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 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9 13: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玩偶之家》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
- 首先,要确保自己理解了《玩偶之家》这部作品的主题,包括其批判社会、揭露虚伪、强调女性地位等核心思想。
2. "明确写作目的":
- 明确你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还是对作品中的某个观点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3.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玩偶之家》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深入分析作品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
- "结尾":总结你的观点,可以是对作品的总体评价,也可以是对作品引发思考的总结。
4. "人物分析":
- 对主要人物如娜拉、海尔茂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他们的性格、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情节分析":
- 分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如娜拉发现丈夫的秘密、娜拉离家出走等,探讨这些情节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6. "主题探讨":
- 结合作品内容,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家庭、婚姻、女性地位等。
7. "观点表达":
- 在分析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玩偶之家》读后感
#挑战21天在写日记#12月1日,晴
艺术家用生命铸造生命,用灵魂锻造灵魂,当他完成一件作品后,便把一部分生命留在原作里,成为可以感知的活体。——亨利克·易卜生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于1879年创作的戏剧。1828年易卜生出生于挪威希恩镇,他是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齐名的戏剧大师。
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瞒着丈夫伪造父亲的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无意间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海尔茂升职银行经理,开除了柯洛克斯泰,后者拿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知情后勃然大怒,生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位,破口大骂娜拉是“下贱女人”等不堪入耳的话。当危机解除后,又装出一副笑脸,继续喊娜拉“小鸟儿、小松鼠儿”,娜拉看透了丈夫自私、虚伪的嘴脸,意识到夫妻间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毅然离家出走。
“写作,即是坐下来判断自己。”易卜生在自己作品的扉页上写下的这句话,如同他的剧作一样令人深思。易卜生的作品对现代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新文化运动期间,《玩偶之家》被翻译到中国。1918年6月18日,《新青年》以《娜拉》为名发表。1935年,全国各地纷纷将此剧搬上舞台,这一年被称为“娜拉年”。娜拉愤然离家,挣脱束缚的枷锁、争取自己权力的行为,给了中国包办婚姻制度一个响亮的耳光,对中国妇女自由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解放起着重要的影响。
娜拉的出走,是作者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的整个社会中最普遍的问题。揭露和批判的笔锋直指资产阶级制度的种种弊端,反映出受压制的妇女希望立法公平、经济独立、教育平等,借以取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的要求。这是女权主义萌芽的一种表现,女人们终于开始觉醒了!
鲁迅先生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隐喻娜拉虽然离开了海尔茂的“玩偶之家”,但是却逃脱不出形成这个现实的、压抑的、黑暗的社会。
但是我认为倔强的娜拉是会成功的。从她为了救丈夫的命去借债,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决定牺牲自己来看,她绝不是一个软弱的女人。正是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性使她最终同丈夫决裂,勇敢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当然女性只有获得经济独立权,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与人格独立。我认为娜拉离家出走后具备这个能力,只有跨出这艰难的第一步,才会有千千万万个女性得到自由解放的幸福。由衷地喜欢这个坚强决绝的娜拉!
《玩偶之家》:女人的清醒,从明白这三点开始
作者 :金白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作者十点邀约作者
