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在 交通 讲话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8 13:15

在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交通讲话,文明出行——讲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在交通讲话时应注意的事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日益凸显,文明出行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以下是一些在交通讲话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讲话目的
在准备交通讲话之前,首先要明确讲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是为了宣传交通法规,或者是为了倡导文明出行。明确目的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话。
二、了解听众需求
在讲话前,我们要了解听众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的听众,调整讲话内容和语气。例如,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案例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对于成年人,则可以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文明出行的重要性。
三、突出重点内容
在讲话中,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听众能够迅速抓住讲话的核心。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
1. 交通法规:讲解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的含义和作用,使听众了解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2. 交通安全意识:强调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重要性,提高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应急处理:讲解在遇到交通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如何正确处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运用生动案例
在讲话中,运用生动案例可以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事故案例

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在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的演讲(全文)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出席大会并发表以“践行ESG理念 积极发展转型金融”为题的演讲。

张宝江指出,转型金融是银行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顺应全球ESG发展趋势,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他表示,要把握银行业推进转型金融的着力点,现阶段银行业可以在参与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服务企业开展碳核算等方面积极作为。

他强调,发展转型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他建议扩大金融机构准入范围,助力完善碳市场功能;各地政府建立企业碳账户,降低碳核算难度;加强同业合作,丰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参加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与海内外嘉宾共同探讨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刚才聆听了各位的精彩发言,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交行实践,围绕发展转型金融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转型金融是银行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顺应全球ESG发展趋势,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政策和标准体系,将支持“绿色发展”扩展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对金融支持低碳转型作出了最新的部署。

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能源等低碳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全行业绿色贷款余额达34.8万亿元,是“十四五”期初的2.9倍。与此同时,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的转型金融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经济结构中碳密集行业占比较高,需要转型的经济活动占90%,转型金融发展潜力将远超绿色金融。

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领导下,商业银行正在开展转型金融实践。比如,上海积极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致力于建设成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正在探索转型金融“上海方案”。发展转型金融,未来必将成为银行践行ESG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领域。

二、把握银行业推进转型金融的着力点

围绕《G20转型金融框架》提出的五大支柱,现阶段银行业可以在以下三方面积极作为。

一是参与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界定标准、为转型活动提供权威依据,是发展转型金融的重要前提。人民银行正在加快推进转型金融目录制定,上海也探索推出了地方版的行业标准。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参与相关标准制定。2023年,在上海市委金融办指导下,交行牵头制定了上海市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目前,我们正根据人民银行的指导,牵头该行业全国层面的目录制定工作。

除了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以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自身顶层设计,为转型金融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交行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绿色作为全集团业务经营发展的底色,明确提出发展转型金融,助力传统高碳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近期,我们根据已出台的地方转型金融目录,针对航运等多个行业制定服务方案,建立差异化的准入标准、信贷政策,推动转型金融加快发展。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一方面,服务碳排放重点企业减排,是转型金融的重中之重。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目前已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的电力企业,加上即将纳入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共计3700多家重点企业,其碳排放量达到全国总量的约60%。对于重点碳排放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转型债券等金融产品,提供低成本融资激励。今年以来,交行已经在航运、钢铁、化工等多个行业落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其中,我们与中远海运携手合作,成功发放国内首笔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贷款。

另一方面,支持供应链企业碳减排,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际碳披露项目研究数据,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碳排放,是其直接碳排放水平的11倍多。对于供应链属中小微企业,银行可以发展绿色供应链、绿色贸易融资,包括为绿色国际贸易提供结算、保函和信用证等服务,在供应链脱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服务企业开展碳核算。开展碳核算,并据此进行信息披露,是发展转型金融的重要基础。碳核算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具备这方面条件。商业银行近年来已在自身运营和投融资客户碳排放计量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可以与有需求的客户开展碳核算方面合作。交行自2021年起连续开展投融资客户碳排放计量,逐步提高碳数据覆盖客户范围和精细程度。相关工作既可为自身气候压力测试、信息披露等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也能够为转型金融项目降碳目标的设置、监测、评估提供有益支持。

三、广泛的朋友圈合力推动转型金融发展

发展转型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在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扩大金融机构准入范围,助力完善碳市场功能。金融机构参与者对于活跃碳市场、提高碳定价效率十分重要。目前国内碳市场交易量小,碳定价形成机制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逐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允许银行参与市场,更好发挥碳市场在转型金融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建议各地政府建立企业碳账户,降低碳核算难度。建议整合能耗数据和相关生产数据,形成企业碳账户指标体系。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企业碳数据与金融机构共享,提高碳数据收集和碳核算效率,降低转型金融发展成本。

三是建议加强同业合作,丰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比如针对部分传统高碳企业负债率高的情况,银行可以和并购基金、债转股基金进行合作。针对可能出现的转型效果不达预期等风险,保险机构可以为转型金融提供保险保障。

各位嘉宾,交通银行履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积极践行ESG理念,真诚地希望与各界人士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建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中信集团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新浪财经与中信出版集团承办。贵州茅台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建设银行、长城汽车为战略合作伙伴。

李小鹏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全体会议上作主旨讲话

李小鹏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全体会议上作主旨讲话

继续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

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促进全球互联互通

金秋九月,风清气爽。9月25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可持续交通:物流联通世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出席论坛全体会议并作主旨讲话。

李小鹏对各位嘉宾出席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文明的纽带,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可持续交通发展和全球交通合作。2021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五个坚持”重要主张。2022年,习近平主席向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成立致贺信,强调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平台促进全球交通合作,为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2023年,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交通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让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鲜明立场。这些都为推动全球交通合作、促进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李小鹏表示,过去一年,中国交通紧紧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朝着交通强国的目标迈进,可持续交通事业有了新进展。我们努力建设“一流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我们努力创造“一流技术”,交通运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努力打造“一流管理”,交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努力提供“一流服务”,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有效加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交通天下”,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
李小鹏强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也将为中国同世界各国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中国交通将按照全会部署,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继续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为保障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李小鹏倡议,要深化互联互通,提升国际物流通道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全球物流供应链布局,探索适应现代物流供应链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交通公平普惠发展。加快补齐欠发达地区交通短板,不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发展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要加强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行业提质升级。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等领域技术创新,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要推进绿色转型,打造低碳环保交通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集约与循环利用,加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
据了解,论坛期间还将举行部长论坛、主题会议等活动,各方分享全球交通治理经验,就加强全球交通合作进行交流;发布一系列务实成果,包括《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发展愿景》(《北京愿景》)、《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2023)》和《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研究报告》等;设计多条技术参观路线,全面展示中国在可持续交通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
作者丨崔书洋 马士茹 岳凌寒

责编丨李源源
审核丨连萌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