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11 01:26
写作核心提示:
《读后感:一本好书,一扇窗》
近日,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一路向北》的小说,这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哲理的作品。读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不禁想分享一些我的读后感。
首先,一本好书就像一扇窗,能够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在《一路向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更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写作读后感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书籍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看法和感受。
2. "结构清晰":读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书籍,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3. "具体实例":在阐述观点时,应结合书中的具体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4. "深入分析":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5. "客观评价":在评价书籍时,应保持客观,既要看到书中的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
6.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流畅、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以下是我对
01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央视曾曝光了一位清华学霸的每日计划表,瞬间就冲上了热搜。
这份计划表是清华校史馆举行的“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中一份展品,来自一位本科生。
在这张计划表里,密密麻麻地写着他每天的学习进程。
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
除了每天完成固定课程,还包括了每周两次的讲座充电,两门外语的学习,还有固定的锻炼时间。
连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满满当当。
据知情人透露,这位学霸来自落后地区,当年是市级高考状元,但家境非常一般。
刚来清华的时候,他经济紧张,一顿饭只吃两个馒头,为人腼腆,一度被同学们开过玩笑。
但是来到清华后,凭借着勤奋与坚韧,他连拿4年的一等奖学金,成绩保持在全院前三。
还未毕业就被某央企以特殊人才提前聘用,成为后备干部。
在清华,自然是高手如云,个个都是拔尖人才。
可这位貌不惊人、出身一般的学霸却在天才堆里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
不是过人的天分,也不是深厚的背景,而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自律。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
当一个人自律到极致的时候,即便你起点不高,即便你受尽嘲讽,全世界依旧会为你让路。
02 你见过多少985学霸的作息时间?
看过很多985学霸的课程表。
清华学霸马冬晗,每天6点起床,凌晨1点入睡。
上课之余,不忘记听CNN英语、复习微积分、高数、锻炼身体,生活被安排得充实又高效。
浙大学霸胡一捷,每天6点起床,12点半入睡。
每个时间段的学习都被精确到几点几分,可谓是分秒必争。
最近,一位在清华读博的94年小哥哥小宇爆红。
从本科到博士,他在清华医学院已经度过了七个春秋。
他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做实验的样子,被网友称为“现实版江直树”。
这个清华学霸的日常作息是怎样的呢?
早上七点钟,他必定会出现在清华医学院的实验室里。
等到收工的时候,可能已经半夜,甚至常常通宵。
在大学生招聘现场,很多人才算真正明白了学历的重要性。
一位参加招聘的毕业生感叹,在招聘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博士您坐下,硕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专科你让一下。”
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原来都是骗人的。
03 家境一般的你更要努力
前段时间,武汉一位学霸高中生的寒假作息时间表也在朋友圈刷了屏。
这份作息时间表上安排的学习时间,是从早上6点40分到晚上11点50分。
即使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拜年之余还见缝插针地安排了学习。
而作息时间表的标题是:“不是成功来得不够快,而是对自己不够狠”。
这份时间表不但被很多家长点赞,还被各大媒体转载。
许多人惊叹:学霸的寒假,果真是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位高中生朱政家境困难,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根本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的早餐一般就是一碗稀饭一个馒头,午餐都是不超过4元的标准。
因为家离学校较远,他就住在学校的免费宿舍里,每天坐在楼梯的路灯下学习到深夜。
他深知:人生没有寒暑假,没伞的孩子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让将来的生活不再那么费力。
04 何时开始努力都不算晚
不久前,一位49岁的宿管阿姨火了。
她早上十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连续3年旁听上海交大的课程。
700多个日日夜夜,她背单词、坚持上网课,一天都没有懈怠过。每个休息日、空余时间,都被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
很多人都劝她:何苦呢?你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学语言了。
但她却不想妥协,拼命读、拼命记,不断重复刻意练习。
我们羡慕那些光芒四射、万人景仰的人,然而他们所得的,往往就是他们应得的。
如果你没有得到,有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还没有做到位。
有位老师说得好:所有能真正让成绩提高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学神学霸也得每天六点半起床,数十年如一日,不管是小学还是大学,本科还是博士阶段,靠坚持靠毅力,才能走向巅峰。
逆袭从来都不是传奇的一跃而上,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何时开始努力,都为时不晚。
05 努力之外,也有捷径
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持续努力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
只要掌握好的方法,你也可以轻松努力起来。
第一,成为高手的捷径,就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你身边如果有一种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你也会受其影响。相反,如果你身边的同学都过得很丧,那么你基本上也不会成功。
和努力的人在一起,或许并不是总是轻松愉快。
它意味着你要打破舒适圈,看到比自己强大的人。你的自尊心会受到刺痛,你的神经会变得敏感。
但只要你坚持,收获一定会超出你的预期。
其次,设立具体目标,坚持无一例外原则。
无数研究显示:当人们用具体的条文对他们的目标进行定义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目标明确很重要,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和执行中的变异。
设定目标之后,需要坚持“无一例外”的原则。
比如,你定下的目标是在一周内学习100个新单词,那么就应当朝着这个目标一直前进,不允许自己半路跑偏。
第三,你要学会分解任务,订立够得着的小目标。
人性在于,喜欢即时的自我满足,而厌恶无法达成的目标。
一旦目标立得太大,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执行困难,最后直接放弃。
所以要学会把整体的大目标范围缩小,比如锻炼就从十个俯卧撑开始,学习就从十页高质量的阅读开始。
当你完成时,大脑就会发出赞赏的信号,刺激你去进一步的努力。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所有的心理负担都消失了。你的努力已变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
到那时,持续努力已不再是一句空话,成功也正一步步向你靠近。
很多人究其一生,都在寻找着成功的捷径。
而他们却忘记了,只有踏踏实实、永远不放弃提升自己,才能配得上最耀眼的风景。
趁青春正好,为自己的人生,好好燃一次吧。
共勉。
来源: 新父母在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可以怎么写呢?
一、开头
二、主体部分
节目中最令人难忘的是……
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
三、概括总结
在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徐梦桃;50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谢华安;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张超和不忘使命、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他们都用行动诠释了奋斗是成就梦想的唯一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接过新的一棒,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四、震撼的小故事
下面是10篇《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范文,家长可以拉到文末下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