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做了名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鲁迅在演讲台上振臂高呼,中国的进步离不开妇女的解放,妇女觉醒之后必定像娜拉一样,从封建之家出走。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举国上下都开始讨论娜拉和她的出走。那么,备受关注的娜拉究竟是何许人也?让我们把目光转移至1879年的挪威,彼时,那里的妇女解放运动正方兴未艾。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以身边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了戏剧《玩偶之家》,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在剧里,娜拉一味依附丈夫,在婚姻中只知白白付出,经历了婚姻变故后,终于自我觉醒,毅然决然离家出走。无论什么时代,清醒的女人,一定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在邻居和朋友眼中,娜拉是幸福的:家庭富足和睦,膝下儿女成群,丈夫海默又即将高升银行行长。能干的丈夫负责赚钱养家,娜拉只需要负责貌美如花,每天沉浸在喜爱的唱歌跳舞里。娜拉陶醉在朋友们的掌声和艳羡中,于是更加依恋丈夫提供的生活环境了。丈夫打着关爱的旗号,让娜拉辞去原来的工作,以便在生活中牢牢掌控着娜拉。没有了收入来源,娜拉只能手心向上,凡事都伸手问丈夫要钱。哪怕给家里买一个圣诞树装饰品,娜拉也得变着法子哄丈夫开心。唯有经济独立,你才看不到那么多苟且,你才不用低三下四,你才有底气挺直腰板,去接受爱与被爱。一旦没有钱,人的态度也会不自觉卑微起来,就像娜拉一样,她在大事小事上都要取悦丈夫。为了迎合丈夫的审美,娜拉严格控制自己的身材,只敢私下吃一点甜食;为了满足丈夫的虚荣心,娜拉日夜排练自己本不喜欢的曲目,只求保证宴会上的节目效果;一个手心向上的女人,难免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怎么能平等地争取自己的利益呢?亦舒说:“作为女性,先要争取经济独立,然后才有资格谈应该争取什么。”在生活的谈判桌上,必须有更多的筹码,才能有自己的选择权。可怜的娜拉并没有意识到自食其力的重要性,在没有风波的日子里尚且安稳,一旦关系出现危机,又该如何自处呢?梦幻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总是一触即破,这一切都始于闺蜜林德夫人在圣诞前夕的来访。林德夫人的丈夫去世了,她无人可以依靠,便来投奔娜拉,希望海默为她谋个职位。海默则趁机让林德夫人顶替了自己死对头的工作,以此报复死对头平日里的当众拆台。有了工作的林德松了口气,开始羡慕娜拉的生活:不用为了钱而操心,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可林德的态度却让娜拉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不服气地吐露出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娜拉刚怀孕时,海默患上重病,医生说他必须去意大利疗养。当时家里本就不富裕,娜拉救夫心切,便向丈夫的死对头借贷。娜拉不想叨扰同样生病的父亲,于是便伪造了父亲的签名。娜拉为了不让丈夫担心,一直保守着秘密,过上了偷偷摸摸还债的生活。她一面从丈夫给的零用钱里克扣,一面在丈夫夜里睡着后做些抄写工作,直到最近才还完债务。娜拉为自己的付出感到骄傲,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违法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娜拉的秘密很快就被海默的死对头意外发现了,对方还以此要挟她帮自己恢复职位。受到威胁的娜拉吓坏了,她连忙向丈夫海默求助,可心胸狭隘的海默却拒绝了她 。海默的死对头这下狗急跳墙,写信给海默,揭穿了娜拉的秘密。不仅没感谢她,还怒斥她“不要脸”、“伪君子”,说她教坏了孩子,不许她再见孩子。娜拉陷入了绝望,她没想到平时温文尔雅的丈夫此刻会如此癫狂,自己多年的付出在其眼中竟一文不值。娜拉眼里全是丈夫,她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低了,根本不替自己考虑。自己低到尘埃里,却把对方高高举起,这样必然得不到平等的回应。如果你都不爱自己,没人会爱你。不仅如此,你也学不会爱别人。爱始于自我。最好的状态,是两人站在同一座山峰,共同眺望远方的风景。正当海默大发脾气的时候,他又收到了死对头的信,信中满是歉意。原来林德夫人出嫁前,曾和海默的死对头两情相悦,为了有钱治母亲的病,才嫁给之前的丈夫。现在两人重归于好,自然不会再为难作为林德闺蜜的娜拉。海默读到这一下子放松下来,高兴地对娜拉说:“现在我们不用担心了,又能过上幸福生活了!”而此时的娜拉却从海默的“大变脸”中醒悟了,她不仅看穿了丈夫虚伪的真面目,还洞悉了自己的婚姻悲剧:一味依靠别人,只会让自己失去自主权。虽然丈夫保证“一旦你有危险,我会拼尽全力保护你”,但这都是出于一个成功男人的控制欲。娜拉终于觉醒了:之前的爱情不过是个骗局,她突然发现自己不再爱丈夫,于是她不再理会丈夫亲昵的呼唤,下定决心离家出走。也许,只有独自一人生活,娜拉才能看清自己,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见娜拉如此决绝,海默急了,他先是竭力挽留,诉说自己的付出,挽留不成后便指责说:“你首先要尽到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的义务,一个母亲的义务。”娜拉怒斥丈夫把她当作玩偶,头也不回地喊出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首先,我是一个有理性的人,跟你一样的——因而我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以娜拉缝补衣服的手艺,还有勤劳肯干的性格,即使离开丈夫,也能活出一个崭新独立的自己。电影《红高粱》里,那个腼腆倔强的少女九儿说:“这辈子只能靠自己。”这就是人格独立的宣言,因为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把握住自己。与其做逐水而居的浮萍,不如做一棵倔强的野草,牢牢扎住自己的根,茁壮成长。《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悲剧都源于她的不独立,经济上受制于人,情感上盲目依赖。所幸故事结尾时,娜拉终于觉醒自我,领悟到独立的人生真谛,开始了新生活。自由、从容、淡定、优雅都源于独立,独立让你不依附别人,不恐惧未来,独立就是你永远受用不完的底气。这就需要每一位女性始终独立思考,在物质生活自食其力的基础上,懂得取悦自我。很喜欢奥黛丽·赫本的人生格言:“我从不追逐月亮,我要月亮奔我而来。”愿你我都能人间清醒,不负大好春光,活成独立的自己。作者:金白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一星期一本书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