沟里投下了燃烧弹,其中有一颗燃烧弹就落在了离邱少云约2米远的草地上,燃烧弹燃着了邱少云身边的茅草,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工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迅速燃着了他身上的棉裤和棉衣。
此时我看得清清楚楚,只见他身上火苗乱窜,烈火烧得他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淌。我又发现就在邱少云身后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小水坑,这时只要他滚到小水坑里打几个滚,身上的火苗就完全可以扑灭,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此刻,但见邱少云是紧咬牙关,两只手使劲地向地里挖,任凭烈火在身上蔓延。距他身边最近的同志低声对他说:“邱少云,你动动,你动动。”邱少云坚决地摇了摇头,始终没有动。
起初我还能看清楚邱少云的面目,到后来只觉得浓烟熏得使我几乎睁不开眼,呛人的气味几乎使我昏厥。
烈火燃烧了大约半个小时,渐渐熄灭了,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令常人简直难以想象。
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烈火烧死,心里比刀割还要难受。战友们望着邱少云的遗体,心里万分难过,大家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傍晚时分,我部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战友们怀着满腔复仇的怒火,高喊着“为邱少云同志报仇”的口号,潮水般地冲上了三九一高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灭了,战友们把红旗插上了三九一高地的主峰。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三九一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邱少云同志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他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中外历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广为传扬,威名四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我和邱少云同志并肩战斗了一年多,情同兄弟,他虽然英勇牺牲了,但每当我想起他来,心情就特别激动,也特别难过,他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马遂群 口述 石耘 整理 本文整理者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