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6 07:44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撰写文联讲话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关于文联讲话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一、明确主题
1. 确定讲话的核心内容,提炼出作文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分析讲话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使作文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二、梳理结构
1. 按照讲话的顺序,将作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2.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话的背景和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3. 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讲话的主要内容,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a. 阐述讲话的背景和意义; b. 分析讲话的主要内容,分点论述; c.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讲话的理解和感悟。
4.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讲话的重要性和启示。
三、丰富内容
1. 充分利用讲话中的观点、事例和数据,使作文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讲话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个人观点。
3. 引用相关文献、政策或领导人讲话,增强作文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四、注意语言表达
1.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等。
2. 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 运用修辞手法
11月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文艺家协会、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中国文联所属媒体负责人,以及来自文艺研究、创作、评论、传播等各个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主持。
李屹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主旨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科学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前进的道路方向,系统擘画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美好蓝图,是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和文联工作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最权威的教科书,具有强大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具有开阔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具有宏大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
李屹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统一部署和中宣部具体要求,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界和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繁荣文艺创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用丰富多样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研讨会主旨讲话后,北京大学教授董学文,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长青,中国音协副主席、原总政歌舞团团长、一级作曲家张千一,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主任、教授王一川,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葛学斌,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教授王杰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大会主旨发言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主持。
11月6日上午,与会人员分为五组,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文艺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联工作实际,开展学习研讨,并由各组代表作了汇报发言。
据悉,筹备此次研讨会期间,中国文联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进行了广泛征文和一定范围的约稿,众多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踊跃参与。研究成果中,既有富含理论性、学术性、思辨性的学理阐释式的论文,又有各艺术门类关于文艺实践经验的总结性文章,经专家评审后,陆续在《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和中国文艺网以专栏、增刊、专题形式刊发。接下来,中国文联将继续开展后续宣传报道和总结整理工作,进一步推动研讨会成果转化为更多社会价值。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超)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4月19日,2022年全国文联理论研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唐贵平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了在线交流发言。
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奋力开创新时代文艺理论工作新局面
湖南省文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文联高度重视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着力增强理论武装,做实调查研究,倡导学术研究,加强阵地建设,做好意识形态管控,努力开创新时代文艺理论工作新局面,在推动文艺理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了新路子,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文艺新篇章上开拓了新境界。参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编写,获中宣部书面表扬。文艺理论文章获得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和省直机关“走向高地”学习研讨优秀论文奖。文艺理论重要阵地《文艺论坛》杂志,入选最新一期南京大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所编发的稿件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摘编数十次,成功挺进当代文艺批评期刊前20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锚定“方位”,把准政治方向
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新时代文艺理论工作的重要遵循,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组织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培训班,编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汇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心组织湖南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撰写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文章,结集汇编为《为伟大新时代放歌》文集。在《文艺论坛》开设“习近平文艺论述研究”“新时代文学研究”专栏,刊发理论文章。
文艺理论是繁荣文艺创作,开展文艺工作的重要支撑。湖南省文联积极组织、协调全省的文艺理论评论工作,锚定方位,呼应时代,聚焦重大主题、优秀作品、重点门类和重点群体的创作,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守护好一江碧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理论研讨活动。开展了湖南红色故事会曲艺原创作品展演暨评论推介工程;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修改提质座谈会;举行了“周立波与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学术研讨会暨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召开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学汉译、传播与影响研讨会;还在北京举行了湖南作家彭东明纪实文学《一生的长征》作品研讨会等。这些研讨活动结合各地理论与创作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促使了文艺理论研究与创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加强了我省文艺理论、文艺评论家的交流,激发了湖南的文艺理论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一批年轻的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得到了锻炼。
二、打造“平台”,发挥阵地作用
新时代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文艺理论阵地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加强阵地建设,夯实理论根基,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确保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湖南省文联重要的理论工作阵地是《文艺论坛》杂志。《文艺论坛》是湖南省唯一以中国现当代文艺研究为主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学术期刊。自2018年改刊以来,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成果,团结起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文艺批评家队伍,高雅的文化品位与厚重的理论品格得到双重彰显。《文艺论坛》入选最新一期南京大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入选“ 2021BIBF精品期刊展”,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重点资助,刊物的影响不断增大、凝聚力不断增强。《文艺论坛》坚守理想、关注当下,长期刊发优质、前沿的文艺理论、批评和思潮研究文章,开设有“习近平文艺论述研究”“评论百家”“新锐批评家”等品牌栏目,并不断进行重大主题策划与约稿,陆续策划了《回顾与前瞻:新中国文艺七十年》《世纪凝眸:百年党史与现代中国文艺》系列专题、长篇小说《应物兄》《修改过程》《幸福街》等省内外名家大家的研究专辑和网络文学研究、青年亚文化书写等一系列优质专栏。开设“起点批评“和“湘派湘声”分别推荐新人和本土评论家的品牌栏目,到韩少功、吴义勤、吴俊、张福贵、张新民、袁盛勇等大家名家加盟主持,给刊物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除此之外,湖南省文联还大力支持《音乐教育与创作》《魅力湖南》等其他艺术门类理论阵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文坛艺苑》《湖南文联简报》《湘江文艺评论》、湖南文艺网、湖南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旗下的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介努力拓展文艺理论研究阵地,切实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围绕“中心”,服务文艺创作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对文艺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湖南文艺理论生态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2021年4月,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的组织下,文艺评论工作调研座谈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先后召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奏响了新时代湖南文艺理论评论的重音符。
湖南省文联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成就的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举办了《文艺论坛》《湘江文艺》首届 (2019—2020)优秀作品推介会暨新时代背景下文学期刊发展研讨会、当代文艺批评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推出了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奖,其中,有7件文艺理论作品获奖;举办了第三届湖南文艺评论推优活动;在新文艺群体首次职称评审工作中,突出文艺理论分量。
同时,积极做好调研工作,撰写了《从湖南模式看新时代文艺人才发展——以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为例》《新时代中国民间文艺人才发展研究子课题》的调研报告,为上级单位掌握动态、科学决策、指导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除此以外,湖南省文联还积极创新文艺理论工作方式和活动平台,鼓励和扶持一批重点文艺理论评论网站,推动网上文艺理论评论有效开展。同时,加强文艺理论评论队伍培训,强化文艺理论评论专业教育,举办了湖南网络文艺研讨座谈会和网络评论培训班,遴选网络文艺评论员100余人,着力造就文学、影视、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各领域的评论专门人才。
今后,我们将立足本土,擦亮湘军品牌,发掘和培养湖南文艺理论家集群,特别是注重青年人才梯队的培养。面向全国,积极借助省外文艺理论力量,保持前沿姿态,胸怀复兴伟业,心系国之大者。紧跟时代,扩大传播影响,在文本话语、传播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乘势而上,不断增强文艺理论与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