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珍藏》读后感》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9 00: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珍藏》读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题目明确:首先,为你的作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如《《珍藏》读后感》或《感悟《珍藏》的魅力》等,简洁明了地表达作文的主题。
2.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珍藏》的作者、出版信息以及作品背景,为读者提供作品的基本情况。
3. 主体部分:
a. 选取重点:在主体部分,挑选出《珍藏》中最打动你的内容、人物或情节,展开详细论述。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 主题思想:阐述作品所传达的主旨,如人生价值、亲情、友情、爱情等。
- 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在语言、结构、手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 心得体会: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谈谈你对《珍藏》的体会和感悟。
b. 论证充分:在论述过程中,注意运用事实、例证、引用等手法,使论证充分有力。
4. 结尾部分:
a. 总结全文:在结尾部分,简要总结全文内容,强调《珍藏》给你的启示和感悟。
b. 表达情感:表达你对《珍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参与杨宪金编著出版《中南海珍藏画集》有感//许玉田
难 忘 的 岁 月——参与编辑出版《中南海珍藏画集》有感
读杨宪金编著红墙经典感怀 -系列之三十七作者/许玉田20世纪90年代初,我被调到豪门集团,负责企业文化工作。当时,所在的企业被文化部、全国文联、作协定为采风基地。我们接待了许多艺术家、作家前来创作采风,也举办了众多文化活动,如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包括与德国、古巴等国的交流)、参与著名作家文集出版、协助中书协建立培训中心,以及帮助十大美院出版画集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得到了许多名人名家的高度赞誉。在这些文化活动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参与“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全国百名书画家笔会”活动,以及《中南海珍藏画集》的编辑出版工作。经中办批准,纪念活动由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与豪门书画院共同举办。我有幸被聘为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组织这项活动。在杨宪金主任的领导下,我在中南海工作生活了半年多,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杨主任出生于山东一个“耕读”世家,那里是圣人之乡,优秀文化世代传承,底蕴深厚。从小受家庭的潜移默化影响,他忠孝思想深深扎根心中。初中未毕业,他便踊跃报名入伍,成为中央警卫局战士,担负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光荣任务。从1964年到2007年,杨主任在中南海工作了40余年。在党和领袖的教育培养下,他的视野不断开阔,思想不断升华,工作业绩突出。他努力自学优秀传统文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造诣颇深,受到专家们的肯定。尤其是他的书法,独具风貌,令人喜爱并广为珍藏。1984年1月,他担任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1992年,他筹建了中办主管的西苑出版社,1993年9月,新闻出版署批准其正式成立。此后,杨主任担任西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社长、总编辑、编审,策划出版了200多部高质量书籍,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这些书籍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中南海特有的胜迹文化,许多被新闻出版署评为优秀书刊,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其中,他策划主编的《中南海珍藏画集》被中央定为国礼,赠送给有关国家元首,将中国书画艺术传遍世界。《中南海珍藏画集》的作品分为三部分:一是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收藏的齐白石、徐悲鸿等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二是中南海厅室悬挂、收藏的当代名家绘画作品;三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征集的当代名家和中青年书画作品。纪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南海东岸的西苑出版社二层小楼内。临窗西望,海水清澈,风平如镜,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岸边的演练场上,警卫战士们身材矫健,精神抖擞,操练着格斗之术。我和美编室主任张江舟同志被安排住在警卫局西安门招待所。上下班途中,我们时常与首长们相逢,便主动停下让路,行注目礼。印象最深的是李鹏总理与夫人,他们晚上散步时,总是微笑着向我们挥手致意。此次活动工作量很大,耗时较长,但在杨主任的领导下,各组团结合作,有条不紊。我们成功了全国百名艺术家齐聚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纪念伟大领袖,畅叙怀念之情,精心创作书画作品。期间,艺术家们还瞻仰了中南海伟人故居,并参观了豪门集团。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和编委会、出版社的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伟人的光辉,尤其是杨主任对党的事业的忠心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让我终生难忘。2025年2月20日
许玉田,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高中毕业后,任乡农机站副站长,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1976年被乡政府推荐上大学,曾任校团委宣传委员。1979年毕业,先后在县水利局、多种经济办公室、人大常委会代表科工作。1989年抽调乡镇搞社教,任组长。1992年调豪门集团,任文化处处长。期间,被天津美术学院聘客座教授,中书协培训中心教学部名誉部长。2000年调县宣传部,任县文联主席,兼旭宇艺术馆馆长。是唐山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等。
编辑 文瑞
编审 韩家水
关中大地上的盛世收藏画卷——孔正一读许海涛《藏家》有感
陕西作家许海涛近日出版的《藏家》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是因《藏家》从一件件小小的文物中展现了陕西民间诸多“国宝”级精品文物的发现与收藏,反映了我国盛世时代人们对文物和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藏家》从孔忠良少年时在放学路上偶尔捡到骇世国宝“皇后之玺”的真实故事展开,把读者拉入了一连串神奇、神秘、离奇、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中去。
那一件件神秘而离奇的故事大都是真实的,且引人入胜。作者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朴实通俗的语言,讲述着一件件精美文物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和人物形象,展现出一幅幅关中大地上生产、生活、从贫穷道富裕、从落后到进步、从愚昧到觉悟的生动画卷。许海涛从小生活在乡间,是一位平民作家,故而他笔下的文字无不显露出民间的、民俗的、民粹的文化意味,给读者一种十分接地气的亲切感受,既反映了人们朴实的生活、朴素的思想,亦折射出陕西这块皇天后土千百年来厚重的文化遗存和“盛世收藏”的新风。
《藏家》一书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其笔法颇具黄土作家之特色,多有忠实、平凹先生之风范,又有独到的创新开拓,是难得的佳作。愿《藏家》一书成为读者们的“喜闻乐见”,愿《藏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盘中餐”和“调味品”,愿许海涛先生的《藏家》大放异彩。
(笔者孔正一,系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西安博物院原副院长、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长)
编辑: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