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7 13: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大雁归来》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文章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大雁归来》这本书的哪些方面展开,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等。
2. 介绍书籍背景:简要介绍《大雁归来》的作者、出版时间、故事背景等,让读者对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概述故事情节:简要概括《大雁归来》的主要情节,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等。
4. 分析主题思想: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大雁归来》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如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感悟等。
5. 探讨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探讨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意义。
6. 分析写作手法:探讨作者在《大雁归来》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讽刺等,以及这些手法对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影响。
7. 结合自身感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大雁归来》的感悟,如对人生、亲情、故乡等方面的思考。
8. 评价作品:对《大雁归来》这本书进行整体评价,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
9.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八下课文赏析07《大雁归来》。
八下课文赏析07《大雁归来》。《大雁归来》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一篇科学观察笔记,选自其著作《沙乡年鉴》。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更是一篇充满文学性和抒情性的散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文章赏析:
→1、内容与主题。文章通过对大雁迁徙、觅食、群居等行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大雁的习性和特点。作者将大雁视为春天的使者,它们的归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文章也传达了对人类猎杀大雁行为的批判,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自然。
→2、写作手法。拟人化描写,作者大量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例如,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比喻与衬托。文章中多次使用比喻,如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将大雁的飞行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作者用主教雀、花鼠等动物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用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的笔直。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文章在介绍大雁的科学知识时,融入了生动的文学描写,使文章既有知识性,又充满情趣。
→4、语言风格。语言柔和、朴实、纯真,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例如,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这样的句子既简洁明了,又富有诗意。
→5、情感表达。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作者不仅赞美大雁的智慧和团结,还对孤雁的不幸表示同情,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思。
总结:《大雁归来》是一篇集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于一身的经典散文。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大雁的生活习性,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大雁的赞歌,也是对人类的警示。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雁阵”。——选自《辞海》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著有《沙乡年鉴》。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
作品简介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4)大雁归来的情景。
第二部分(5—12)大雁归来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3段)赞美大雁的迁徙给人类带来了生机和情趣。
课文笔记
知识点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