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7 05:58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担当的讲话稿,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保讲话稿的主题明确,围绕“担当”这一核心展开,避免内容过于分散。
2. "了解听众": - 了解听众的背景、需求和期望,确保讲话内容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3. "结构清晰": - 讲话稿应具备良好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语。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担当的重要性,主体部分深入阐述担当的内涵和表现,结语部分总结观点,发出号召。
4. "内容充实": - 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担当的定义和内涵 - 担当在个人成长、团队协作、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 担当的具体表现和实例 - 担当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5. "语言表达": - 使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6. "案例引用": - 适当引用历史人物、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7. "情感投入": - 在讲话中融入真情实感,使听众能够感受到你对担当的重视和热爱。
8. "互动交流
思响哥荐:
昨日(3月17日),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发布,总则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了高素质干部的三大基本品质:忠诚、干净和担当,极具指导意义。
忠诚是为政之魂,是前提;干净是立身之本,是底线;担当是成事之要,是关键。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逻辑,领导干部才能不迷失、不掉队!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3月上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谢宝富
忠诚是为政之魂
所谓忠诚,就是忠于信仰,恪尽职守。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应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党、国家和人民,要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气与忠贞。“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忠诚乃检视干部的第一标准。但是,忠诚决不等于“唯上”和“愚忠”,只有不“唯上”“愚忠”的忠诚,才有可能是真正的忠诚。
干净是立身之本
所谓干净,就是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权力意味着价值和资源的控制,具有天然的诱惑性和腐蚀性特征。作为掌权者,领导干部身边总有各式各样的诱惑,总难免被各路利益相关者“围猎”。如何在和光同尘的同时确保“出淤泥而不染”,对任何一位掌权者都是严峻考验,且权力越大,考验越是严峻。由此可见,相对群众而言,干净是每一位干部更难也是更需要坚守的底线,清廉自赏应是每一位公仆最起码的修养和品德。先贤有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语虽略显“不食人间烟火”,甚至“不近人情”,但其间的慎独、持重、敬畏与清正之气,对某些“常在河边走”的领导干部而言,却也委实是“苦口良药”。
担当是成事之要
所谓担当,就是勇于任职,敢于承担,“想干事,不怕事,能成事”。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既要有“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的价值理念和“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服务意识,更要有“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的实干精神;既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品质,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我国是国情异常复杂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外形势日渐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日益凸显,各级各类党政机关都常处于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的交汇处,作为领导干部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胆识和能力,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敢于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胆小怕事,为官不为,必然一事无成。因而,担当乃成事之要。
忠诚、干净、担当为什么重要?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要倡导领导干部坚守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坚守清廉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为官,关键时候冲得上,顶得住。
首先,忠诚是为官清廉、勇于承担、尽职尽责的动力之源。常言道:“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素质中,第一要义是忠诚,是对信仰的忠诚。一位领导若永怀为人民服务的纯洁心灵,自然会公而忘私,“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一位干部若对党和国家满怀赤诚,在大是大非面前,即使生性不够勇敢、坚强,也会萌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冲动。这就是忠诚携来的力量和担当。
万里长征,红军战士翻越莽莽雪山,爬过无垠草地,渡过大江大河,转战数省,经历大小战斗千百次,考验的不仅是红军战士的体力、耐力、意志力,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忠诚。“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对革命理想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红军战士才经受住了肉体的摧残、意志的考验,不动摇、不放弃,才赢得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因为忠于信仰,焦裕禄同志才能甘于清贫,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才会有“悯农勘遍碱盐地,抗涝踏平黄水沟”的作为;才有了载入史册的焦裕禄精神。
其次,只有守住了干净的底线,才是真正的忠诚,才会更有足够的底气去担当。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干部阳面是领导的“心腹”“铁杆”和“红人”,对上司谄媚至极、极尽“忠诚”,阴面却是祸害人民的“硕鼠”。这种“忠诚”不是真正的忠诚。腐败分子在向人民伸手的那一刻起,就放弃了信仰,违背了承诺,就不再是忠于人民的公仆,而是忠于权力、忠于金钱的奴隶。从这个角度看,干净乃真假忠诚的试金石之一。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狷者”(胆小的人)更易做到干净;“狂者”(胆大的人)更易有担当。但也有例外,这便是:“狷者”一旦被信仰和忠贞武装起来,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会“柔肩担道义”——挺身而出,一往无前,是所谓“义不容辞”;“狂者”一旦被行贿人“拉下水”“控制住”,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不可能“铁肩担道义”,失去往日“力排众议”“说一不二”的威风。由此来看,干净乃是担当的底气与铠甲。
最后,只有“有担当,能成事”,才能光大忠诚、干净的价值和意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国尽忠、为人民谋福祉,既要内植为信念,更要外化为行动,既要做到“有所不为”的干净,更要做到“有所为”的担当。若无担当,整日空谈理想信念,墨守清规戒律,充其量只能称为一个好人,而非好干部。有百姓言道:“宁要能干的贪官,不要无能的清官。”语虽偏激,却也委实道出了一个真理——庸官和贪官一样可恶!
