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09 11: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叶澜读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主题,比如叶澜作品中的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这将有助于你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2. 深入阅读:在写作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叶澜的作品,了解其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以便在作文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叶澜的作品,点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 主体:围绕主题,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展开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作品的主题思想:阐述叶澜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你有何启发。 b.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等。 c. 艺术特色:评价叶澜作品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结构安排等。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叶澜作品或其创作的期望。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准确、生动、流畅的语言,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5. 观点明确: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含糊
牛卫玲,一级教师,咸阳市秦都区健康花城小学数学教师,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咸阳市优秀教师,经常承担咸阳市名师送教送培任务,并主持、参与多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
教育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师的爱与智慧,就融进了教师的影响力之中。
2020年春,新冠病毒肆虐,武汉封城,全国人民宅家共同抗疫。工作之余,充电学习,读完了张士锋编写的《做有影响力的教师》一书,感触颇深。全书共有六个专题13个主题,分别是什么是教师的影响力;身正为范,打造职业精神影响力;学高为师,打造课堂教学影响力;法无定法,打造班级管理影响力;深入钻研,打造教育科研影响力;凝聚合力,打造家校沟通影响力。其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深入钻研,打造教育科研影响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做教师,就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已经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在学习上不肯钻研的人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在事业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会有所创新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做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中获得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和乐趣,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一、勤于动笔,从记录开始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说:“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颗颗‘珍珠’穿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但他不是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书斋式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就是坚持不懈地记载自己的教育实践,同时又在时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想想自己平时,总是找各种借口懒于动笔,所以害怕写文章,总觉得无话可写,究其原因,就是平时没有记录教育的点点滴滴,没有思考,才无话可写。因此,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勤于动笔,勤于思考,勤于记录的教师。
二、学会反思,不断成长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足以说明反思对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当下的教师不是不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而是不会反思,不知道反思什么?怎么反思?
1. 关注教学效果,在评价中反思
我们每上一节课,都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什么学生的作业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其次,多听听家长和学生的评价,经常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讲课还存在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改进?想想家长和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呢?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优化自己的教学。最后,多分析分析同年级组、同课头老师的评价,别人为什么会这样评价我呢?不管哪一种评价,重点是找出问题,形成改进计划和措施。
2. 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在观察中反思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在自己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反应,善于记录下学生的精彩发言及困惑,在观察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进行有效调整。同时,平时要善于写课堂观察记录,收集案例,为今后的研究积累资料。
3. 关注同行的课堂教学,在借鉴中反思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学校、各级教研部门会经常组织一些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一定要参与其中,认真交流研讨,对照别人,反思自己。思考如果是我来上这节课,这个环节我会怎么处理呢?别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我这样处理又有什么优缺点呢?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 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反思
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善于学习。而我们一线的教师,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一些,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一些,我们只知道平时应该这样教,可不一定知道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照理论,不断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书籍,值得我们教师用毕生的精力去阅读,去研究。把我们的爱与智慧融入影响力之中,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愿我们的老师勤思善学,一路芬芳,做一名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一个阅读打卡活动中,领读人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周群推荐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的文章《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分享读后感时,我围绕“创造”和“耕耘”两个关键词谈了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看法。周群听后认为我的阅读与“自我”脱节,没有领悟文字背后的内涵,导致所谈空洞无力,还建议我将“我们”换为“我”。沿着这个思路,我找到了成为优秀教师的路径和策略。
一方面要修炼自己的人格。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人格,而不只是专业能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我”的模样,学生也据此判断一位教师,所以修炼自己的德行很重要;另一方面要大写一个“我”。做一位自我觉知、自律发展的教师,活出生命的活力。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必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也不必牺牲自己来彰显职业操守,而应该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的潜力。这个“我”还应放到叶澜教授的“四个读懂”中把一把脉,在实践中不断叩问“我是谁”“我将成、我能成、我会成”什么样的人。
这次阅读活动中,日本教师桥本武的《学习力就是生存力——百岁教师的人生寄语》也令我印象深刻,特别是作者描写自己上课“跑题”一事。我读完后总结了3个关键词——聚焦、发散、打通。比如课文出现“丑红”一词后,桥本武由“丑”字讲开去,从天干地支讲到岁时方位与时刻的关系,再到“时入丑三,草木入眠”的含义,进而深入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小小一个“丑”字就是聚焦,然后发散出去,深化开来,与生活打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桥本武认为,“与其灌输注入,不如引泉自出”。好的教育就是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自己撬开生活的大门,找到人生的密码。
在教《春》一课时,我也试着“跑题”,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偷”到“偷声细气”,再到电影《岁月神偷》,赋予“偷”更丰富的内涵,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变幻无常。桥本武式“跑题”的内核是教育的智慧,只是如何跑出新高度值得我继续思考。
桥本武说,能勾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让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冲动和欲望,自发采取行动,才是真正的教学。桥本武一直想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即一个人“真正的、生存的、活着的能力”,是支撑一个人在人生舞台屹立不倒、阔步前行的力量。帮助学生在人生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大考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认为这才是教育的意义。
叶澜和桥本武对教育的诠释,让我对教育和语文教学有了新认识,开始关注曾被自己忽略的领域。从“乱读”到“引领读”再到“计划读”,我的个人阅读开启了新征程,输入、思考、输出成为我的新习惯。读着写着,如今才慢慢走上“我”的成长路。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