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6 06:29
写作核心提示:
《春晚讲话:注意事项与建议》
随着春节的临近,春晚(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全国人民共同期待的文化盛宴,越来越受到关注。春晚讲话作为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递祝福、弘扬文化、凝聚人心的使命。以下是在撰写春晚讲话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一、紧扣主题,弘扬正能量
1. 主题鲜明:春晚讲话应围绕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传递喜庆、团圆、和谐的主题。
2. 弘扬正能量:讲话中要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
二、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1. 生活化:讲话内容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民生热点,关注社会进步。
2. 知识性:结合春节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文化、科技等元素,丰富讲话内容。
三、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1.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语气亲切:讲话语言要平易近人,富有感染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四、注重节奏,把握时长
1. 节奏感:讲话中要注意节奏,使内容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
2. 时长控制:根据春晚的整体安排,合理控制讲话时长,避免占用过多时间。
五、注重形式,突出特色
1. 表现形式:结合演讲、朗诵、演唱等多种
央广网北京1月31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马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2年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习近平强调,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百年奋斗历史还告诉我们,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团拜会,李克强主持。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迎佳节,现场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上午10时许,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大厅,向大家挥手致意,同大家互致问候、祝福新春,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即将过去的农历辛丑牛年,是我们总结历史、回顾既往的一年,也是我们致敬历史、面向未来的一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激发了全党全社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我们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世界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面部署,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力拓展,香港实现由乱转治,反“独”促统斗争不断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我们取得这些成绩,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信心。
习近平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指出,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今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强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百兽之王,是力量、勇敢、无畏的象征。壬寅虎年,我们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
习近平最后表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即将开幕,中国人民已经做好准备,将为世界奉献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祝愿中外冰雪运动健儿如虎添翼、创造佳绩。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和老同志出席团拜会。
参加团拜会的还有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及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著名专家学者及首都各界人士代表。文艺工作者在团拜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作者:赵月枝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过春节。一盘饺子,一两白酒,是我除夕年夜饭的全部。正因为如此,我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这顿精神大餐,也有了更专一地关注,更多地期待。
如果你是四十年一直在除夕夜相知相守的老朋友,那么,今年的春晚,你没有让我失望。如果你是世界舞台上中华文化最富仪式性的一个“人设”,那么,在我眼里,你真正成熟了,进入了“四十不惑”的人生佳境。洗尽铅华的你,出落得端庄典雅、温馨浪漫,内敛大气,沉静自信。
最为重要的是,以中华民族这个最隆重的节庆为舞台,你所展示的是这个民族追求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境界的精神内核。一句句精准到位的主持词,一个个千锤百炼的节目,一段段适时应景的特别设计,从人伦、人民、人文、人类四个层面,让人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欣赏中华美学的色彩斑澜。
人伦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重续人伦关系是春节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春晚中,人伦关系是重头戏,而小品无疑是表现人伦关系最短平快和最有戏剧性的形式。
节目开场,一曲《时代感》炫歌之后,小品《父与子》就开启了人伦主题中父与子两代人关系的演绎。此后,人伦主题扩展到了《喜上加喜》中的婆媳关系与黄昏恋关系,《还不还》中的同学与朋友关系,《休息区的故事》中的夫妻与同事关系、《发红包》中的商务关系、歌曲串烧中温拿乐队的《朋友》中更广泛的人与人的关系。
在这些节目中,人伦常理既常说常新,又处处体现民族性、时代感。“人”字的内涵,以一撇一捺彼此相互支撑,“人要互相帮助,才能走更远的路”让人正面理解,“有钱不还人,你还有点人味吗?!”的负面呵斥发人深省。