忠诚、干净和担当三者缺一不可
失了忠诚,就很可能是“两面人”,阳面是忠贞不二的“好同志”,阴面是包藏祸心的“老鼠屎”;失去了干净就容易导致能人腐败,一个人不论能力多强,倘若以权谋私,行贿受贿,就是干部队伍里的蛀虫,自身腐化的同时也会腐蚀整个干部队伍;失去了担当,就会成了“庸懒散浮拖”的“太平官”,虽安分守己,不出格、不逾矩,却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浑浑噩噩混日子”,看似相安无事,实则脱离群众,动摇根基。
简言之,忠诚是魂,干净与担当是忠诚的具体体现,如同其左右手,左手“守己”,右手“攻敌”,一攻一守方能守住国家利益、人民福祉的高地。
需要指出的是,忠诚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尽忠,而非小而化之为对“小圈子”和个别上司尽忠,更非唯领导马首是瞻,将岗位职责、人民利益抛之脑后,对领导的错误言行唯诺附和。同时,对干净与担当也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少官员看来,干净和担当存在“矛盾”:要干净,就不能有担当、多做事;要担当,就要闯雷区、走江湖,不免和光同尘、袖里乾坤。有的人瞻前顾后,生怕干事不成反倒惹事,因而“独善其身不作为”;有的人为了交上“漂亮”的政绩答卷,而不讲究方式方法,甚至不择手段,以致泥足深陷。前者是“干净”束缚了“担当”,后者是“担当”冲走了“干净”,二者均步入了歧途。只有准确把握忠诚、干净与担当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能做到不掉队、不迷失。
原标题 | 忠诚、干净、担当的辩证关系
原文责编 | 周素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教田星雨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既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根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初心如磐。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简单直白的俗语道出老百姓对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和期盼。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面对利益驱使,一些干部迷失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初心,最终被贪婪欲望所控,走上违纪违法的歧途。
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一路造假、拉关系、买官,从一名私营企业主变身为副部级干部;福建省原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在中石化期间,公款报销私人费用、亲属利用他的职权牟利、一些海外项目决策不透明不民主,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
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要守得住政治良心,勇于担当。做事先做人,做人讲良心,这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对党员干部来说,政治良心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遵循,是坚守修身做人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与歪风邪气坚决说不。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领导干部更要勇于担当尽责,坚守本心,坚守政治良心,勇破改革难题,勇趟创新之路,担当起新时代发展重任。
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要一身干净,践行各项纪律。常念百姓疾苦,常想组织重托,对权力有敬畏心,对名利有平常心,坚持权为民所用,做到一身正气。要做好准备接受“磨砺”,扛起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对人民的的忠诚。
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要身怀赤子之心,坚守精神追求。赤子之心是对家国天下、对民族百姓的一种博大情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因为这种情怀,中华民族人才辈出,中国前进的道路越走越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将百姓所需变为自己所忧、百姓所想变为自己所虑,这份初心要始终坚守。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走多远的路,都不能忘记根本、迷失本性。
走得越远,越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多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想想自己为何要成为一名干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照身边的好党员找出差距,将一颗公仆心化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莫辜负党与人民的嘱托与信任,莫辜负自己的一路付出的心血与辛苦,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中国网评论员 吴佳潼 彭瑶 董小迪)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