缠绵而浪漫的爱情,是人伦关系中永恒的主题,而歌曲无疑是最富表现力的。从韩红的《这世界那么多人》到刘欢的《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从《真爱起舞》到《爱在一起》,一曲曲风格各异的爱情之歌,从“青梅竹马”唱到“白头到老,天涯我还扶你”,字字扣人心弦,声声荡气回肠。
人民
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不断扩展的人伦关差序格局中的个体,在家国同构的中华文化政治传统中,凝聚成一个个群体,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
人民是主持词中的“工人农民”“快递小哥”和每一个“无限奋斗的你”;是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中勤劳勇敢的各族劳动儿女和在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路上《摆出一个春天》的拉祜农民;是在《我们的时代》里,“在世界的舞台上”挺起脊梁“一起奔跑”“一起精彩”、一起“共创未来”的“我们”;也是在春晚舞台上一起纵情放歌《黄河长江》的两岸四地青年歌手和《难忘今宵》的所有演职人员。
当然,人民还是在热辣火爆的《火锅奏鸣曲》红红火火过日子、轰轰烈烈享美食的吃货食客,是在节目某刻一闪而过的齐聚在天安门广场“七一”纪念大会上的如磐方阵,是方阵前排那些青春洋溢和充满自信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
人民大音希声,人民大象无形。他们无时不在,他们无处不在。
他们中最杰出的个体,无疑是舞台前那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榜样——“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在晚会的特别设计环节,当他们一个个被介绍,当他们站起来向全国人民拜年的时候,“人民”这个共和国的定义性词汇,就被赋予了既平凡又伟大,既具体又抽象的真实、生动、高尚的内涵。
人文
古老中华土地上的伟大人民,在追求永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这些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就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中华文明,也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中唯一持续的文明体。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春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四十年来,你是历史自信最强、人文底蕴最为深厚的一台春晚;你是在表现形式上创新力度超大、舞台效果极佳的一台春晚;你是真正体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台春晚。
京、豫、越、黄四剧联袂登场、老、中、青、少四代人同台演绎的《生生不息梨园情》精美绝伦,在预料之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令人惊艳与震撼,成了春晚最璀璨的明珠,自然也无需我多费笔墨。前呼后应的三星堆考古成果现场发布仪式与创意舞蹈《金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古蜀文化的瑰丽浪漫。在上海、广州和重庆最高楼上呈现的景观太极《行云流水》,以大写意的手法,谱写出了传统与现代的优美二重奏。相声《欢乐方言》把我带回了浙西南山区那“讲话七八十腔”的“缙云三乡”,不禁也琢磨起遗存于自己方言中那无数的“古文正字”。
更让我惊喜的是,零点钟声过后,在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中,陆游、苏轼们悠然地在唐风宋韵中低吟浅唱,在《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诗画江南中,纷至沓来!
这是5000年的文明积淀在天时地利人和下的绚丽喷涌;这是“十八大”以来思想文化领域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成果的集中展示;这是文艺界在数字时代凝心聚力,重塑传统文化魅力,让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精彩奉献;这是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文化出圈”为标志的电视文化转型的逻辑发展。也许,这还是从B站到短视频再到乡村春晚等各种草根文化的铺垫、滋养和“倒逼”的匠心回馈和高调提升。
人类
文化即是人化,而人化的前提是自然。有哲学家已经指出,不同文明体在人类文明初创的“轴心时代”,即在“文明与自然的交汇点”对人类文明的反思,都包涵回归自然的向度。只是,这里的自然,不是抽象的自然,而是在特定的文明定向中差异化了的自然。
中华文明在“轴心时代”就产生了以道家的天人合一为主基调的自然生命整全性思想。这一自然生命主题在整台春晚中以此起彼伏的多声部变奏,在精神本质层面,把节目的意蕴提升到作为整体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
大自然中的“百兽之王”老虎独领风骚,并在春晚中以武术短剧《乳虎啸春》紧密扣题。在云南大地上“北迁南归”的大象,成了春晚最先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最佳素材。《万象回春》所开启的这一主题以绿水青山为主要基调,贯穿于不同表现形式中。
从《春风十万里》带来“十万好消息”再到《金面》中的“生命之树”,从《土地的歌》和《行云流水》中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再到《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中对以自然作为表征对象的中华经典穿越时空的演绎,从来没有一台春晚,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如此多层面的深刻体现与理解。
当然,人伦、人民、人文、人类,只是一种解读春晚的四个范畴而已。在具体的节目中,这四个层面既相互交融,又各有侧重。
在《星星梦》的最后环节,当在太空出差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女儿,穿着一件中国红连衣裙,在舞台的中间张开双臂,向天高喊,“妈妈,给我带颗星星回来”的时候,这一稚嫩而清脆的童音,就在具体的时空中穿透了这四个维度,从而达到了从最小的切口,展现人类探索星辰大海这一最伟大事业的效果。
多少年来,我们批评你针砭时弊力度不够,我们诟病你代表性不足,我们评说你在宣传上太过高调。
的确,你永远不可能十全十美。
但是,作为一个不断重新打扮自己的“大众情人”,你在不惑之年,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你在向海内外展示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不懈努力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也许,与你一起成长的专业和业余的批评者们,也早该换换认知框架?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今天,继续以社会批判性媒体内容匮乏的1980年代的标准,批评今天的相声小品在抨击时政与社会问题中避重就轻,是否有刻舟求剑之嫌?
我也曾是春晚的挑剔批评者。但是,今年,四十不惑的春晚,我要向你致意!(赵月枝)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